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倡议:支付服务主体应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

IP属地 中国·北京 财闻 时间:2025-11-06 10:12:59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免密支付”业务通过简化支付流程,大幅缩短了交易时间,提升了用户的支付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商户提高结账效率和客流周转率。在提高便捷性的同时,部分支付服务主体在业务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一些用户也存在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免密支付”业务开展,切实保护用户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11月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的倡议,其中提出,支付服务主体应进一步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规范授权管理,确保用户真实意愿。在用户开通环节,严格审核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显著页面完成用户开通意愿确认以及“免密支付”协议签订,杜绝默认开通行为,充分保证用户开通“免密支付”业务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全面评估老年人的风险偏好和业务承受能力,以显著方式展示业务核心条款,审慎为老年人开通“免密支付”功能。

强化商户风险管理,提供限额管理功能。根据商户经营情况、业务场景、风险信息等合理确定“免密支付”商户开通范围,避免为高风险商户开通“免密支付”服务。结合经营特征等情况,针对性设置商户“免密支付”交易限额。

加强交易环节监测,防范资金损失风险。通过风险模型搭建、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当用户的交易模式与日常消费习惯发生不符等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拦截或二次验证,防范用户资金损失风险。

加强用户权益保护。提供高效的投诉处理流程,切实保障用户权益。若用户不再继续使用“免密支付”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通道。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实时或定期主动推送“免密支付”交易相关信息,在显著位置提供相关信息一键查询功能,提供“免密支付”一键取消功能。

做好业务跟踪与规范。持续开展“免密支付”相关舆情监测,重点关注资金损失、服务纠纷等情况,并及时妥善予以处理。

同时,用户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强化手机设备和账号安全防护,可通过启用双重验证或定期更换密码等方式提高安全防护水平。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警惕营销陷阱,避免在公共设备留存支付信息。定期检查免密支付签约情况,关注交易提醒,发现异常及时冻结或关停账户。

“免密支付”业务健康发展需行业与用户共同努力。请各支付服务主体积极响应倡议,落实安全管理要求,广大用户增强安全意识,共同筑牢支付安全防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