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何小鹏怒剪机器人,特斯拉从此有了新对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明 凤凰网科技 时间:2025-11-07 18:06:39

摘要:Iron此次之所以引发讨论,在于其首次采用了骨骼、肌肉和皮肤三位一体的仿生结构,具有82个关节,整体设计追求极致的真实感,相比于宇树等机器人,至少从视觉呈现上少了不少机械味。

科技 出品

作者|Dale、姜凡

编辑|董雨晴

机器人里面到底有没有真人?一个心知肚明的问题这几天竟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了热议。

起因是小鹏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在自家的科技日上惊艳亮相。由于她行走的姿态过于逼真,甚至比真人更显“妖娆”,很快便引发网友争论。有人用调侃的语气称“不是真人”,但也有不明真相网友诚实表达:“感觉就是一个真人在努力扮演机器人。”

很快,评论区就“是不是真人”吵了起来。还有业内人士感慨,“没想到真有人以为是真人啊”?

当日中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被内部“逼迫”着拍摄了一段未经剪辑的视频回应,直接剪开了Iron的衣服和皮肤。在一条“100%是真人”的评论中,何小鹏回复表示:“感谢认可”。

但这场讨论仍在持续。11月6日晚间,何小鹏再发视频强调:“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证明IRON机器人是它自己。也希望从今晚开始,更多人愿意相信,能走出猫步的机器人,是中国企业造出来的。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鹏友,路还长,我们继续踏实向前走。”

实际上,小鹏也是第一次在机器人通电运行的状态下,用剪刀剪开其腿部“皮肤”与“肌肉”,向公众展示其内部的机械结构。也有不少网友称,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正是因为中国企业制造的机器人,已经超出了许多人对机器人能力的传统“认知”,才会出现今天戏剧化的一幕。

科技了解到,11月7日,马斯克本人点评了小鹏Iron机器人,其表示“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将主导市场。我非常尊重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国有很多聪明、勤奋的人。”

那么,中国企业制造机器人的技术,究竟已经走到了哪一步?

真人争议虚实

Iron此次之所以引发讨论,在于其首次采用了骨骼、肌肉和皮肤三位一体的仿生结构,具有82个关节,整体设计追求极致的真实感,相比于宇树等机器人,至少从视觉呈现上少了不少机械味。再加上妖娆的猫步,在国内机器人行业并不多见,一下子引爆了舆论。

实际上,在大众关注到Iron之前,小鹏机器人早已在业内被注意到。

今年4月,小鹏初代Iron机器人在上海车展首秀之时,便有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员工颇为兴奋地向科技表示,“我们非常好奇,小鹏的步态是怎么实现的?”该人士称,“能看出来关节用的是力控,应该是强化学习算法,但具体的技术实现路径我们非常好奇”。此外,其还对小鹏的基座模型与训练数据来源尤为关注。

机器人赛道常说大脑控制灵魂,小脑控制运动。

据何小鹏在现场介绍,Iron采用的是组合方案,VLT+VLA+VLM高阶大小脑能力组合。在大脑方案上,小鹏披露了一个新的物理世界大模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之前行业普遍采用VLA方案,小鹏此次去掉了“语言转译”环节,首次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生成,Iron负责控制运动的小脑采用的就是这个全新的第二代VLA模型。

此外,Iron身上搭载了3颗图灵AI芯片可提供高达2250 TOPS的总算力。

让机器走路像人,看着简单,实际上也是一场极致的平衡术,要兼具性能、成本和商业化实用性。

有人形机器人行业人士对科技表示,其对于Iron实现的效果不惊讶,但对于小鹏如何做好平衡更为关注。要知道,这需要机器人有极致的动态平衡和精细的关节控制能力,在行业内属于高成本方案。

就在Iron展出的同时,宇树科技CEO王兴兴也在进博会现场表述,宇树之前也探索过用布料做外壳,唯一的问题是容易坏。

所以,为什么最终只有小鹏可以拿出iron这样的产品?

何小鹏对科技表示,“在智能化方面汽车公司跟机器人有非常多的一致性,在工艺上也有非常多的一致性,怎么把80多个关节做得非常可靠?线束为什么在移动环境不会断裂?动力为什么在摔倒之后不会起火?为什么我们可以用纯视觉感知(技术)做机器人?”

实际上,如果不是跨域的一致性和复用,今天Iron机器人身上还需要带有大量的传感器模块,穿衣服会遮挡这些传感器使得该路线无法落地。在工艺上,Iron也采用了一体化压铸,使机器人更结实更轻量。何小鹏曾介绍,小鹏新一代Iron机器人与小鹏汽车原有的技术栈高度重合。

另据科技了解,在硬件层面,目前在行业内仅有特斯拉optimus、开普勒K2以及小鹏Iron采用了一致的结构,即行星传动+螺纹啮合的硬件方案,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转换,能量转化损耗低,达到更自然的步态,但相应的,硬件成本也更高。

月量产1000台后,能怎么用?

为什么要做到高度拟人?

