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零食界泡泡玛特”赴港IPO,用Z世代情怀消费撬动市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丽 投资者网 时间:2025-11-07 14:57:23
你或许早已忘了童年放学路上那包藏着奥特曼卡片的软糖,但它背后的公司,正悄悄叩响港交所的大门。

《投资者网》 张静懿

你或许早已忘了童年放学路上那包藏着奥特曼卡片的软糖,但它背后的公司,正悄悄叩响港交所的大门。

2025年10月,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添动漫)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启动IPO进程。这家一年卖出超8亿元IP零食的企业,以边吃边玩的产品模式,成为国内IP趣玩食品赛道的领跑者。

但光环之下暗流涌动,金添动漫近半营收依赖单一IP奥特曼;IP授权费三年半超1亿元;前五大授权IP贡献超85%收入。它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场对IP热度的精准押注。

当Z世代一边为谷子经济疯狂剁手,一边对童年情怀高度买单,金添动漫能否借资本之力打破授权依赖?

从饼干厂到IP零食龙头:蔡建淳的零食+动漫生意经

金添动漫的故事,始于一位58岁食品人的敏锐嗅觉。

2000年初,《蓝猫淘气三千问》风靡全国,其授权商品一货难求。彼时经营普通饼干厂的蔡建淳察觉到:不是零食不好卖,而是缺了情绪价值。2004年,蔡建淳创立上海添乐卡通食品销售发展有限公司,尝试将动漫元素植入零食包装与赠品中,比如软糖做成角色造型,饼干附赠迷你手办。这种边吃边玩的设计,让产品从功能消费跃升为情感消费。

在成功验证了这一动漫+食品的商业模式后,金添动漫进入快速发展期。2009年,公司拿下哆啦A梦授权;2011年,正式注册成立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登陆新三板。但仅四年后的2020年底,公司主动终止挂牌,转向更为国际化的港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金添动漫的业务始终聚焦于IP授权的商业化应用,而非IP原创开发。公司主营业务属于食品制造业(C14)下的糖果、饼干及膨化食品细分领域。简而言之,金添动漫不做动画,也不孵化IP,而是借别人的IP,卖自己的零食。截至2025年上半年,金添动漫合作IP达26个,涵盖迪士尼、漫威、奥特曼、小马宝莉、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蛋仔派对等中外热门IP。

营收三年翻近一倍,但利润背后藏着授权焦虑

业绩表现亮眼无疑是金添动漫冲刺IPO的最大底气。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3671万元跃升2024年的1.3亿元,复合增长率超88%。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4.4亿元,净利润700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13.5%。

更亮眼的是毛利率:从2022年的26.6%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33.7%,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34.7%。相比之下,A股零食上市公司三只松鼠()2024年毛利率为24.3%,良品铺子()为26.1%。金添动漫的盈利能力,在休闲食品赛道中确实突出。

但高毛利的背后,是不断攀升的IP成本。2022年至2024年,公司IP版权费分别为2114万元、2457万元、3679万元;2025年上半年已达2001.6万元,占销售成本比例从4.8%升至6.9%。三年半累计支付超1亿元授权费。

更关键的是收入结构极度集中。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授权IP(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喜羊羊与灰太狼、小猪佩奇)贡献收入3.80亿元,占总收入85.7%。其中,仅奥特曼一项就贡献近50%营收。而IP授权协议期限通常较短,多为1至3年,且一般不会自动续期,续签与否、授权价格等关键条款均由版权方主导。

这种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的模式,让金添动漫的业绩高度绑定外部IP热度。一旦核心IP过气,或授权被竞争对手抢走(授权多为非独家),公司业绩或将面临断崖式下滑。

此外,金添动漫渠道结构也在快速变化。2022年,其直销收入占比仅3.5%;到2025年上半年,已跃升至超40%。主要客户包括零食量贩连锁鸣鸣很忙、万辰集团()旗下的好想来、名创优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