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威马复活!

IP属地 中国·北京 电动知家 时间:2025-11-04 12:15:24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

电动知家消息,11月3日,威马汽车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发布“好事将近,敬请期待”的海报,并配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据多家媒体报道,威马汽车预计月底开新车发布会。这是自9月6日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后,威马时隔59天的首次发声,预示着这家沉寂已久的新势力车企可能即将重启生产。



威马汽车曾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明星企业。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由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沈晖创立,一度与蔚来、小鹏、理想齐名,被称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2018年,威马首款车型EX5量产交付,并连续40个月位居A级纯电SUV销量前列。2019年,威马更是凭借EX5车型夺得新势力单车销量冠军。融资规模高达350亿元,创造了当时造车新势力的融资纪录。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威马汽车逐渐陷入产品力下滑、资金链紧张等多重困境。审计报告显示,威马科技集团经审计后账面资产总额仅39.88亿元,负债高达203.67亿元。2023年10月,威马汽车正式申请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全面停滞,十万车主陷入售后无门的困境。

根据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正式接管威马旗下四家主体公司。今年4月3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批准了威马汽车的重整计划。新威马制定了2025年至2030年的三阶段发展战略。在复兴阶段(2025-2026年),威马计划复产EX5和E5车型,确保年产销1万辆,争取2万辆,并布局泰国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在发展阶段(2027-2028年),目标年销量25-40万台,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启动IPO筹备。在跨越阶段(2029-2030年),威马更是挑战2030年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的目标。


威马的“复活”之路面临多重挑战。深圳翔飞初期计划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和供应链恢复,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动辄百亿级研发投入的背景下,这笔资金恐难解燃眉之急。新股东自身的财务情况也不容乐观。企查查信息显示,深圳翔飞与深陷自身经营困境的“宝能系”资本关联密切。截至2025年6月,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已超过500亿元。市场竞争格局也已发生巨变。与威马停产时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从2021年的352万辆跃升至2024年的约1300万辆。威马计划率先复产的EX5与E5分别为2018年与2022年推出的车型,在技术层面与当前市场主流产品存在代差。更为棘手的是品牌信任危机。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已与超过80%的供应商完成签约,但如何挽回用户信心仍是巨大挑战。

尽管前路艰难,威马汽车已开始局部重启。9月8日,记者探访发现威马汽车设计·采购中心已悄然复工,约有五六十人办公。根据招聘信息,翔飞已释放近百个岗位,工作地点集中在温州与上海。公司采取“召回老员工+新招聘”双轨模式,已有前员工收到回归问询。在售后服务方面,相关人士表示“售后团队已上岗”,虽然售后还没完全恢复,但后续建网工作正在推进。有内部人士透露,深圳翔飞正在重新启动威马车机系统,预计今年10月可恢复APP功能。截至11月初,威马汽车的官网与官方APP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服务。在威马官方微博的留言区,不少老车主仍在追问售后维修与车机服务恢复的具体时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