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这位75岁古巴科学家 用科学架起中古友谊桥梁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11-11 16:04:45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来到电子科技大学之后,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裴德乐,1950年出生于古巴哈瓦那,脑科学家、古巴科学院院士,也是电子科技大学全职教授。自2015年起,他举家迁居成都,全时全职投身中国高等教育与科研事业。2024年6月,裴德乐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当地时间11月10日下午,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古巴神经科学中心联合主办的“跨越山海 交流互鉴”裴德乐的中国情缘主题交流活动,在古巴神经科学中心举行。来自中古双方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学术界、产业界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裴德乐的家人、朋友,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的青年学生、在古华人华侨代表等15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主题图书《裴德乐的中国故事》西班牙文版合作签约仪式、观看裴德乐主题纪录片《古巴心 中国情》在古首映。



“跨越山海 交流互鉴”裴德乐的中国情缘主题交流活动

“古巴心 中国情”

1950年3月12日,裴德乐和双胞胎弟弟米切尔一起呱呱坠地。他们的父亲是古巴著名的医生,母亲是语言教育家。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在父母的影响下,裴德乐从小就热爱科学。

童年时,他在家中搭建“微型实验室”,在父亲指导下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早早埋下科学梦想的种子。16岁进入哈瓦那医科大学后,他对“人脑如何思考”产生浓厚兴趣,此后融合医学、数学与计算机技术,在定量电生理学和脑图谱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2010年,裴德乐因学术共鸣结识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两人“以文会友”,一见如故。五年后,他正式加盟电子科大,开启人生新篇章。在成都这座“安逸”之城,他却过得异常忙碌——每周七天投入科研与教学。2018年,裴德乐教授作为主要发起人,发起了中国-古巴-加拿大国际脑科学合作计划,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共同建立的WeBrain“云脑”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脑科学领域的大量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工具资源,并面向全球开放共享,已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研究单位使用。

2017年,裴德乐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24年6月,裴德乐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同年12月,由电子科技大学和古巴神经科学中心共同申报的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正式获得中国科技部批复,将为中国和古巴、拉美以及全球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产业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用科学架起友谊桥梁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古巴大使馆,古巴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集团、古巴信息和社会传播委员会、古巴驻中国大使馆共同指导,电子科技大学、古巴神经科学中心联合主办。

古巴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集团总裁梅达•莫里•佩雷斯,古巴科学院院长路易斯•委拉斯开兹•佩雷斯,中国驻古巴大使华昕,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文远、新闻中心负责人韩云等嘉宾分别致辞,讲述裴德乐的故事,围绕赓续传统友谊、共建更加紧密的中古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更大范围落地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驻古巴大使华昕致辞

为了更好地讲述“裴德乐的中国故事”,电子科技大学自2023年初就启动创作主题图书《裴德乐的中国故事》和主题纪录片《古巴心 中国情》,全面、生动地再现了裴德乐的成长、发展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辛勤付出、丰硕成果。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古巴信息技术和高级远程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将推动主题图书西班牙文版在古出版;主题纪录片将在古巴国家电视台播放。


电子科技大学、古巴信息技术和高级远程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并向古方单位代表赠书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