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群兴玩具重组搁浅,传统企业的转型困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阳 投资者网 时间:2025-11-03 19:55:45
作为曾经的“玩具第一股”,群兴玩具此次终止收购不仅关乎其AI算力转型的推进节奏,更折射出传统企业跨界追热点、依赖并购“破局”的普遍困境。

《投资者网》吕子禾

近日,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杭州天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宽科技)不低于5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一决定距离双方签署《股权收购框架协议》仅过去8个月,也让群兴玩具自2014年以来的第五次重大资产重组尝试再度画上句号。

公告披露次日,群兴玩具股价开盘即封死跌停板,收盘价6.35元/股,单日跌幅达9.93%。截至10月24日,股价已从公告前一日的7.05元/股跌至6.17元/股,4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超5亿元。

作为曾经的玩具第一股,群兴玩具此次终止收购不仅关乎其AI算力转型的推进节奏,更折射出传统企业跨界追热点、依赖并购破局的普遍困境。

从战略协同到谈判破裂的8个月

2025年2月,群兴玩具首次对外披露收购计划时,市场曾给予较高期待。

根据2月27日群兴玩具发布的公告,其已在2月25日与天宽科技的五大股东签署框架协议,拟以现金收购不低于51%股权,交易完成后天宽科技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彼时公告显示,天宽科技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8亿元,核心业务涵盖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运营、数字化转型服务及数智安全产品,2024年营收5.79亿元、净利润4029.67万元,其中AI计算中心业务贡献了58%的营收,这样的标的资质与群兴玩具的转型需求高度契合。

进入2025年二季度,群兴玩具按监管要求每月披露重组进展,从3月26日到9月23日,7份进展公告均提及中介机构已进场开展尽职调查交易各方持续磋商核心方案,但始终未透露具体突破。

群兴玩具同期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则进一步释放协同信号,称天宽科技的AI全栈服务能与群兴玩具智算业务互补。

彼时,群兴玩具智算业务已实现1811.41万元收入,占总营收10.32%,尽管毛利率为-88.66%,但公司仍将收购视为从单一算力租赁升级为综合服务商的关键一步。

转折发生在10月下旬,群兴玩具突然发布终止公告,称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交易方案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公告同时明确,由于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终止无需经过上述决策环节,且各方无违约责任。从充满期待的框架签约到出人意料的戛然而止,这场持续八个月的重组拉锯战,最终以无疾而终收尾。

价格、资金与能力的三重困局

表面上看,交易终止源于价格与方案的分歧。

一方面是估值预期的差距。天宽科技作为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且深度绑定华为昇腾生态,2025年AI算力标的估值水涨船高,其实际估值预期已超出最初8亿元的预估值上限。

更深层的矛盾,则藏在群兴玩具的资金实力与收购需求的严重错配中。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仅2186.11万元,即便加上5724.45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快速变现的资金不足8000万元,而收购51%股权所需的4亿元资金,存在超3.2亿元的缺口。

尽管群兴玩具曾计划通过2024年度定增募资4.19亿-7.1亿元补充资金,但根据提示性公告,该定增事项因重组可能暂缓,审批进度的不确定性让天宽科技股东对付款能力充满疑虑。

收购双方的财务与经营能力反差,进一步加剧了信任裂痕。

天宽科技2024年实现4029.67万元净利润,而群兴玩具同期亏损1839.51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扩大至1706.17万元。

更关键的是业务质量的差距。天宽科技AI业务毛利率稳定,而群兴玩具核心收入来源酒类销售的毛利率仅2.32%,智算业务更是处于亏损状态。

这种亏损方收购盈利方的模式,让天宽科技股东对交易后的协同效应缺乏信心,尤其担忧群兴玩具能否维持天宽科技与华为的核心合作关系。

该走向何方?

对群兴玩具而言,交易终止的影响早已超出单一事件范畴,在财务、市场与战略层面引发连锁反应。

财务端,尽管公司称无违约责任,但前期投入的中介机构费用、尽职调查成本已切实发生。

按行业惯例,此类重大资产重组的中介费用约占交易金额的1%-3%,以4亿元交易规模测算,相关成本或达400万-1200万元,这对2025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706万元的群兴玩具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值得关注的是机会成本的损失,错过天宽科技这一优质标的后,群兴玩具智算业务失去了技术与客户资源支撑,短期内难以扭转亏损局面,与浙江移动、腾讯的现有算力合作也缺乏增值服务能力。

市场端的反应则更为直接,股价的剧烈波动背后,是投资者信心的大幅受挫。

2025年半年报显示,屠文斌、施玉庆等牛散在收购期间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如今面临套牢。

而机构投资者的态度更显谨慎,近60个交易日无机构发布相关评级报告,这种信心的流失,不仅影响短期股价,更可能加剧长期融资难度。

战略层面的冲击最为深远。

群兴玩具原本计划通过收购天宽科技快速切入AI算力第一梯队,如今这一路径被迫中断,只能回归内生发展。

但从现状看,公司智算业务刚起步,酒类销售与物业租赁贡献了近90%的营收却增长乏力,五次跨界并购失败的经历,让其长期战略定位更显模糊。若未来1-2年无法在智算业务上实现突破,群兴玩具的保壳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从玩具第一股到反复跨界追热点,群兴玩具的转型困局并非个例。对企业而言,并购从来不是转型的捷径,唯有匹配自身资源禀赋、深耕核心能力,才能在产业变革中找到真正的破局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