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进博热点|以“中国速度”驱动全球医药创新: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二十载不凡之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新民周刊 时间:2025-11-06 16:17:31


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从学习者、跟随者成长为全球项目的重要贡献者,甚至成为引领者,下一个20年,研发中心将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同期的研发项目中,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记者|金 姬

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纳贤路的一栋5层高的办公楼里,一面如瀑布般从顶楼倾泻而下的绿植墙,嵌着若隐若现的白色DNA双螺旋结构,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的独立办公楼,2025年10月刚刚迎来它的20岁生日。

“研发中心”与一粒药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这些数据:

在药物安全预警方面,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支持全球1/4的工作量;全球的新药注册文件的准备以及注册申报递交工作,50%都是由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的团队完成的——就是在这幢看起来很普通的大楼里,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团队完成了全球瞩目的工作,推动了大量创新药的加速上市。

时间拨回到2005年10月31日,辉瑞宣布在上海成立中国研发中心,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药企研发中心。20年来,辉瑞研发团队稳步增长,成为辉瑞全球和亚太地区重要的研发枢纽。


目前,辉瑞在中国已建成的三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武汉光谷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在全球临床开发、药物警戒、全球注册申报、临床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等关键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周年庆祝活动上,辉瑞研发副总裁、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陈朝华郑重表示:“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从学习者、跟随者成长为全球项目的重要贡献者,甚至成为引领者,下一个20年,研发中心将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同期的研发项目中,让更多患者因为辉瑞研发的成长而加速获益于全球创新药物研发的每一次进步。”

近年来,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在加速创新、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和本土药企的合作。2025年10月正式启动的辉瑞研发开放创新中心,将为有需求的中国本土高校、创新生物技术企业、研究型医院临床研究机构及患者组织提供专业咨询和资源共享。

辉瑞扎根中国36年来,已为中国患者带来80余款全球领先的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持续推动中国医药健康行业发展。辉瑞全球高级副总裁、辉瑞中国区总裁Jean-Christophe Pointeau表示:“辉瑞研发开放创新中心的正式启幕,是辉瑞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推动本土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落地。我们将继续携手各方伙伴,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创新生态,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从零探索,跨国药企中国研发中心能做什么

2005年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刚成立时,只有几个部门和数量很少的员工。如今担任辉瑞中国医学报告撰写部门负责人的程颖寅,见证了研发中心20年的成长和发展。

2005年5月,怀揣美国本硕学历证书和疾病研究工作经验的程颖寅加入辉瑞,成为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的初创团队之一。“初始团队的小伙伴们大家来自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和英国等地,十分国际化和多元化。我们当时在位于上海静安区的写字楼——中信泰富上班,中心员工接受几个月的培训后,就开始正式运营了。”因为在美国攻读生物统计专业,并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了四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程颖寅一开始在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的统计编程与分析部门工作。

新药上市前,要做大量的临床试验,而试验又会产生海量的数据。程颖寅所在的统计编程与分析部门主要的工作是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向药监局递交上市申请报告做基础准备。

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的统计编程与分析部门,不光支持辉瑞产品在中国上市,同时也支持辉瑞全球药物在全球上市的工作,伴随业务的持续发展,该部门在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上海和武汉两地的团队规模不断扩展。

2006年,辉瑞亚太区药物安全团队负责人梁冰加入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当时,辉瑞美国总部的药物安全性报告录入工作的外包商合约即将到期,刚成立一年的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主动申请把这部分工作转移到中国。

一开始,梁冰和同事们做的工作很基础——数据录入和简单整理。一年后,工作内容逐渐实现自动化,梁冰和同事们转做难度更高的工作——药物安全性报告的评估和分析工作。

事实上,在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不少部门刚设立时只负责辉瑞全球研发的基础工作。随着团队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中国研发工作重要性日益提升,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的任务也不断升级。

2010年,梁冰转到全球药物安全监测和风险管理部,从事药物安全监测工作,既参与辉瑞全球研发项目,也支持辉瑞中国研发的任务。

2016年,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组建了辉瑞中国新药开发部,全面提速在中国同步全球临床项目的同时,还特别优先开发中国本土高发疾病的治疗方法,如针对肺癌、胃癌等瘤种的创新药物临床开发。

近20年,辉瑞新药在国内上市的速度不断加快、数量不断增多,背后是包含研发中心在内的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所有员工的不懈努力。

辉瑞内科抗感染免疫炎症研发负责人、执行总监鞠月迎2015年加入辉瑞中国研发中心,见证了十年来辉瑞各领域新药上市的全过程。“辉瑞研发各部门通力合作,近年来越来越早地加入全球同步研发,使得辉瑞的创新药物更早地惠及中国患者。”鞠月迎表示。

