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市占率第一、新能源渗透率超30% 上汽商用车五连涨背后的全面革新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1-05 18:20:22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2025年上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持续回暖。最新数据显示,8月全国商用车销量达201万台,同比增长8%;新能源渗透率攀升至30%,较去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行业赛道上,各大企业纷纷加码布局,头部品牌竞争日趋白热化。

在此产业迭代浪潮中,上汽商用车不仅交出亮眼销量答卷,更以销量突破为基石,同步推进生态重构,走出一条从战略变革到价值升维的进击之路。这份核心竞争力的背后,是组织架构的深度调整、产品策略的精准聚焦、生态能力的跨界延伸,以及全球化布局的强势突破——共同构筑起其在商用车领域的独特护城河。

市场突围

多品类领跑 全球化破局

2025年1至9月,上汽集团商用车板块零售187029辆,同比增长4.6%,连续五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轻客、轻卡、皮卡等细分市场均呈稳步增长态势。

轻客领域,上汽商用车当前国内上险市占率达18.9%,稳居行业第一。其中,大通单一品牌轻客家族9月销量9632辆,同比增长73%;前三季度累计销量68434辆,同比增幅22%。旗下“大拿”“新途”双品牌销量稳步攀升,组成的轻客家族位列中国轻客品牌榜首。南京依维柯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9月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4.8%,全年新能源车型销量累计同比增长148.8%,目前已与江苏邮政、南京金盾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展开深度业务协同。


轻卡市场增长势头强劲。跃进轻卡9月销售4437辆,同比激增241%;前三季度累计销售27053辆,同比翻倍,增幅达101.6%,以“跨越式增长”惊艳轻卡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跃进新能源轻卡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排名从2024年同期的第9位跃升至第5位,8月更实现632%的同比增长,在新能源轻卡行业“内卷”加剧、头部企业位次频繁变动的背景下,成功跻身“黑马”阵营。


皮卡市场亦实现突破。上汽大通单一品牌皮卡9月销量4457辆,1—9月累计销售42078辆,同比增长7%;4月以33.17%的环比增幅,成为当月皮卡市场增速最快的品牌。

相较往年,上汽商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1至9月累计新能源渗透率达30.6%,较去年同期提高13.3%。其中,上汽大通新能源窄体轻客“大拿”单日销量屡创新高,成为细分市场现象级产品;跃进轻卡9月新能源销量占比达62.6%,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事实上,上汽商用车的突破不局限在国内市场。今年前三季度,上汽商用车出口75250辆,同比增长4.8%,轻型商用车出口排名较去年上升2位,跃居行业第二,其中轻客出口量位列全国第一。在新加坡市场,1至5月上汽大通eD5(即“大拿”)累计销量跻身新能源VAN车型第二名;7月,上汽大通斩获DHL欧洲最大中国商用车订单,首批300台eDELIVER3(EV30)纯电物流车从上海启运欧洲;9月,DHL再度追加500台同款车型订单,彰显国际市场对其产品力的高度认可。


产品升级

从造车到造生态

上汽商用车销量持续增长的背后,是产品力的全面突破——从产品升级、技术升级到价值升级,推动商用车从“工具属性”向“价值属性”深度进阶。

产品层面,各细分市场均有“王牌车型”支撑。“大拿”凭借“百变空间+多元改造方案”,可满足小微创业、物流运输、旅游客运、企业员工通勤等多场景需求;新途V80宽体轻客动力更强、载货能力更优;星际X真乘用版打破皮卡使用限制,个人上牌不受限,享受6年免检、无15年强制报废政策,成为国内首款全国不限行的越野皮卡;上汽自主动力新一代跃进宽体轻卡超越H500大咖,经济耐用,兼顾“高效能装”和“强安全性”,提升物流效率和司机驾驶体验;跃进大拿T2与T3两款新能源轻卡新品,以“长续航、快充电、高安全”的技术优势精准锚定物流细分场景;大拿T1天行版作为上汽跃进与宁德时代双灯塔工厂协同的结晶,配备行业领先能量密度的天行L电池,-10℃低温充电技术适配全国气候,实现“续航无忧、载重自由”。


技术层面,创新成果不断落地。上汽大通新途远界搭载插电混动底盘,配备混动专用2.0T DHE柴油机+双电机功率分流2挡DHT变速箱,搭配90L油箱30.2kWh电池,CWTVC工况续航超1000公里,解决续航焦虑;8月发布的全新星栈平台,兼容汽油、柴油等6种动力形式,山海底盘提供3种越野方案;星云驾舱采用“1+X+N”架构,配备15.6英寸中控屏与8.8英寸仪表,支持全场景智能接入与越野定制功能。

