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能“下车间”,能直接使用现有工具的人形机器人现身进博会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文汇报 时间:2025-11-06 14:11:51



全球制造业企业海克斯康带来的人形机器人AEON,融合了人工智能、空间智能、多模态感知等前沿技术。文汇报 张伊辰摄

昨天在技术装备展区,全球制造业企业海克斯康(HEXAGON)首款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应用场景全球首发,引众人围观。未来,这台人形机器人将投入量产,执行高精度自动化检测、操作作业等工业场景任务,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运输、仓储和物流等行业。

在工业智能领域深耕数年,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江苏事业部总经理韩飞,称此次为“一个拐点”:人形机器人踏入真实、严苛的工业实训,实打实地为生产创造价值。

为何工业场景需要人形机器人?

在传统工业领域,尤其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精密行业,六轴机械臂已成为生产线上的主力。它们力大无穷、不知疲倦,但存在根本性局限:它们是“固定”的。韩飞说,它们被牢牢地锚定在基座上,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定,只能执行预设点位、固定轨迹的重复性任务。但还有大量的工业场景是动态、复杂且非标准化的。

以汽车出厂前的最终质量检测为例,惯常的流程是:车辆缓缓驶入检测工位,质检员需要绕车一周,从各个角度、不同位置,用肉眼和专业工具去识别车漆的瑕疵、钣金的缝隙、装配的偏差。过程中,人需要行走、蹲下、仰头,将视觉和工具带到不同位置。

“这样的操作场景,以人为尺度构建。”韩飞举例:门的高度、工具的握柄、操作台的高低,一切都是以人为尺度来设计和优化的。当我们试图用自动化去替代这些高度人性化的工作时,就会发现,强行改造整个环境去适应一台固定机器,其成本与复杂性巨大。

“无缝融入既有环境,最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就是来一个形态与人相似的机器人,能直接使用现有工具——这就是我们研发这款工业人形机器人的初衷。”

但与市面上主打情感交互的人形机器人一对比,它又是位不折不扣的“工业战士”。

工业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机器人必须具备超越人类的态势感知能力。“眼观六路”,这款机器人周身配备了12个高精度传感器,其中7个是视觉传感器。

耳朵位置、下巴位置各一对、胸前一对、肚脐位置一个。这套视觉系统组合,让机器人不仅能“看见”,更能“看懂”周围的环境,实现自主导航、避障和精细操作。

移动能力上,机器人用轮式足取代。与模仿人类步态的双足行走比,轮式移动在平坦的工厂地面上速度快了整整4倍,而且更稳定、节能。这意味着它能在产线之间、不同工位之间迅速转移,极大提升了工作节拍和覆盖范围。

以往,人形机器人较少应用于工业领域,性能瓶颈往往在于“运动精度校准”。定位偏差会影响精细抓取、狭小空间作业等高阶任务的稳定性。针对这一痛点,海克斯康将其核心测量技术与机器人研发深度融合,将Leica绝对激光跟踪仪与RoboDyn机器人校准检测软件整合,打造出行业领先的机器人校准方案。

该方案能高精度实时捕捉机器人末端或关键部位的空间位置,快速完成几何参数辨识、运动误差补偿与性能验证,通过自动求解机器人多关节参数,快速修正机器人模型,显著提升其在精细操作中的稳定性和轨迹精度。

当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机器人还可以自主完成电池更换。这是迭代后的新功能——两年间,这款机器人完成了6个版本的密集更新。“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根据规划,这款工业人形机器人将在明年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推广。

韩飞特别提及,这款机器人的研发过程还用到了中国技术。据悉,海克斯康正在有序推进其深圳研发生产基地的建设。海克斯康中国还将携手国内链上企业,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态。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企业的技术或产品被整合进这个生态体系中。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