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
本文字数:3947,阅读时长大约6.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航宇
封图 | 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论坛中林海峰发言
“电子钱包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主流支付工具,可一旦到其他国家就要被迫使用陌生的支付方式。如何让用户的电子钱包在境外也能像在国内一样方便使用?”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林海峰和与会者讨论着跨境支付的痛点和解法。
金融科技在全球人与资金的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国发展自身支付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标准和技术不统一、用户体验不一致、监管合规要求不同。腾讯作为移动支付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如何突破这一壁垒?下一代跨境支付体系将是怎样?AI又将怎样提质支付及金融服务?林海峰在香港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从用户体验、行业合作、技术挑战和AI等多个角度介绍腾讯金融科技对跨境支付的思考与尝试。
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电子钱包逐步建立新标准
随着全球交流的持续恢复,我国出入境人数逐步上升,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仅2025年上半年出入境人员就达3.33亿人次。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也在快速发展,中小卖家跨境电商资金规模已有3万亿。
人员的流动,生意的出海,都离不开“支付”这个动作,跨境支付不仅是一个行业术语,更像是一座“数字桥梁”,把各个国家的人、资金、生意连通起来,在跨境支付上任何创新,都将影响数以亿计的用户和商户。
“腾讯跨境支付业务沿着三条主线推进:入境支付、出境支付和跨境汇款。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业务,但有个共同的发展思路——让用户的使用更简单。事实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团队需要解决一个个非常复杂的技术、合规、体验、监管等问题,其中还涉及系统级的支付网络对接。”林海峰向记者介绍。
以外国人入境便捷支付为例,腾讯曾用上百人的团队,在两个月时间里集中攻坚“外卡内绑”,让七大卡组织国外发行的银行卡能更简易地绑定到微信支付,外国人来到中国,就能更简单地使用微信支付。“短短几个月,我们支付成功率提高了30%,审核时效也提升到秒级。”
用户的基本需求解决了,用户体验还能不能继续提升?“我们要为用户将场景体验打磨到极致”,林海峰表示,如果外国人能像在家一样,用自己更熟悉的电子钱包扫微信二维码支付,这将更便利他们在华旅游、工作和生活。
要实现如此便利的用户体验,就要克服技术标准、合规标准、监管要求等诸多挑战。如何降低欺诈、反洗钱风险?如何解决KYC标准不同?不同的入金方式怎么调整?自成体系的全球卡组规则,在电子钱包的世界里并不适配,新的标准则需要逐步去建立。
早在2018年,腾讯在香港率先实现了WeChat港币钱包与内地支付网络的互联互通,让香港用户来内地可以直接用港币支付,为后续更多境外钱包进入中国境内积累了经验。
但林海峰直言,一开始覆盖面还不够好,港人北上后,大商户扫码支付没问题,到了一些小微商户可能就用不了,用户会很困惑。“我们的团队做了大量攻坚工作,解决了链路、反洗钱和风控的问题,今年年初,WeChat港币钱包正式支持扫个人码支付,进一步拓展了用户的使用范围,让港币钱包跟人民币钱包一样好用。”
建立新的标准,无法仅靠一家公司,更需要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曾指出,“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作为我国对外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的统一接口,进一步为机构开展跨境支付合作提供了便利。“人民银行将指导产业各方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进一步畅通连通全球的资金网络和渠道,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安全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
林海峰介绍到:“腾讯是跨境支付网关的成员之一,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允许所有境外电子钱包扫描中国内地的二维码。当外国人来华旅行时,他们可以使用自己习惯使用的电子钱包进行支付,宾至如归。”
香港大学副校长汪扬在香港金融科技周谈及跨境支付也表示,打造无缝衔接的支付体系,让全球用户在中国一个手机“走天下”,是中国接轨国际的重要一步。目前,微信支付已经和10余个国家和地区、40余个钱包达成合作,并且开放了境内数千万微信支付商户网络,PayPal, Venmo, ShopeePay,WeChatPay HK, Hipay, LiquidPay等海外钱包正在陆续通过TenPay Global接入统一网关。
![]()
(深圳湾口岸移动支付服务台)
跨境支付未来怎么走?不推倒重建,将现有支付网络高效连接
无论是交易量还是技术水平,中国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是绝对的领先,而腾讯作为移动支付发展最重要的参与方之一,他们对跨境支付的思考无疑对整个行业有着重的参考。
