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徐光宪诞辰 105 周年,央视科普中国稀土从软肋到王牌的逆袭之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IT之家 时间:2025-11-07 10:17:45

IT之家 11 月 7 日消息,据央视报道,11 月 7 日是“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诞辰 105 周年。今天,中国“稀土王牌”也引发全球关注。央视今日为大家带来了中国稀土从“软肋”到“王牌”的逆袭之路。

IT之家注:稀土是 17 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这些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但在微观层面,每种元素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在众多高科技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


例如,含钕元素的钕磁铁是目前磁性最强的永磁体之一,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机和某些军事装备(如电磁弹射器)。铕和铽元素用于显示屏幕的色彩呈现。钆元素用于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效果。铈和镧元素则用于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和石油精炼等过程。

正是这些深藏在原子内的工具包,使稀土虽外貌相似却各怀绝技,成为支撑现代科技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从我们手中集成了超过 7 种稀土元素的智能手机,到关乎国家战略的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稀土元素已经深入现代工业体系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表示:含稀土的炮弹,能够打穿坦克,而坦克的外壳假如含了稀土,普通的炮弹就打不穿。


我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坐拥全球近半的稀土储量,无疑是捧着“金饭碗”。但“家里有矿”不等于“手里有牌”,50 多年前,中国还没有成熟的冶炼分离技术,无法对稀土进行提炼,只能挖出来贱卖,同时还得高价买入别人提炼好的成品。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崛起,离不开徐光宪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卓越贡献。他为了国家需要,四次转换科研方向,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将关键稀土元素纯度提到 99.9999%,让中国在稀土产量上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这一技术突破,推动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一跃成为全球稀土生产与出口的领军者,彻底改写了世界稀土格局。

央视指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稀土产业早已告别过去粗放、高污染的小作坊模式,走向正规化、集团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当中国打出稀土这张“王牌”时,背后是几代科学家和产业工人从理论突破、技术革新到产业升级的接续奋斗。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