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AGI时代还远未到来,但AI已经开始了对于普通人岗位的占领。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自2025年下半年开始,硅谷的科技巨头都陆续开始了大规模裁员:
微软计划在2025年裁减超过15000个工作岗位,其中包括主要集中在游戏、云计算和销售团队的9000个职位,以及此前裁减的6000名员工(约占其22万员工总数的3%);英特尔宣布计划裁员约21000人,约占其截至2024年12月员工总数108,900人的15%至20%,其中仅在美国就将裁员5000人;meta在年初就计划2025年将裁减3600个工作岗位,此前该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已裁员21000人。10月底,meta再次宣布对人工智能部门重组,裁员约600人。
同时,亚马逊、谷歌、IBM、惠普等公司也都宣布了大规模的裁员计划。一时之间,硅谷的科技巨头们对于“人才”似乎不再感兴趣。在AI的全球竞争格局之下,他们更愿意将更多钱用来买算力,而不是支付人类的薪酬。
美国企业今年已裁员超100万人
尽管自联邦政府10月1日停摆以来,美国一直未公布官方就业或失业率数据。但一家私营咨询集团公布,10月份美国企业宣布的裁员人数激增,今年已裁员超过100万人。
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美国企业10月份宣布的裁员人数从9月份的54064人增至153074人,几乎扩大了三倍。
该咨询公司称,这意味着美国雇主今年已宣布裁员1099500人,较去年前10个月增加了65%。这是2020年以来同期宣布裁员人数的最高数字,当时新冠疫情造成的裁员人数几乎是现在的两倍。
近乎是一种共识,美国企业给出的裁员理由都是“削减成本和使用AI”。
招聘网站Indeed表示,10月底招聘广告数量降至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Indeed经济研究总监劳拉·乌尔里希(Laura Ullrich)表示,不同行业和地区存在很大差异,在技术和政府工作密集的地区,比如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特区,招聘活动急剧下降。
而其他经济领域,比如医疗健康、工程,和许多需要现场操作的技术工作,招聘活动仍然相当强劲。
硅谷巨头,豪赌AI
一面是大规模的裁员,另一面则是硅谷的科技巨头正在将大量的资金,押注在AI领域。
以meta为例,这家公司正积极筹备一项耗资超过2000亿美元的庞大计划,旨在建设一座前所未有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园区。
更令人震惊的是,meta计划在2025年底之前部署高达130万块GPU,这一举措将为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难以估量的强大算力支持,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到2028年,meta将在美国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上花费至少6000亿美元。
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meta再次提高了今年的资本支出预算,预计将在70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之间,而此前的预期为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
“如果我们最终浪费了数千亿美元,我认为那显然是非常不幸的。但我想说的是,我实际上认为另一边(在人工智能热潮中掉队)的风险更高。”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表示,对meta来说,更大的风险是犹豫——犹豫不决比大胆投入风险更高。
与meta类似,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公司在AI领域的资本支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微软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9月30日)资本支出达349亿美元;预计全年资本支出将大幅增长,计划两年内将数据中心规模扩大一倍;谷歌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910-930亿美元,并暗示2026年将“大幅增加”;亚马逊2025年已预留高达1000亿-12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预算,主要用于AI项目和数据中心建设。
也是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中,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为芯片市场描绘了一个长期增长的蓝图——预计到2030年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至5万亿美元。
巨头“循环融资”,股价一路攀升
不过,硅谷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万亿级投资,也引发了显著的泡沫担忧。其中,最令市场警惕的就是,巨头公司之间的“循环融资”模式。
比如,英伟达计划分阶段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而OpenAI则承诺部署价值相当的英伟达AI计算设备。对英伟达而言,这样的交易可以锁定巨额订单,保障产能利用率。而对OpenAI而言,可以获得建设超大规模算力设施所需的资金和设备。
但在实际交易中,双方都没有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英伟达的1000亿美元投资,通过OpenAI购买英伟达芯片,又回到自己的账户;OpenAI则利用英伟达的投资,拿到了所需要的芯片。
截至目前,OpenAI已与英伟达、AMD、甲骨文、软银等巨头达成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和芯片协议。据估算,OpenAI的合作项目涵盖超过20吉瓦的AI算力规划产能(相当于20座核电站的输出)。
在“循环融资”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安排下,资金在少数几家合作方之间循环流动,从而快速推动大规模项目。
而在资本市场上,因为类似的大宗交易,各方的市值或是估值都实现了暴涨。其中,英伟达市值就突破5万亿美元,OpenAI估值已飙升至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
显然,市场的乐观预期几乎完全建立在未来算力变现的想象上,而非当前的盈利能力。如果最终AI应用带来的收入无法覆盖天文数字的投资成本,整个资金循环链条可能断裂。(文 | 科技潜线,作者 | 饶翔宇 编辑 | 钟毅)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