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陪跑员”来了!外骨骼机器人装备进博会,“小叶子”日行2万步变轻松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1-05 22:11:36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上海38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进场服务。对于巡馆志愿者而言,他们“日行万步”甚至两万步已是家常便饭。不过,今年一部分“小叶子”有了“陪跑员”——首批70套轻量化外骨骼机器人装备进博会,助力志愿者轻松穿行“四叶草”各大展馆,让他们成了首批“吃上科技螃蟹的年轻人”。

今年初,随团市委、市科技团工委调研时,中国电科21所外骨骼研发团队发现,“行走体力消耗大”是影响志愿者服务质量的核心痛点之一。于是,他们手中的轻量化外骨骼机器人专为进博会迭代,开发为“小叶子”外骨骼机器人。经实测,使用设备后,志愿者腿部肌肉疲劳度显著降低,幅度超过25%。


“小叶子”在保障服务点体验外骨骼。

作为在微特电机领域支撑航天工程与国防装备的“国家队”成员,21所副总工程师、机器人及核心部件研发中心主任王洪武表示,这款外骨骼机器人采用轻量化材料,仅重2.3公斤,加之自研AI算法,敏锐感知志愿者步态与体力状态,实时输出最适宜的助力,让长时间、长距离的行走站立变得轻松。

“它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在最需要的时候托你一把,让我们能更持久地保持最佳状态,服务中外宾客。”在保障服务点试用外骨骼的“小叶子”说。他们发现,这身外骨骼的“行头”操作简约:一键启停、10秒快速穿脱、自动适应不同步态。同时,柔性防护材料的运用,也能在快速行进中免受摩擦碰撞。

事实上,为了让不同身高的志愿者都能获得舒适体验,研发人员精心设计了可调节式腿杆和束带,可适配1.6米至1.9米的身高范围。此外,考虑到志愿者长时间服务的连续性,外骨骼配备可拆卸、易替换的大容量电池,单次续航不低于90分钟,并提供全天候设备运维和便捷“换电”服务。


博士生姜鸣华在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服务。

记者发现,进博会志愿者的“科技范”与“青春感”特别搭。21所团委书记赵璨告诉记者,打造这些“铁叶子”的工程师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5岁,硕博士比例达95%。而来自沪上各大高校的志愿者队伍也有“博士团”,比如在华东理工大学83名“小叶子”中,就首次有博士研究生加盟,而且与志愿服务岗位可谓专业对口。

“在进博会当志愿者,就像上了一堂最生动的专业实践课。”华理卓越工程师学院2025级直博生姜鸣华,在他服务的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碰撞火花。作为与中国中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姜鸣华也对轻量化等材料创新特别敏锐,不仅用专业知识为参观者解答疑问,更从展品中汲取科研灵感。“御风科技的低空飞行器让我思考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应用,米其林的可持续轮胎展示出环保材料的巨大潜力……”

原标题:《“陪跑员”来了!外骨骼机器人装备进博会,“小叶子”日行2万步变轻松》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

受访高校院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