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174米AI数字画卷“全红婵”头像咖啡 广东如何玩转十五运会“黑科技”?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11-11 08:12:19


11月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MasterAgent”自主生成的174米AI数字画卷。 新华社发

11月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一幅由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母体系统MasterAgent自主生成的174米AI数字画卷铺展开来,以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恢宏气势展现岭南山水风光。

在随后的开幕式文体展演上,随着第一声青铜颤音划破夜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开幕嘉宾敲响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8件青铜句鑃,带来一场相隔两千多年的梦幻对话。

从十五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的深海“源火”燃冰成炬,穗产无人车一路护航,到开幕式AI生成百米岭南画卷、机器人奏响千年礼乐华章……种种惊艳画面背后,正是大湾区科创实力的硬核体现。

在“十四五”即将收官和“十五五”待启的重要节点,作为地区生产总值全国第一、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全国第一的“双料冠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是广东的必答题,也是广东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创新布局

  产业经济与区域创新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双料冠军”助AI和机器人产业勃发

开幕式现场,这幅长达174米的数字画卷以9块圆形屏幕联动呈现,生动描绘出广州塔“小蛮腰”、港珠澳大桥、澳门大三巴牌坊等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景观。画面既保留了油画的厚重质感,又融入数字艺术的灵动韵律,充分诠释了开幕式“山水相依、风土同源”的艺术主题。  

  174米数字画卷由AI创作完成  

据悉,该数字画卷由深元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元人工智能”)创作完成。

作为十五运会开幕式指定AI Agent技术主服务商,该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母体系统MasterAgent,采用“一键生成多智能体集群”的创新模式,实现AI集体智慧在大型艺术舞台的首次亮相。

该画卷的项目负责人米雪儿介绍,在创作前期阶段,MasterAgent共生成2000余个智能体,同时分为两大专业团队:其中部分聚焦岭南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为导演组提供深厚的文化参考;另一部分通过分析上万幅中西方经典油画,提炼艺术风格与构图规律,为创作提供科学支撑。

在创意方向确立后,174米画卷生成工作由MasterAgent全程自主完成,其中AI独立创作占比超过99%。

公开资料显示,MasterAgent是深元人工智能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多智能体生成与协作平台。在全运会项目中,MasterAgent凭借从底层代码到核心算法的全国产化设计,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这不仅体现了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践成果,也为十五运会注入了鲜明的“中国智造”元素。  

  创新深度融入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  

十五运会上大湾区“黑科技”密集亮相背后,是珠三角的制造业工厂里的科技动能,创新正深度融入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

10月21日,TCL华星t8项目在广州开工,该项目是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总投资金额约295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实现产值(营收)121亿元。

11月3日,全球首条飞行汽车量产线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贯通,首台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试产并顺利下线。这也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飞行汽车批量生产的工厂、全球首个具备“万辆级”年产能的量产工厂,满产后年产能1万台,初期年产能5000台。

当前,正有越来越多的“全球首个”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创新成果在广东涌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逐渐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成为现实。

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拥有产业和科技“双料冠军”的广东可谓当仁不让。 

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  

据近日召开的“‘十四五’广东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产业方面,“十四五”以来广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021-2024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2万亿、13万亿、14万亿台阶,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广东工业门类齐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19.41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8.14万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在科技创新方面,广东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9年蝉联全国榜首,全省研发经费投入、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稳居全国第一。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

在产业优势与科创优势的共同浇灌下,朵朵新兴产业的“金花”在南粤大地竞相绽放。

目前,广东已孕育出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迅猛。以开幕式上大放异彩的AI和机器人产业为例,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约占全国1/3,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工业机器人产量24.7万台(套)、占全国43.5%。

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广东企业,素来是广东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主力军。目前,广东已累计培育19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727家省级单项冠军、20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居全国前列。广东正把澎湃的科创动能快速锻造成硬核产业优势,让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愈发坚韧挺拔。

  融合发展

  产业链供给、中试平台、场景落地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广东样本”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已深入“广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肌理,为新质生产力的勃发提供不竭动力。  

  “冠军咖啡”不仅仅是炫技  

在十五运会主新闻中心,来自广州酷库智能的十五运会主题自动饮品小站片刻间就制作出一杯“全红婵”头像拉花的“冠军咖啡”,不仅有味还有范儿。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特意为全运会推出“冠军咖啡”,拉花图案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和冠军运动员的样式,随着未来赛事的推进,每天会推出不一样的冠军咖啡。在广东强大的产业基础支持下,这样的创新科技体验正加速从“炫技”走向商业化爆发。

“2018年的时候做一台饮品机器人小站大概要花上五六十万。”酷库智能创始人李雍丞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彼时,很多设备的零部件都需要采购国外产品,价格颇高。而如今,酷库智能饮品小站全部使用国产化配件,其中包括成本占比最高的机械臂在内,有70%左右都是广东本地生产,整站售价可降至10万元以内。

一方面是上游产业链的高质量供给为创新降低成本,一方面是下游丰富且开放的应用场景,成为牵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着力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等平台  

11月3日下午,广州公交集团联合文远知行、广汽领程,共同发布了服务全运会的全新车型——8.5米L4级自动驾驶巴士。作为全球首款搭载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中运量城市公交车型,它也是首台实现“研发、制造、运营”一体化的广州城市智能公交车示范样本。

据文远知行市场公关负责人张羽雪介绍,早在2019年11月底,文远知行就推出了全国首个面向市民完全开放的Robotaxi商业化运营服务,覆盖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144.65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市开放道路。此外,其打造的中国首款前装量产自动驾驶环卫车、无人驾驶扫路机S1、无人物流车等产品,也已从广州出发,在多个城市、场景落地应用。

在充分发挥产业链支持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之余,广东当前还在加快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上发力,着力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等平台。

今年9月19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在广州正式启动,据该基地“牵头方+运营方”广州数字科技集团介绍,该基地作为国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战略工程,将聚焦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这一前沿交叉融合领域,围绕构建“发现即控制”的传染病防治新范式,着重建设开放共享的模型训练平台,打造具备国际化特征的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广州力量”。

当前,越来越多面向未来产业的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正在广东落地建设,不断强化广东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肌肉”,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迭代的路上走得更有劲头。  

  集聚成势

  加速挺进“从0到1”新赛道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十五五”时期,面对高质量发展和大国博弈新形势,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面向“十五五”时期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广东更应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战略方向,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再上新台阶。唯有加速挺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无人区”、抢占新赛道,才能更好服务全国大局。

当前,广东科技创新资源正加速集聚成势,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目前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已达10个,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正在形成。组织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科技攻关任务,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由企业主导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梯次化产业格局初步构建。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7大未来产业全面发展。

未来,广东将继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奏曲”。发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畅通科技成果和市场对接的“中梗阻”。布局建设30到50家省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和基地,为国际国内先进科技成果前来广东转移转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当科技与产业的脉动拧成合力,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广东正扑面而来。站在“十五五”的黎明,广东已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出海口——让思想扬帆,让产业起航。  

数据

广东已孕育出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迅猛。以开幕式上大放异彩的AI和机器人产业为例,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约占全国1/3,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工业机器人产量24.7万台(套)、占全国43.5%。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