何小鹏详细阐述过“更拟人”路线的三大优势。首先,真正的智能需由AI驱动,而人类世界是最高质量、最丰富数据的学习来源,一个拟人的身体是理解和学习人类行为的最佳接口。其次,我们的家庭、工厂等环境本就是为人类身形所设计,拟人形态具备天然的环境适应性。最后,亲和感是打开消费市场的钥匙,只有像人,才能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推动销量,形成规模效应与成本下降的正向循环。

至于像男还是像女,何小鹏对科技表示,“人形机器人是男是女不重要,就像你可以买黑颜色的车,也可以买白颜色的车。在第一代机器人里面,我希望完成一个男性、一个女性的机器人,我认为都是需要的”。

另据何小鹏透露,Iron拟人机器人目标是2026年规模量产,计划是最高月产1000台。

不过,这在行业内是极大的挑战。何小鹏告诉科技,“我们现在准备投入一个机器人相当自动化的工厂,来确保工艺和高质量,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也表示,小鹏在此前五六年的时间里,一致认为机器人是“消规”的量产标准,但是后来发现“消规”根本不可靠、不稳定。“如果你用消规的逻辑,甚至用车规的品质去做机器人,你都觉得它不像汽车那么可靠。所以最终我们认为,(机器人的量产和软硬件标准)大部分要车规,少部分要超过车规,才有可能最终做成高质量的机器人”。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小鹏Iron的使用场景也许更多,“比如在卖车的店里面做导览,所以做到高度拟人很好理解”。

何小鹏在回应Iron为什么不专注于跳舞时也透露,Iron会聚焦于导览、导游和导巡,现阶段小鹏关注的是泛化 ,追求的是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

据透露,目前Iron已经进入工厂场景,明年或将考虑进入门店。

但何小鹏也清楚地表示,“有些人说,5~10年之后,人类可能在很多场景下会被机器人取代,但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现阶段,小鹏的目标是用一定时间让机器人走入家庭照顾老人、小孩。

特斯拉有了更强劲的对手

回看2022年,人形机器人赛道首登大众视野,还是因为行业里挤入了两名大佬,一个是马斯克,另一个是雷军。

彼时,手举红花的小米“铁大”摇摇晃晃走上台与雷军对话,当时,业内清晰地认识到,小米是对标特斯拉。当时的铁大也仅有19个关节,而擎天柱首次预告的关节数是40个。

仅仅三年时间过去,小米已暂别人形机器人赛道。而“突然”亮相的小鹏,已成为特斯拉的中国对手。

《智能涌现》在援引行业人士采访时曾表示,“论国内人形机器人的水平,小鹏能排前三”。在机器人战略上,何小鹏高度向马斯克看齐。

北京时间11月7日,当马斯克在特斯拉三季度电话会上宣布Optimus设计定型推迟至明年、量产推迟至2026年底时。“将Optimus推向市场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过去几年,特斯拉Optimus的进化速度本身,是一场对时代认知的冲击。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精准作业,其在短短一年内展现出的迭代能力,曾让整个行业都感受到了一种“断裂感”。

2021年8月马斯克正式宣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概念,2022年亮相原型机,Gen2版本展示的灵活性与拟人化程度已震惊业界。然而,真正的瓶颈恰恰出现在它最引以为傲的部分,那拥有22个自由度、能精细操作的灵巧手。

为实现极致的灵活度,特斯拉选择了腱绳传动方案,并集成了17个微型丝杠和十余个空心杯电机。这套精密系统赋予了Optimus近乎人手般的操作潜力,却也成为了其规模化道路上最脆弱的环节。据了解,单只灵巧手的成本超过6000美元,而使用寿命仅有六周。

腱绳的耐久性、微型丝杠与空心杯电机的寿命,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迫使特斯拉推翻现有设计。尽管技术挑战严峻,但特斯拉在量产指引上展现了一贯的激进姿态。特斯拉已于今年9月恢复零件采购,开始生产“无手版”Optimus,周产能超过200台。更令人震撼的是,其内部计划在2025年底将年产能拉升至100万台,尽管供应链伙伴对此持保留态度,但普遍认为一年10万台的基础产能已具备雏形。

并且,最新的V2.5版本已在无操控状态下完成流畅舞蹈表演,其搭载的第三代灵巧手通过电机布局优化与传动结构升级(采用微型滚珠丝杠),显著提升了拟人度与操作精度。目前,该版本已在特斯拉总部实现24小时自主行走与充电,并在工厂与办公场所开展多场景实测。

此外,马斯克还在会议上强调,在未来,Optimus将比手机重要。称每个人都会想要“自己的个人R2-D2 (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他预计,将会有数百亿台Optimus机器人投入使用,这些机器人将“消除贫困”。

真正的竞赛,其实刚刚开始。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奔向2026年规模化节点的赛道上,一个深刻的转变正在发生,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已不再仅仅是追随者,而是正以技术突破与量产决心,成为赛道上有力的引领者。最终定义这个时代的,可能不是最激进的预言,而是最扎实地落地。

标签: 机器人 小鹏 何小鹏 科技 人形 凤凰网 行业 中国 拟人 赛道 皮肤 马斯克 真人 环境 方案 企业 成本 汽车 关节 技术 传感器 量产 工厂 肌肉 大脑 丝杠 公司 版本 学步 芯片 机器 伙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