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当太阳打个“喷嚏”,地球可能“感冒”,顺便还有一波极光出片。
11月异常活跃的太阳黑子群AR4274,已经连爆4个X级大耀斑。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11月11日预警:11-12日可能出现中等到大地磁暴,13日可能出现小地磁暴。这意味着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国北方不少地区都有机会拍到极光。
要拍到极光,要有地磁条件、行星际磁场方向、天气、月光等条件(见封面新闻11月9日稿件《极光姗姗来迟:极光猎人仍在“守株待兔”》),这次太阳耀斑爆发的位置在太阳中部偏北,正对地球所在方向,拍到极光的概率非常大。
![]()
这次太阳耀斑爆发的位置在太阳中部偏北,正对地球所在方向,拍到极光的概率非常大。
极光猎人们再也坐不住了,扎堆“开往”祖国北方,封面新闻记者在不少极光猎人所在的群里看到,大家已经晒出了前往内蒙古的机票。
最新:太阳X耀斑4连爆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11日预报,北京时间11月10日17:01,太阳活动区AR4274(位于日面N24W24)再次爆发X1.2级耀斑,于18:19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这是该活动区在短短几天内连续爆发的第四个X级大耀斑,此前已先后释放出X1.8、X1.1和X1.7级耀斑。
![]()
而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9日报告,北京时间11月9日15时06分,AR4274区域爆发一次强烈的X1.7级耀斑,持续近50分钟,于15时55分结束,我国部分地区当天下午还出现了电离层突然骚扰(SID)。所谓的电离层突然骚扰,指的是增强的X射线到达地球,将导致短波无线电信号被强烈吸收甚至中断的现象。它通常发生在日照面,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会影响短波通信、导航和授时系统。
AR4274:一个“老面孔”的强势回归
AR4274并非新面孔。它实际上是上一个太阳自转周期中曾引发多次强爆发的黑子群AR4246,在绕太阳背面运行后,于11月3日重新出现在可视日面上,并被重新编号为AR4274。
自回归以来,该活动区迅速“膨胀”——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监测,目前(11日)活动区AR4274位于日面西侧,面积为920个太阳面积单位,预计未来几天仍可能爆发M级或X级耀斑。
经过分析,该两日的日冕物质抛射喷出的等离子体团携带磁场,以每秒数百至上千千米的速度冲向行星际,当撞击地球磁层时,会强力挤压并扭曲地球磁场,并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进而引发剧烈的地磁扰动。而多个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叠加更容易引发超强磁暴。
极光猎人开始冲冲冲
当发生大地磁暴以上级别时,极光更容易现身于高纬度区域,比如我国的黑龙江省漠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以及内蒙古的根河、额尔古纳与阿尔山,这些地方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纯净的夜空环境,成为邂逅极光的理想之选。
进入11月以来,太阳活动活跃,国内不少极光群里热闹非常,极光猎人们跃跃欲试,通过各种不同的软件,试图精准“预测”极光出片场地,不过天公不作美,阴云密布的北方,以及射偏了的CME,让不少人只能在家中苦等极光现身。然而11月11日这波“行情”,又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斗志。“明天去呼伦贝尔。”一位极光猎人告诉记者。另有人已经开始火速请假。而明晚呼伦贝尔的天气将降至零下10度。温馨提示:注意保暖。
![]()
11月以来的“太阳爆发时间线”
AR4274的活跃贯穿了整个11月上旬,呈现出“爆发—沉寂—再爆发”的模式。据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监测,11月4日该区域爆发X1.8级大耀斑,为本月首次X级事件,随后爆发X1.1级耀斑;11月5日:连续释放M7.4级和M8.6级中等耀斑;11月6–8日活动明显减弱,仅记录到两次M1级小耀斑,看似“平静”;11月9日经过三天能量蓄积,再度爆发X1.7级大耀斑,并伴随显著CME;10日爆发X1.2级耀斑。
![]()
不出意外的话,这波极光稳了。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