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
为交流总结在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开展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思路,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将以“创新、融合、引领——新时代的航天飞行动力学”为主旨,于2026年1月在广东深圳(具体地点另行通知)主办“第八届全国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研讨会”,诚邀国内航天飞行动力学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及同行参会研讨,展示最新成果,深化合作交流。
一、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二、征文范围
本次会议主题为“小行星探测中的关键技术与航天飞行动力学前沿问题”,分设4个专题,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1.航天飞行轨道动力学理论
(1)多体混沌轨道动力学理论
(2)轨道动力学基础模型构建
(3)航天器轨道最优控制理论
(4)轨道动力学与智能技术融合的理论方法
2.航天器精密轨道测定
(1)航天器轨道测量新体制
(2)多源数据融合定轨与自主导航
(3)轨道测定精度评估
3.空间飞行规划与控制
(1)飞行任务智能规划
(2)空间探测轨道设计与控制
(3)复杂约束空间操作
4.地月空间轨道博弈
(1)地月空间跟踪试验
(2)地月空间导航服务
(3)地月导航轨道管理
三、征文要求
1.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要求立题新颖、论点鲜明、论证充分、文字精炼。已发表过的文章概不录用。
2.会议为非涉密会议,请随稿提交论文保密审查表扫描件。
3.论文格式按照模版要求设置。
4.会议仅接受通过电子邮箱投送的Word文档稿件,投稿邮件主题应为“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研讨会-专题名称”,稿件名称按照“论文题目第一作者-手机号”命名。
5.截稿日期:2025年12月15日。
6.优秀论文将推荐至《先进小卫星技术》、《深空探测学报》等核心期刊。
四、联系方式
2.会议相关通知
公众号:我们的太空、航小天、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官网: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3.联系人
论文:
谭永政(010-66361891,13366210660)(重点实验室)
会务:
张弓(010-66361891,17710335258)(重点实验室)
张宁(029-88493685,13991281793)(重点实验室)
程银银(0769-23075986转820,15625709516)(中山大学)
五、附件
1.论文模版.docx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西北工业大学于2010年联合成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专注于航天器轨道动力学、精密轨道测定、空间飞行规划与控制等前沿技术研究。该实验室是我国航天飞行动力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承担了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技术支撑任务。
来源|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辑|杨晨源
校对|赖雅崧、李思南
主编|张文军
邮箱|ourspace0424@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