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与理想汽车深度绑定的利欧股份,“带病”闯关港交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明 数智研究社 时间:2025-11-06 08:05:38

文 | 杨 柳

在利欧股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关键时刻,高管和公司先后发起减持申请。

近日,利欧股份公告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数量不过1.3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在公司减持前,利欧股份董事张旭波、副总经理颜土富及其他几位高管和原董事的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合计卖出约676万股公司股票。

一系列减持动作的时间颇为微妙。利欧股份刚于9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一边计划寻求在新的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另一边则是最了解公司情况的高管和公司选择在此时减持套现。矛盾的行为不禁让人质疑:在这场赴港上市的“大戏”上演前,为何急于套现离场?

答案或与利欧股份的经营有关。「数智研究社」发现,利欧股份主营业务长期“失血”,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账面利润波动幅度巨大,完全靠对理想汽车的股权投资。对单一投资标的的深度依赖,使得利欧股份的业绩表现如坐山车一般。高管们的减持,或许正是对这种结构性风险的提前反应。

百亿营收下的现金流困局

一家公司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主营业务创造现金流的能力。然而,对利欧股份而言,这恰恰是其最脆弱的一环。

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连续四年录得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分别为-4.99亿元、-0.51亿元、-5.84亿元和-1.82亿元。

连续四年为负意味着,公司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收入,尚不足以覆盖现金支出,需要不断依赖外部融资或投资收益来弥补缺口。2025年上半年,情况似乎有所好转。公司报告期内实现了2.05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在经历四年持续净流出后,一个季度的净流入还称不上是根本性的好转。

利欧股份的现金流困局,根源在其业务结构。目前,公司业务主要是机械制造和数字营销两大板块。机械制造业务是利欧股份的“压舱石”,也是起家之本。这部分业务虽然传统,但经营稳健,盈利能力也扎实。

2024年,机械制造业务贡献了8.74亿元营收,并实现了28.92%的毛利率。这是一个健康且能够持续产生利润和现金流的业务板块。问题在于其规模有限,在公司庞大的营收体量中占比不高。

撑起利欧股份百亿营收规模的,是其数字营销业务。2014年后,利欧股份通过一系列并购切入数字营销赛道。2024年,数字营销业务实现收入20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绝大部分。但收入规模背后,盈利空间却极其微薄。同年,该业务毛利率仅为0.81%。

在竞争激烈的数字营销行业,如此微薄的毛利空间,几乎注定了该业务在扣除各项运营费用后难以实现盈利,更遑论产生正向经营现金流。数字营销业务的规模做得越大,对公司营运资金的占用和消耗就越严重。

如此一来,利欧股份寻求赴港IPO的动机也变得容易理解了。一个自身无法产生足够现金流来维持运营和发展的业务,必然需要外部资金注入。无论是偿还债务、补充营运资金,还是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储备弹药,都离不开资本支持。

对利欧股份来说,赴港IPO更像是现实的、迫切的财务需求。内部人士选择在IPO前夜减持部分股份,锁定收益,似乎也可以理解。他们深知公司运营的真实状况,在引入新投资者为这家公司注入新动能之前,先将自己的一部分投资成果兑现。

“理想汽车依赖症”难解

对理想汽车的投资,让利欧股份的财报曲线极为“波折”。

利欧股份与理想汽车结缘于2016年,利欧股份以4.5亿元投资了这家造车新势力。当时,这只是一笔普通的风险投资。然而,随着理想汽车于202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笔投资的价值被彻底引爆,也改写了利欧股份的命运。

2020年成为利欧股份历史上业绩最辉煌的一年。当年,仅因持有理想汽车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公司就确认了高达60.05亿元的收益。这笔巨额的非经常性损益,直接将公司当年的归母净利润推升至47.74亿元,同比增幅达1445.42%。

这份耀眼成绩单背后,利欧股份扣非净利润仅为1.02亿元。这意味着,当年公司超过97%的账面净利润都来自于炒股所得,而非自身经营。

从这一刻起,利欧股份的身份开始变得模糊,它越来越像一家理想汽车的投资公司,而非一家制造业或数字营销公司。当利欧股份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股票涨跌时,其业绩的稳定性便无从谈起。

理想汽车的股价,成为了控制利欧股份业绩的“总开关”,其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利欧股份的利润表。

2024年上半年,理想汽车股价阶段性回调,利欧股份因此确认了12.69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这笔投资浮亏,直接导致公司归母净亏损7.44亿元。

事实上,公司主营业务是盈利的,当期扣非净利润为1.46亿元。换言之,公司辛苦经营半年赚取的利润,远不足以覆盖其投资组合的一次市场波动所带来的损失。

2025年上半年,随着理想汽车股价回暖,利欧股份持有及处置部分理想汽车股票合计确认2.07亿元的损益,这成为公司当期实现4.78亿元归母净利润并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

短短一年时间,从巨亏到盈利的过山车式转变,其背后并非公司经营基本面的改善,而仅仅是理想汽车股价的涨跌。利欧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已经与其核心业务的经营表现严重脱钩,呈现出高度的投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对利欧股份来说,“理想依赖症”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过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但也让公司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随着新能源赛道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理想汽车所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其股价高速增长的阶段或已过去,未来将面临更大的波动风险。

将利欧股份的命运与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深度绑定,是一种极具风险的操作。

标签: 利欧股份 现金流 公司 业务 股价 净利润 汽车 股份 高管 理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