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斥资上亿元的收购和增资,让小红书正式敲开支付行业大门,其通过旗下子公司收购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支付")100%股权,再追加7870万元将支付机构增资至2亿元,由此,小红书补齐了电商生态最关键的"支付拼图"。
分析人士称,这张互联网支付牌照,不仅终结了小红书对外部支付通道的依赖,更补齐了商业生态的金融基础设施短板,背后是小红书对未来电商与本地生活以及金融增值服务规模化变现的提前卡位。
![]()
斥资上亿元补齐短板
支付圈又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关注,小红书也有支付牌照了。
11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东方支付原有股东已于近日悉数退出,目前控股股东变更为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后者持股比例100%,为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也就是说,小红书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完成了对东方支付的全面收购,除了股权变更外,近日,东方支付还进行了大额资本金变更和高管人员变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截至目前,该公司注册资本由12130万元增至2亿元,主要人员包括监事鲁璟、董事王闰,另外,法定代表人也由王闰担任。
此次事件中,不少人对小红书拿牌金额表现出极高兴趣。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东方支付曾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股权,其2.62%股权的转让底价约387.7万元,6.885%股权的转让底价为1018.98万元,按这些转让底价,可粗略推算东方支付整体估值约1.48亿元。而小红书旗下子公司收购了东方支付100%股权,由此可以推断收购款约为1.48亿元。
股权收购后,小红书进一步完成了增资行为,对东方支付的注册资本从1.213亿元增加到2亿元,而其中,新增了7870万元增资款。业内认为,这也是小红书为满足《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要求、保障牌照顺利续展而投入,属于获取并维持支付牌照的必要花费。
"不过,收购款是基于公开股权底价推算的结果,小红书与原股东的实际交易金额未完全对外披露,也可能存在小幅偏差,总的来看,预估实际数字可能在2亿元左右。"多位分析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针对此次收购及具体金额,北京商报记者向小红书方面采访,但后者暂无回应。
"迫切拿牌,核心原因在于补齐其商业生态的关键金融基础设施短板。"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作为内容驱动型平台,能够从数据上看出,小红书近年来电商业务快速增长,但长期依赖外部支付通道不仅抬高交易成本,更限制了用户行为数据闭环与资金流掌控力。且从合规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监管明确要求强化平台主体责任的背景下,自持支付牌照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谈及为何大手笔增资,王蓬博认为,主要还是为了满足《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对实缴资本的硬性门槛,同时也释放出小红书并非财务投资,而是要深度运营支付能力的战略信号。
联储证券研究院副院长沈夏宜也指出,小红书此前已将电商升级为一级入口,2024年GMV(商品交易总额)达4000亿元,同比增长45%,这些都说明小红书正持续加码布局电商业务。作为以UGC(用户生成内容)种草社区模式起家的互联网平台,小红书获取支付牌照后能够顺利构建起"种草-交易-支付"的生态闭环,一方面,交易成本得到控制,按照0.6%估算电商平台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手续费,以2024年GMV计算可为小红书节省2亿—3亿元的成本。
另一方面,数据安全得到加强,沈夏宜称,随着自有支付系统的构建,平台可以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获取到更多用户的支付行为数据,优化推荐算法。而在支付牌照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收购东方支付获取牌照也是抓住政策窗口期、避免未来无牌经营风险的必然选择。
如何扭转支付公司经营颓势
作为小红书此次收购的核心资产,东方支付底色如何?
央行官网显示,东方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5月2日,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也就是互联网支付牌照,业务覆盖全国。
从业务类型和范围来看,该牌照对应的资质,可支持用户充值、消费、转账等核心功能,恰好匹配小红书电商与本地生活场景的支付需求,不过,作为被收购方,东方支付近年来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据此前媒体报道,财务方面,2024年东方支付营收888万元,净亏损800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376万元,净亏损527万元。最新的资产总计1.32亿元,所有者权益9300万元。就该财务状况及如何应对,北京商报记者向小红书求证,后者未给出回应。
王蓬博认为,经营问题是支付机构目前缺乏客户和场景的普遍现象,实际上是缺乏真实交易流量支撑,仅靠通道分润难以覆盖合规与运维成本。但若有了平台加持,盈利会有所好转。他认为,小红书可以将平台内高频交易场景导入,例如将直播打赏、商品购买、到店核销等资金流切换至自有支付体系,并叠加分账、自动结算、营销红包等功能提升商户黏性;同时可探索基于用户信用画像的小额消费信贷导流。
业内认为,要运营"亏损牌照"方面,小红书也要注意多个层面的合规红线与业务风险。联储证券研究院研究员王竞萱认为,机构一方面要符合央行在非银行支付机构方面的相关规定,尤其是涉及牌照续展的要求等;另外,由于东方支付历史上出现过合规问题,因此小红书需要在后续经营中注重声誉风险。
"合规才是最主要的持牌目的,小红书持牌后一是确保支付业务与集团其他业务风险隔离,避免资金混同;二是严格遵循反洗钱与数据安全要求,不得滥用用户交易数据;三是杜绝变相开展二清、无证存管或超范围经营。"王蓬博说道。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有人说,小红书入局支付行业,虽难以撼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双寡头格局,但或将从多个维度搅动行业生态,引发连锁反应。
对小红书自身而言,收购完成后将加速支付与电商、本地生活场景的整合。短期来看核心发力在社区电商闭环交易,将"种草"内容与商品购买、自有支付工具直接绑定。
"一开始肯定会将线上电商作为切入点,将种草内容和电商链接结合起来,然后通过自家的支付工具,形成完善的电商生态,继而,未来小红书若在本地内容上有突破,也不排除会嵌入本地生活场景,成为即时零售的行业参与者。"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说道。
对支付行业而言,此次收购也凸显了"场景+牌照"的整合趋势。中小支付机构因缺乏流量支撑,生存空间持续压缩,而具备场景优势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并购获取牌照,将进一步加剧垂直场景的支付竞争,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参考抖音、美团、快手等竞争对手的发展路径,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仅是补上了电商业务缺的拼图,如何更好地实现从内容分发到流量变现,可能需要小红书进一步补充自身的金融牌照,重点发力跨境业务如电商出海与反向海淘等,或能形成小红书的差异化竞争道路。"王竞萱称。
王蓬博进一步称,支付公司后续要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股东输血导致可持续性存疑,也要防止为冲规模放松商户准入引发风险,以及在数据使用边界上要平衡商业价值与用户隐私保护,否则极易触发监管关注甚至处罚。
北京商报记者刘四红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