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知乎答主评审团硬核测评,外骨骼机器人行业聚焦适老算法优化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1-04 14:14:18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当外骨骼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科技赋能生活的期待背后,“实际应用性如何”成为行业核心拷问。日前,知乎答主孙悦礼牵头组建跨学科“答主评审团”,联合多位专家教授,将三款主流外骨骼机器人送入专业医疗机构,借助千万级医学测试仪器开展深度测评,以科学数据拆解行业现状,推动行业迈向“适老算法优化”新阶段。


知乎答主评审团

双轨测评直击痛点 暴露行业共性难题

此次测评创新采用“实验室精准监测+生活化场景模拟”双轨模式,既依托专业设备捕捉微观数据,也还原老年人日常高频场景验证实用性。

实验室环节中,步态分析系统等千万级医学仪器监测显示,三款产品在平地行走场景中均能稳定输出助力,有效提升穿戴者的行走稳定性与耐力,基础辅助价值得到初步验证。但在模拟“突然停下”“起身落座”等老年人日常高频动作时,三款产品均出现明显问题:要么助力输出未能实时跟进穿戴者的动作意图切换,要么动作停止后设备仍有短暂动力输出,需穿戴者主动对抗惯性,“助力延迟”与“惯性残留”成为共性待解难题。

这一结果直指行业核心痛点:当前多数外骨骼机器人仍停留在“模仿人类基础动作”的初级阶段,尚未突破“实时精准理解穿戴者意图”的技术瓶颈。面对老年人动作幅度小、意图变化快的特点,产品算法适配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几款外骨骼的“坐-站”交替运动学参数表

测评指明方向 适老算法成竞争核心

从实验室精准数据到论文级深度分析,此次测评清晰勾勒出行业发展转向:外骨骼机器人的竞争正从单纯“助力强度比拼”,迈入以“适老算法优化”为核心的新阶段。

“真正的适老化,是让机器学会适应老年人的身体节奏与动作意图,而非单纯让他们‘变强壮’。”评审团强调,老年人肌肉力量弱、动作协调性下降,对设备的容错率、响应速度要求更高——起身时需要缓慢递增的助力,停下时需即时切断动力避免失衡。这些细节优化,依赖于算法对人体动作的精准预判与动态调整,也是当前技术研发的核心突破口。

测评同时给出具体优化路径:未来需重点搭建“老年人动作数据库”,采集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老年人的动作数据,提升算法对“细微意图”的识别能力;同时强化“人机交互反馈”设计,让设备能根据穿戴者的动作力度、速度变化实时调整助力参数,实现“人控机器”的理想状态。

专业评审双向赋能 搭建消费与行业沟通桥梁

知乎答主评审团的专业性与独立性,为此次测评奠定公信力基础。评审团成员涵盖医学工程、康复医学、机械设计等多个领域,既有一线康复科医生、机器人研发工程师,也有长期关注适老科技的行业观察者,实现了“技术视角”与“用户视角”的双重覆盖。

作为聚集各行业专业人士的平台,知乎通过此次测评,既为大众提供了专业、真实的消费决策参考,也以数据为依据为行业指出优化方向。

在专业测评推动与市场需求牵引下,更贴合老年人需求的外骨骼机器人有望加速落地,让科技真正成为支撑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隐形拐杖”。

原标题:《知乎答主评审团硬核测评,外骨骼机器人行业聚焦适老算法优化》

栏目编辑:金志刚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杨玉红

题图采访对象供图

采访对象供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