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见未来!世界互联网大会12年,乌镇有了哪些黑科技?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游新闻 时间:2025-11-06 20:20:04

11月6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嘉兴桐乡乌镇开幕,这座因互联网而闻名世界的江南古镇,再次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全球的“数字访客”。自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起,乌镇就不仅是白墙黛瓦间的江南一隅,更是全球互联网的发展窗口。12年来,这场网络盛会给这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如今,在街上可以乘坐自动驾驶巴士、生病了可以去智能医院、遇事可以呼叫智慧警务、老人们能享受智慧养老,这里扎根的企业能得到超级计算机“乌镇之光”的助力,到这里旅游更可以住进智慧酒店……

L4级自动驾驶巴士

360度感应200米内人流车况

2024年11月,桐乡新开通了一条自动驾驶公交示范应用体验线,由9辆L4级自动驾驶巴士负责接驳游客,在乌镇共富集市、“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两站之间往返。此条公交线路往返共计15公里,每天8点至17点,每30分钟准点发一班车,游客免费乘坐,中途不停车。

这是一辆迷你公交车,外观迷你可爱,像块会移动的奶油吐司面包,头顶还有两只类似触角的感知设备。最特别的是,这辆公交车没有驾驶员(驾驶室里有双手离开方向盘的安全员)。乘客走入车厢,车门顶的摄像头会自动计算上车人数,最多可载9人。乘客可以在车内显示屏上,获取地图、到站信息。



自动驾驶巴士。 网络图

据苏州金龙前瞻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明春博士介绍,这种巴士可以自动转弯、自动避障。“这辆巴士采用了当前最为先进的L4自动驾驶技术,能在设定的区域内完成接驳任务,模拟人类驾驶员,自主完成感知、决策、定位、驾驶车辆等一系列操作。”

与寻常的公交车相比,L4级自动驾驶巴士最大的差别,就是有安装在车头和车尾的“激光雷达+摄像头”感知设备,3组感知设备互相配合,能360度无死角地感应200米内的人流和车况。车辆将综合运行数据和感知设备接收到的信息,通过“车载大脑”——大算力域控制器做出相应的决策。如遇到障碍物或突发状况,巴士能自主减速或停车,规避障碍物,并同步信息到云平台。即使是在雨天、夜间等场景下,也能顺利完成任务。

除此之外,车辆最高行车速度不超过每小时40公里,截至2024年11月该款L4级自动驾驶巴士已经平安行驶了20万公里,零事故。

全国首家人工智能医院

医生不到10人一年接待数千患者

在乌镇,居民生病了还可以去智能医院,收获在普通医院完全不同的感受。

2015年12月,桐乡市宣布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上线,推出乌镇互联网医院官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在乌镇互联网医院,医生和医生、医生和患者都无须面对面,通过网络视频即可完成诊疗过程,包括开具电子处方和配药。作为乌镇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疗体系的首批受益者,桐乡的居民感受最深。父母住在桐乡,自己常年生活工作在杭州的董玉玲接受采访时告诉媒体,由于不在父母身边,平时最担心的就是父母生病。“我给父母买了家庭版智能健康终端,醒目的‘一键问诊’按钮使用很方便,24小时都有医生在线。”董玉玲说。到2017年,乌镇互联网医院已与2400多家医院、100家互联网医联体、微医全科中心等医疗服务基地,1.8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药店网点达成合作,为广大患者提供远程会诊、在线复诊、慢病管理、电子处方、延伸医嘱、送药上门等服务。



乌镇互联网医院接诊点。 网络图

虽然有了互联网医院,但乌镇的智能医疗体系建设并没有停下脚步。2023年11月,全国首家人工智能医院在乌镇正式开业,这也是继全国首个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全国首家互联网国医馆乌镇互联网国医馆发布后,乌镇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又一次创新实践。开放仅一年,这家只有不到10名医生的医院,已经接待了数千名患者。

