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老年人口已突破3亿,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在炫目的抗癌新药和手术机器人之外,还有一些更贴近社会脉搏的前沿展品,那就是聚焦“银发族”的老年健康与养老解决方案。在这里,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参数,而是化身为支撑老年人尊严与自主生活的温暖臂膀。
视听新科技让晚年依然“耳聪目明”
本届进博会上,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展出一款融合视听黑科技的创新产品——Nuance Audio智能助听眼镜。它专为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人群设计,将专有的先进开耳式听力技术融入时尚镜架,在提供清晰听觉支持的同时,消除配戴传统助听器带来的外观顾虑和心理障碍。
![]()
这款智能助听眼镜不仅支持定制处方镜片,兼顾视力与听力需求,更具备全天续航等实用特性,有望改善超过十亿听力损失人群的生活质量。
在视觉世界,老年朋友也迎来全新方案。拜耳艾力雅8mg(阿柏西普8mg)在进博会上宣布了全国上市进程。该产品于今年5月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在初始3个月,连续每月注射一次,然后根据医生对视力或解剖学结果的判断,治疗间隔可延长至每4个月一次。治疗间隔更长的创新治疗方案,显著提升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不可逆视力损伤和失明的主要病因,中国患病人数预计将从2020年的450万增至2050年的880万,若不及时干预,约75.7%的患者在三年内会进展至法定盲水平。
目前,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疗法,然而药效持续时间短,注射频次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刘卫教授介绍,相较其他融合蛋白类药物,阿柏西普8mg浓度更高,一次注射进入的分子数量更高,因此对VEGF抑制更强效、更持久。艾力雅8mg目前已在国内多地完成首批患者注射,随着全面上市,将显著减轻患者因频繁就医产生的经济、时间和心理负担。
创新疗法破局痴呆、帕金森治疗
帕金森病是老年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尚无治愈手段,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DBS)疗法以微创、可调节等优点成为外科治疗新方案,波士顿科学此次带来Vercise Genus DBS系统可依据患者的疾病状况调整治疗方式,通过更精准且个性化的神经刺激参数设定,达到更高的患者获益。
在创新药品领域,复星医药引入全球领先的帕金森联合治疗选择——口服COMT抑制剂欧捷能(奥吡卡朋),这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的每日一次用药的COMT抑制剂。“一天一片”方便患者服用,可显著提升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便捷性。目前,欧捷能已在博鳌乐城等先行先试区域落地,为未来在全国范围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精神关怀,是科技照进的另一束光。《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现有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患者近1700万。本届进博会上,针对认知障碍症的创新方案传来好消息:礼来旗下记能达(多奈单抗注射液)自去年进博会亮相后1个月,便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因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与海外获批时间相差不到5个月,体现“进博速度”和“中国速度”。
“原地安老”多一份坚实保障
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皆为老年人常见病,有没有更好的管理方案?
在健康医疗展区,欧姆龙呈现多款数智创新产品,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就医”向“主动管理”的转变。比如,全新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 GS1首次亮相,可连续14天监测血糖变化,具备防水、防尘设计,并支持多用户共享功能,便于家庭成员实时关注血糖状况。新一代智能血压计X1系列可联动App实现自动测量,将健康管理延伸至生活;高精便携的无线心电记录仪还可随时监测心电图,并通过手机App智能分析房颤风险。
这些新技术无声嵌入生活场景,让“原地安老”多了坚实保障。
进博会上,专家还谈到“三高一疹”医防协同新格局,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带状疱疹的预防有机结合。
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研究显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高39%。此外,带状疱疹患者短期内心梗风险增加68%,脑出血和中风风险增加78%。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表示,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共患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慢性病原有病情。疫苗能保护慢性病人群免受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侵袭,减轻共病的危害。
进博会上,备受关注的“进博宝宝”欣安立适于今年10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扩展其适应症,用于由已知疾病或治疗引起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带状疱疹风险增加的18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这是此前针对50岁及以上成人适应症的扩展,打破50岁年龄的限制,亦标志带状疱疹防控正从老年疾病管理走向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免疫。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