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初创探索
到第四代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攻坚冲刺
刘鹏用三十年光阴追逐一束光
更用实干与坚守点燃中国科研的希望之光
他的科研生涯
与国家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展紧密相连
临危受命·点亮生命科学希望之灯
![]()
1996年秋
博士在读的刘鹏接手了一项艰巨任务: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
建设我国第一条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
彼时国内生命科学家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
只能将珍贵样品送往国外解析
不仅成本高昂、周期漫长
样品在运输中还极易损坏
![]()
当时
项目原负责人突然决定出国发展
重担戏剧性落在年轻的刘鹏肩上
团队仅由几名20多岁的在读博士生组成
却面对了一项
涉及十几个交叉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
为解决单色器真空问题
他们将比人还高的精密仪器反复拆装十几次
几天几夜不眠不休
为制作水冷水管
反复调试多次才成功安装
七年攻坚克难
当2003年第一束光成功照亮样品
当时SARS病毒肆虐
这条线站助力科研团队
首次解析SARS病毒主蛋白酶结构
为药物研发打开关键突破口
自主攻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枷锁
![]()
刘鹏深刻认识到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隐患
坚定走上自主研发之路
国外高端设备不仅禁运
即便能买到也面临“霸王条款”
2012年
刘鹏主持建设X射线光学与技术实验室
整合国内资源联合攻关
![]()
二维像素阵列探测器
作为X射线领域的“火眼金睛”
它长期被国外两三家公司垄断
一台设备造价高达数千万元
刘鹏团队迎难而上
成功研发出完全国产化的探测器
不仅大幅降低成本
更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也坚定了他
“人有我强,人无我有”的研发目标
![]()
三十载追光路
刘鹏从追光者成长为造光人
他用实干攻克技术难关
用坚守诠释科研担当
用热忱培育青年力量
先努力追光、逐光
继而成为光、传递光
11月5日21:15
北京卫视《为你喝彩》
敬请期待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