上汽认为,商用车也应该如乘用车一样进入“高端智能”时代:目前,大通与华为已在智能网联、云服务等领域展开合作,首批合作成果将搭载于星际皮卡,通过华为乾崑云服务实现车辆状态实时监控、智能货柜调度等功能,成为首个与华为乾崑合作的轻型商用车品牌。

除了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上汽捕捉到商用车市场另一个用户核心诉求的变化:商用车不再只是运输载体,更要成为用户创富路上的核心伙伴与资产。

以“大拿”为例,其1公里电费仅1毛钱,经济性突出;98%的空间利用率让前排座椅放倒后可秒变“大床”,1.6㎡中控台可灵活切换为办公桌,既能支持摆摊创业,也能满足临时休息需求;模块化车身设计更可轻松改造为咖啡车、花店车等,适配多元创业模式。同时,其出色的纯电续航与超低能耗,能为用户显著节约运营成本。


新途远界作为全球首款超混大轻客,综合续航达1100公里,支持智能辅助驾驶与V2L放电功能,覆盖物流、客运、创业场景,还可改装为房车,打破“商用车只需皮实耐用”的传统认知,向新能源乘用车的智能化、舒适性看齐。

在新能源汽车下乡进程中,上汽大通轻客收获农户广泛好评。有桃农反馈:“车辆货仓利用率高,装近百箱桃子不成问题;以前从货运平台下单跑三个地方要110元左右,现在开大通轻客,一次电费仅20元左右,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精准匹配海外用户实际需求,大拿EH300(大拿T1)、eDeliver75、超越C101栏板卡车三款跃进核心车型,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成为全场关注焦点。来自城配、中长途运输、农产品配送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围绕车型功能与场景适配性展开密集咨询,纷纷表示“这些设计真正解决了我们关心的运营痛点”。

在“双碳”目标与客运市场转型驱动下,依维柯聚星纯电动车结合生态环境与用户需求,打造适用于机场接驳、旅游定制线路、客运巴士等场景的定制车型。“依维柯聚星纯电动车的技术适配性,与广东省推动绿色出行、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惠州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列车型目前已成为客运企业转型升级中实现场景化、个性化服务的优选载体。

上汽表示,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能否为用户构建立体、可持续的创富生态”是决胜关键。今年,上汽大通推出10亿元创富基金计划,通过现金优惠、金融贴息、置换补贴等政策,覆盖多款主力新能源产品,显著降低用户购车门槛与初期投入压力;针对创业者“初期资源薄弱、接单难”的痛点,上汽商用车旗下智慧物流运力平台“铃驹运力”,为“大拿”用户提供无缝接入渠道,助力其高效获取货运订单,形成“购车—用车—创富”的完整闭环。

组织变革

自我革命激活响应效能

上汽商用车在国内外市场的全面发力,源自2025年初一场自上而下的“自我革命”——以组织变革打破发展瓶颈,激活市场响应效能。

作为上汽集团商用车板块核心力量,今年4月,上汽大通发布全新商用车战略: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构建技术共享、全球领先的商用车发展体系。通过“组织架构扁平化+业务板块整合”,打破传统车企层级壁垒,打造快速响应市场的“用户型企业”架构。其中,商用车事业部下沉、贾健旭担任大商用车董事长、领导层深入一线等调整,有效缩短决策链条,为“阶段性聚焦”策略落地奠定基础。

上汽商用车执管会主席、上汽大通总经理杨怀景明确提出战略目标:“轻商板块五年销量翻番、年销50万台;拿三个‘第一’:国内轻客第一、新能源轻商第一、商用车出口第一;冲进全球商用车第一梯队。”

上汽商用车并非简单的业务重组,而是基于上汽集团多年积累的技术、制造和市场优势,全面整合旗下商用车业务资源,形成更高效的运营体系。这一整合涉及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多个环节,旨在构建一个技术共享、资源互通、全球协同的商用车发展体系。

对外,在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双线推进海外战略,重塑中国商用车形象;对内,以上汽大通为载体,整合轻型商用车板块,进一步深化与集团研发资源的协同。

供应链方面,通过平台战略、加强合作伙伴战略协作、体系内集采等举措,提升供应链韧性与竞争力;生产制造方面,在强化定制化、柔性生产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运营机制方面,引入更开放的市场机制,同时欢迎外部投资者参与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运营效率。


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秋明确方向:面对当前全球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上汽大通经营管理团队要敢想敢干,突破向上,在产品技术上深化创新协同,加快并聚焦新能源化转型,打造更有成本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打出“产品声誉”。

得益于集团对商用车业务的强化支持、管理层深入一线掌舵,上汽商用车才得以持续发力,下半年各细分市场的突破成绩,正是这场“自我革命”的落地成果。

原标题:《市占率第一、新能源渗透率超30% 上汽商用车五连涨背后的全面革新》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阚静雅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丁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