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瞭望 | 让无人机安全有序飞行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新华社 时间:2025-11-03 18:18:51

  文 | 张翊飞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航拍、物流、救援等领域大显身手同时,“黑飞”乱象也日益引人关注。利用改装无人机投放“金属箭”,非法狩猎野生动物;通过非法刷机等手段,闯入机场、军事管理、文保单位等敏感区域上空……“黑飞”的无人机,不仅扰乱了公共秩序,更触碰了法律红线与安全底线。

  所谓无人机“黑飞”,即未经登记注册、未经相关许可,或违反禁飞规定的无人机飞行活动。治理“黑飞”乱象,需从法规监管、技术防控、行为规范等层面,多管齐下、协同发力,织密无人机安全有序飞行的立体防线。

  在法律层面,制度“笼子”已逐步扎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首次将无人机“黑飞”行为明确列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为整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执法环节,需推动网警、空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借助低空雷达等完善监测网络,让监管“跑在风险之前”。

  在技术防控层面,企业需承担关键责任。作为生产研发主体,企业应升级加密算法,建立飞控系统篡改预警机制,从源头阻断非法破解、改装的可能,让无人机“想黑飞也飞不了”;同时,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监测异常飞行,及时远程干预,把“黑飞”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为安全飞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行为规范层面,守规飞行人人有责。每一位无人机飞手都应树立“守规飞行”意识,严格落实实名登记、飞行报备制度,让依法飞行、安全飞行成为行业共识。

  安全是低空经济的生命线。多措并举织密安全防线,让无人机既“飞得好”,更“飞得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