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苏超”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静 正解局 时间:2025-11-04 15:56:07
江苏,为全国提振消费贡献了一个长效性、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正解局

11月1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落幕,泰州队以4:3击败南通队夺冠。

苏超横空出世,火爆出圈,已经跃升为年度现象级体育赛事IP。

苏超的最大价值,是打开了促消费的新思路。

扩大内需,消费居首。

关键是,如何促消费?

这是个大命题。

既要让国民有钱花(消费能力),又要敢花钱(消费意愿),还要想花钱(消费供给),最好能方便花(消费环境)。

可见,促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收入增长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就业增加的良性循环,才能让消费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与压舱石。

苏超的创新之举,主要在想花钱这一环节。

既然是新思路,那么,此前的旧思路是什么?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就是国补/以旧换新与假日经济。

国庆假期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 图片美团旅行

这两大措施对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但也存在局限性。

国补/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长期实施后,对新增需求的刺激效果会减弱。

假日经济消费高度集中于短暂假期,易导致交通拥堵、体验下降、价格飙升等问题。

最关键的是,都存在天花板。

前者受限于财政预算,不可持续,退出后效应易衰减。

后者受时间安排制约,缺乏常态性,易陷入节后疲软。

要想进一步促消费,就需要新思路。

苏超提供的新思路,新在什么地方?

苏超是新事物,资金上不占用财政预算,时间上与节假日错峰,创造了一个新场景,带来了新增量。

与国补/以旧换新的 政策让利驱动、假日经济的 时间窗口驱动 相比,苏超驱动的是热爱足球的人。

球迷对足球的热爱是一种交织着情感寄托、社群认同、精神共鸣与文化联结的复杂情感共同体,这是一种更高层级、更内化的消费动机。

苏超刺激的消费形态更多、更广。

经济学研究发现,出行就有极强的乘数效应。

通俗说,消费者花1元出行后,可能带来2-3元的其他消费。

苏超决赛现场观众人数达到了62329人

苏超的一张球票,吸引市民走出家门,撬动了出行、旅游、餐饮、住宿等多个领域的消费。

围绕苏超,足球培训、装备购买、场地租赁等消费也在持续增长。

苏超的持续性更强。

国补有周期,节假日有尽头,苏超的比赛时间更长。

本届苏超从5月10日开幕至今,已走过近6个月的赛程。

苏超创造一种常态化、可持续的消费节奏,持续为城市商业体(尤其是球场周边)注入稳定客流,形成周末经济新支柱。

总结来说,苏超构建的是一个高频次、高粘性、强归属感的消费场景。

说了这么多理论知识,我们来看看苏超的实战成绩单。

9月27日常规赛最后一轮,南京队坐镇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对阵宿迁队。

当晚,61106名球迷涌入体育场观赛,这是南京队主场三个月内第四次创造苏超现场观赛人数纪录。

支付平台监测数据显示,9月27日,全市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单位实现交易金额8.2亿元、环比前一周增长4.4%,商场超市类、住宿餐饮类监测样本企业客流量环比分别增长11.7%、6.6%。

8月17日晚,苏超南京主场对阵盐城的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上演,投资南京就是投资未来的横幅下,蓝色旗帜与应援服汇成一片热烈海洋

正解局注意到,在9月23日举办的南京金洽会上,59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南京,计划投资总额891.87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项目51个,计划投资802.21亿元;基金类项目8个,基金规模89.66亿元。

苏超为城市品牌宣传创造的价值,广泛而深远。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苏超的创新,并非否定国补/以旧换新与假日经济的价值,而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更为重要的是,苏超模式,具有长效性与可复制性。

江苏已经明确,苏超要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

苏超的火爆出圈,为其他省份提供了模板与范例,在全国引发超级联赛热潮。

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已有16个省份推出类似苏超的省级足球联赛。

这些省级足球联赛,也有不错的表现。

8月23日开打的2025年伊利内蒙古足球超级联赛,不仅在绿茵场嗨翻天,还顺便带动文旅和消费。

四轮比赛结束后复盘,自治区外观众占比从第一轮1.2%提升至第四轮8%,单轮人均消费从第一轮280元提升至第四轮820元,文旅消费环比增速超200%。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