乌镇智能医院的“王牌”技术,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精准、快速、超前分析人体健康大数据,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智能健康评估结果。执行院长沈帆介绍:“例如我们平时体检做的肺部CT,需要靠医生人工一个一个去找结节,拿到报告至少要大半天。在这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影像,只需5-10分钟,就能出具精准报告。”

“我们还有连接医院智能系统的便携式小型健康检测仪器,患者在家就能做检测,数据会同步传输到医院数据库,便于长期跟踪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预警异常情况。”沈帆说,相当于足不出户,就拥有一个“手机里的医生”。

机器人交警上岗

与信号灯联动实现动态分流

11月3日,浙江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内,嘉兴市公安局举行“嘉警·蓝盾”第五次产品发布会。多款由民警自主研发的警务科技产品集中亮相。

“过去处理一起伤人事故,当事人要在医院、交警队、保险公司来回跑,现在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研发民警的这句话,道出了“嘉警云处助手”为民生带来的改变。这款专为伤人交通事故设计的全流程线上平台,打通了数据壁垒,将事故处理周期从50天大幅压缩至20天,群众满意度达100%。



机器人交警在乌镇上岗。 图据央视新闻

另外,机器人交警也在乌镇上岗了,这款交通指挥机器人高1.8米,不仅可复刻各类指挥动作,更能与信号灯系统联动,实现动态分流与智能劝导。桐乡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路面指挥的最终决策权仍在民警手中,机器人是与民警协同作战的智能终端。”据悉,乌镇峰会期间,面对瞬时激增、不均衡的车流,传统人工指挥难免顾此失彼。而加持了AI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机器人能比人工更精准地判断实时车流,更敏锐地感知路面交通安全隐患,更高效地实现动态分流与智能劝导,而且工作再长时间也不会累。

11月3日,全新升级的乌镇检查站正式启用,以高度智能化的安检流程,迎接着南来北往的车辆。在检查站前方引导区,由桐乡公安自主研发的“无感通行系统”对提前网上申领通行证的各类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流引导,不仅服务于参会工作车辆,更为本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通行便利。

睡眠监测系统呵护老人

清晨醒来护工已收到全新数据

2024年11月,乌镇智能养老中心、杨家门未来社区瑞园养老驿站同时启用,这也意味着,当地老年人养老将有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清晨6点30分,85岁的倪玲芳奶奶在床上缓缓醒来。与此同时,护工小马的电脑屏幕上立即更新了一组数据:“睡眠时间11.6小时,深睡1.2小时,建议午饭后散步半小时。”这组精准的睡眠数据来自倪奶奶房间里的睡眠监测系统。半年前,这位土生土长的桐乡老人正式入住乌镇智能养老中心,开启了被智能科技“护航”的晚年生活。



乌镇智能养老中心工作人员展示智能养老设施。 图据中新网

走进养老中心,充满科技感的养老生活体验扑面而来——卧室里,智能床可以通过遥控器一键控制倾斜角度,床头的医用氧气、一键呼叫按钮和语音控制中枢让老人生活更加便利。AI生命体征检测仪通过雷达监测老人的呼吸、心率等数据,工作人员在后台屏幕上随机点开一个房间,入住老人的实时定位、历史轨迹、睡眠报告等信息便即时显示。

中午11点,食堂飘来饭香,送餐机器人载着饭菜前往居住区;活动室内,助老机器人“小白”放着动感舞曲,机器狗“小汪”与老人互动。

“我们打造了24小时呼叫平台,可实时监控和接收报警信息,并及时跟进和处理。乌镇智能养老中心院长钟月英介绍,中心为每个老人配备了定位胸卡,能实时掌握老人在室内活动的行动轨迹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自动定位及报警。

倪奶奶的生活变迁是乌镇数字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这个闻名遐迩的江南水乡,数字化正悄然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让银发族也能拥抱智能科技,安享幸福晚年。

景区酒店布草全面植入芯片

手机扫码能看到客房清洁报告

乌镇除了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它更是为民众熟知的著名旅游景区。平日这里游客众多,而在数字互联网科技加持下,乌镇景区内酒店的黑科技也让人惊叹。