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对于“跨境支付未来怎么走?”腾讯和行业各方进行了讨论,记者发现,腾讯保持着非常开放的合作姿态,而非自己大包大揽。
“能够让电子钱包在跨境场景当中做到跟在自己的国家一样可以无缝连接,这不是一家机构可以解决的,需要电子钱包之间共同合作。”林海峰介绍,腾讯和PayPay达成了共识,微信支付用户可以在日本扫PayPay的红码支付。而PayPay是日本移动支付最大的服务商,合作落地后,用户的体验、适用范围有了很大的提升。
今年十一国庆假期,微信支付跨境支付笔数同比增长21%,日本、韩国、泰国等邻国是出国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当前,微信支付已经支持在7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00万个境外商户使用,而通过越来越多行业各方“握手”,中国微信用户的跨境支付体验将会越来越便捷。
![]()
(中国用户在日本扫码支付)
除了支付体验的优化,微信支付在互联互通、链路改造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用户使用成本的降低。
林海峰向记者举例,一位在韩国工作的中国人,把自己的工资汇回内地时,他只需要发送一个分享链接到亲人的微信,对方点击收款后,钱款就收到了对方的微信零钱中。
“基于我们对海外华人汇工资款、赡家款的链路优化,用户的平均汇兑成本从传统的3%左右降到1%左右。如果节省这2%能乘上全球汇入的体量,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价值。”林海峰认为,每个服务场景的价值天花板,取决于服务场景的细节能够被打磨得多完善。不管从支付成功率,还是支付覆盖率,或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角度,只要能够将其中一点做到极致,就会产生新的价值。
![]()
(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腾讯展区)
谈及下一代跨境支付的基础设施,林海峰认为,并非需要推倒重建,而是在现有实时支付网络的基础上推动高效连接,最终形成一张“覆盖全球、适合小额高频、实时到账且成本更低”的跨境支付网络。
从2023年外卡支付全面升级,到如今通过“统一网关”接入越来越多外包,腾讯已经连接了多家国际钱包、汇款机构和银行等合作伙伴,一步步打造“无界”的支付体验。
“在数字经济时代,没有哪家企业能独立满足所有用户需求,尤其在跨境支付这样复杂的领域。因此,开放合作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战略选择,更是长期坚持的发展路径。”林海峰补充。
支付要看不见AI,财富管理要多看见AI
“支付业务表面上看是波澜不惊的湖水,实则水面下是波涛汹涌。”林海峰认为,支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用户在使用体验上的简单便捷,往往来自“幕后工作”的庞大充分。
如今,在跨境支付领域,黑产智能化正成为全球性的安全挑战。林海峰指出,因为AI发展与普及,黑产的“进化”速度也相当快,他们利用深度伪造工具模拟正常用户,或运用AI攻击支付链路的薄弱环节。
他表示,腾讯金额科技正在运用AI来识别与防范潜在的黑产攻击与风险交易。“在反欺诈和反洗钱方面,我们运用AI的深度学习能力,将大量支付数据进行建模。目前,我们同时运行着近1500个模型,每个模型都能针对具体黑产特征进行管控和打击。”
但如果未来黑产“进化”速度过快,支付风控体系就需要建立起一个“本体模型”。
“如果你往空中扔一个球,它停在空中没有掉落下来,你立马就能知道,它违反了万有引力定律”,林海峰认为,未来支付智能风控系统也应一样,通过大模型从海量支付数据中抽象出一套支付系统的基础法则,即“本体模型”——任何违背或逾越了支付系统基础法则的交易,都能被敏捷高效地管控和打击。
在支付服务上,AI应用帮助基础安全风控等庞杂“幕后工作”提质提效,让用户“看不见”AI,使用却更安全、简单。而在理财与证券这样的财富管理领域,AI则要帮助用户看见更多即时、精准的重要信息。
林海峰表示,财富管理服务比支付服务有更多的用户互动场景,腾讯正在让AI助手成为用户的“理财伙伴”。
以腾讯自选股为例,用户关注的股票非常具体,靠人工识别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信息是非常难的,但是AI可以做到,并在识别并总结分析后推送给关注具体股票的用户,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得更有价值的内容。而腾讯理财通的用户,则会关注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基金为什么涨了,为什么赎回到账的金额和预期不一致?在腾讯理财通里,我们正在用AI智能体来为用户解答个性化的提问,而不仅仅停留在介绍投资理念,科普投资知识等初级阶段。
这种为不同类型用户“量体裁衣”的智能交互模式,正在重塑数字时代的财富管理服务,让专业金融服务既保持专业深度,又兼具人性化温度。
中国移动支付无疑是全球金融创新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不一定都是提升,同样会带来新的问题,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像腾讯一样的参与者,用开放合作的姿态和行业一起去走出一条新路,用积累的金融科技能力和经验,去解决跨境支付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不断地提升用户的体验。用户跨越地域界限,也享受到如本地生活般顺畅便捷的数字服务,这正是科技促进人与人,国与国交流的真实注脚。
微信编辑| 苏小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专用邮箱:bianjibu@yicai.com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