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正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只需在对话框中输入几句提示词,AI就能生成精美的图片或视频。这些看似简单的指令,却直接决定最终画面的呈现。那么,这些提示词是否享有著作权法的保护呢?今天下午黄浦法院对上海首例AI提示词著作权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
事情要从一家美术创作公司说起,他们自2022年起就使用国外一家AI绘画网站生成图片并投入商用。在法庭上,他们现场演示了生成过程:输入一组提示词后,AI会一次性生成四张图,他们选中其中一张后,再次要求AI进行优化细节,直到生成符合他们要求的图片。
![]()
不过有意思的是,演示结果显示,即使用户使用完全相同的提示词,也无法生成完全相同的作品。
那这家公司是怎么发现自己的提示词被复制挪用的呢?原来这家AI绘画平台会自动公开用户使用过的提示词。原告有通过关键词搜索查找自己作品的习惯,在一次搜索过程中,他发现有人正在使用一模一样的提示词生成图像,于是到法院起诉,主张AI提示词构成文字作品,被告行为侵犯其著作权。
但被告方面却提出反驳,认为利用AI作图不能算法律意义上的自主创作,强调这个AI平台本就是开放社区,允许其他用户公开使用或重新混合他人提示词,并坚持“创作是由AI完成的,这不构成作品”。
![]()
经过审理,黄浦法院最终作出认定:提示词本质是用户向AI系统输入的指令或描述,更多属于抽象的创作构思,属于思想范畴,不应被认定为作品。据此,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看看新闻记者: 陈敏佳
编辑: 赵祎韫
视频编辑: 姜辉
责编: 方婷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