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东西
编译 王欣逸
编辑 程茜
智东西11月10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国产大模型在硅谷被疯抢。全球旅行住宿服务巨头Airbnb CEO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公开承认,相比OpenAI的ChatGPT,其产品优先介入了国产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美国AI编程创企Cursor、Cognition AI被曝套壳DeepSeek、智谱等国产大模型。
其次,美国AI联盟ATOM项目整理的Hugging Face平台的公开数据显示,自上个月以来,国产大模型的累积下载量已经超过meta,基于通义千问Qwen衍生出的模型现已占Hugging Face上新语言模型的40%以上,而meta的Llama模型份额已降至15%。
![]()
▲Qwen的累计下载量超过Llama(图源:彭博社)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此前也说“中国将赢得AI竞赛”,虽然他后续在受访中国台湾期间澄清称“中国拥有非常出色的AI技术,他们有很多AI研究人员……所以他们发展非常快”,但这也表明黄仁勋对中国AI产业实力强劲的肯定。
一、开源的中国大模型,美国Cursor、Cognition AI都在用
近日,美国AI编程创企Cursor被网友曝出套壳中国大模型。一位用户在社交平台X上指出,在他使用Cursor首个自研模型Composer-1的过程中,该模型的“内部独白”突然切换成中文,网友猜测其可能套壳中国的智谱GLM模型。
![]()
▲网友称Cursor内部采用中文模型(图源:社交平台X)
无独有偶,美国AI编程创企Cognition AI近期推出的模型SWE-1.5同样被指控套壳智谱的GLM模型。智谱AI还对其回复,称其“凸显了开源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
▲智谱AI回应被套壳(图源:社交平台X)
Cursor和Cognition AI对此尚未置评。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都公开表明其已经在使用开源的国产AI模型。
硅谷知名投资人、Social Capital创始人查玛斯·帕里哈皮蒂亚(Chamath Palihapitiya)最近在他的播客《All-In》中称,他所投资的一家公司已将主要工作负载交给了月之暗面的Kimi K2模型。他直言,这个模型坦白说比OpenAI和Anthropic便宜太多了。
Airbnb CEO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也在社交平台X上承认,他没有将Airbnb与OpenAI的ChatGPT集成。切斯基称,Airbnb的新智能服务系统依赖十几种不同的AI模型,其中相当多来自通义千问Qwen系列,并表明称:“Qwen系列非常好,而且又快又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切斯基与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私交甚笃,但还是选择了中国的开源大模型。
此外,由OpenAI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创立的AI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在其官网的一篇博客中称,他们最新研究的灵感来自通义千问Qwen3的团队工作。
二、中国模型下载占比超过美国,成本和性能占优
据外媒报道,由于中国的AI模型采用了宽松的开源许可,美国企业可以相对自由地在这些模型基础上构建产品。
ATOM项目从Hugging Face平台上统计的数据结果印证了这一点,从开发者的累积下载量来看,中国的模型已超过美国的模型。
这一变化起初发展缓慢,但随后急速爆发:2024年初,meta的Llama模型下载量为1060万次,而阿里的Qwen仅有50万次;上个月,Qwen的累计下载量飙升至3.853亿次,而Llama为3.462亿次。
目前,基于Qwen衍生出的模型现已占Hugging Face上新语言模型的40%以上,而meta的份额已降至15%。
不过,国际用户转向使用国产AI工具的趋势,也引发了用户对于地缘政治的担忧。
但对于那些急于在编程和软件开发领域推出产品的开发者来说,价格和性能才是更为关键的考量。相比之下,其他风险和担忧并没有那么重要。
此外,开发者还可以本地下载、微调和运行开源模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容与数据隐私方面的顾虑。
结语:中国AI产业发展正在由追赶到齐平
美国科技企业对中国的AI技术和开源模型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外媒报道称,美国如果想在长期竞争中保持优势,需要正视AI产业和格局的变化。
中国的AI产业发展已从追赶模式到与美国AI产业齐平,在全球的AI竞争格局的地位也再向前一步。中国以低成本和开源策略推动AI浪潮,国产开源大模型,或已成为主流。
彭博社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