辉瑞中国肿瘤开发及临床药理部负责人、执行总监彭翱博士2016年进入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工作后,9年时间在5个部门工作过,从临床药理到项目和管线管理,从疫苗研发到肿瘤药物研发,参与了很多辉瑞全球研发项目。

辉瑞中国注册法规科学及政策部负责人、执行总监王海辉自2010年加入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她所在的注册法规科学及政策部主要负责两块工作:在将辉瑞全球的创新药品引入中国市场过程中提供法规及政策支持;对于已经上市的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提高了药品审批标准,将新药由当时“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调整为“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即“全球新”。两年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对药品医疗器械创新作出专门部署。2018年,国家药监局成立。2019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被写进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中国推动创新药上市的新政策,给辉瑞研发中心更强的信心。王海辉回忆:“临床试验申请的时间从2015年的10到12个月,压缩到了现在的60个工作日,这是行业最显著的一个变化。”


2024年,辉瑞中国研发团队提出了“三倍速中国创新”目标。

2024年7月,国家药监局启动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北京、上海率先参与。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救命药”提速上市,今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不断利好的政策,让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在推动创新药尽快上市上获得了更强的助力。

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的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扩展成为拥有超过50个专业职能部门的全方位、多职能研发中心,覆盖从临床前研究到全球注册申报的全流程。

京沪汉三地协同,助力中国创新走向全球

2010年,辉瑞在武汉光谷科技产业园设立分中心,大大拓展了辉瑞在国内的研发规模和合作领域。

辉瑞研发临床试验文档、临床试验管理信息运营负责人李蓓透露,武汉研发中心除了辅助上海研发中心的工作外,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辅助辉瑞全球研发。


辉瑞中国武汉研发中心外景。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加,武汉研发中心不断扩容,成为辉瑞全球研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辉瑞武汉研发中心是辉瑞中国服务全球研发的关键支点,除了广泛参与辉瑞全球临床试验,在数据及文档管理、统计编程与分析、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及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发挥作用,还支持全球及亚太多个国家地区的药物安全警戒工作,并为辉瑞全球医学网络提供运营支持。

和武汉研发中心相比,北京研发中心的任务更加聚焦。

2024年9月,辉瑞北京研发中心在北京市委各级部门及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医药创新公园成立。作为辉瑞在中国的第三家研发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升级辉瑞在中国现有的全球创新药研发布局,全面推动辉瑞创新研发战略的高效实施,即将中国纳入辉瑞全球创新药的临床早期和所有关键三期研究的同步开发。北京中心专注于以领先的临床试验效率,全流程加速全球创新药从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到中国获批,并合作构建全球标准的一期临床研究机构和研发能力,同时培养全球创新药开发的高端人才。


辉瑞中国北京研发中心内景。

今年,北京研发中心提交了多项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北京市药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其中两项进入了北京市临床试验加速审评审批试点,最终在30天内获得了国家药监局和药审中心的批准,相较传统的60天周期提速一倍。其中,第一项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4个多月。

2024年底,辉瑞北京研发中心与北京友谊医院“结对子”,聚焦一期临床研究病房能力建设和临床项目布局,辉瑞的临床药理团队、转化医学团队与医院的研究者共同开展研讨会,分享经验;更关键的是,在中国完成的临床药理数据,将直接用于全球申报。

过去中国的临床数据更多是补充验证,但现在团队能独立完成部分关键临床药理研究,数据直接支撑全球审批,这意味着中国研发真正参与到全球创新的核心环节。2019年,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提出,到2022年底,实现中国参加80%的全球早期以及关键三期临床试验;其中80%项目做到同期申报并最终能够引入中国。这一目标已在既定的时间成功实现。

2024年,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提出“三倍速中国创新”的奋斗目标,即通过创新研发的加速,力争在2021年至2030年的十年间获得超过60个创新药及新适应症的中国NDA(新药上市申请)批准。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更快地为中国患者引入更多全球创新的医疗解决方案,助力“辉瑞中国2030战略”落地,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站在20周年的新起点,陈朝华表示,辉瑞中国研发中心将持续以开放创新为纽带,联动产学研医多方力量,助力本土创新成果融入全球医疗健康体系,积极推动构建创新医药生态。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迎来大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催生出更多的疾病治疗和健康需求。时代的进步,给创新药研发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作为全球研发枢纽的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也正在展开自己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


新民周刊第1352期封面


嫩娘一百岁了!

神舟上演“宇宙级浪漫”之际,美国NASA火速回应质疑

替进博会@所有人,你的“全球购物车”已发货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