入住智慧酒店,游客可人脸识别入住,刷脸进入餐厅;上电梯系统可根据人脸识别信息自动点亮入住楼层键;到达入住层,凭人脸直接开启客房门。住宿期间,游客可享受机器人送房服务,退房时凭人脸一键退房。

踏入房间,还有黑科技:空气悬浮床垫会通过AI精准捕捉你的身高体重数据,自动匹配至最贴合脊椎的角度;脚部恒温系统能让被窝从脚暖到全身,冬天再也不用缩成一团;要是睡不着,音波助眠枕会输出定制化舒缓频率,为游客量身打造深度睡眠环境。



布草芯片基本覆盖了乌镇酒店客房。 网络图

最让人安心的是布草芯片——每一套床单、被罩里都有专属“电子身份证”。2022年12月,乌镇景区开始陆续为景区酒店布草植入芯片,一年左右已完成景区2706间客房布草芯片的布置,覆盖率83%,目前已经基本实现景区内外所有酒店全覆盖。布草管理系统实现景区旗下酒店布草质量可追溯、寿命可分析、状态可监控、物资可精算的全流程管理。只需要掏出手机扫一扫房间码,就能看到一份客房清洁报告,知晓布草的洁净度、PH值、检测合格的报告,再也不用担心布草卫生问题。

随着互联网基因的注入,千年古镇俨然已成为互联网智慧化项目的全方位体验场,未来城市的智慧化生活方式,都可以在乌镇体验到。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

1秒钟能完成18亿亿次浮点运算

1秒钟能干什么?“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可以完成18亿亿次的浮点运算。如果进行等量换算,相当于14亿人每人每秒计算一次,不眠不休地连续计算4年。2023年,“乌镇之光”超算中心被纳入中国国家超算中心序列,成为中国第14个、浙江唯一一个超算中心,超算能力进入全球前十行列。来到乌镇的高新企业将得到超算能力的助力。

在乌镇大道旁,有一幢十几米高的房子,“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就在这里。2024年,该中心被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成为全国第14个超算中心,超算能力进入全球前十行列。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 网络图

走进超算中心,只见三层楼高的空间里,码放着一组组计算机柜,各种元器件浸泡在液体中,不停地“咕嘟咕嘟”冒气泡。“像水一样的其实是特殊液体,达到50摄氏度就会沸腾,通过汽化对计算机易散热部件进行降温。”“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技术负责人颜叙介绍:“这种国际领先的浸没式相变式液冷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风冷或水冷,更节能高效且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3440台超级计算机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转。”

超级计算机在算什么呢?算天、算地,也算人。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平台预报的最小空间单位从原来的16平方公里精确到1平方公里,预报时长则从7天延长到15天、中长期预测可达30天至90天。

在超算中心附近一家生物公司的科研人员徐云飞说:“我们的实验室和超级计算机有一条高速光纤专线相连,进行单细胞样本数据分析。”他解释,一个单细胞测序样本包含近10000个细胞遗传信息,存在几千亿个碱基,就相当于生成一份几千亿个字母的文件。要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只能依托超算。

在此之前,墨卓生物需要采购浙江省外服务商提供的算力,不仅价格贵,花费时间也久。2023年1月,墨卓生物搬来与“乌镇之光”做邻居,不仅有专线物理联通,还能随时和超算中心工程师当面沟通。徐云飞说:“如今的超算速度是原来的10倍以上,价格却降了30%。”

算力要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就要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公共基础资源,即取即用。打开超算互联网平台,模型服务、应用软件、技术服务等服务内容简洁易懂。这是一个将全国众多超算中心通过算力网络连接起来的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乌镇之光”也被纳入其中。

“就像网购一样,客户需要什么服务,自主下单,系统就会给各地超算中心智能派单。现在,‘乌镇之光’90%以上的业务都来源于线上派单。”颜叙说,“乌镇之光”已服务了来自全国各地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校及创新企业等的1.5万个客户。

上游新闻据桐乡发布、经济日报、新华社、浙江在线、央广网、北京青年报等综合

编辑:杨波

责编:周尚斗

终审:王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