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华为知识产权部长:研发捷报频传,尽最大努力对外开放

IP属地 中国·北京 观察者网 时间:2025-11-12 10:14:00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张广凯)

“从全新的HarmonyOS 6操作系统,到功能强大的Atlas 950超节点,我们的研发团队捷报频传。虽然很多领先的软件和硬件产品是巨大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尽最大努力对大家开放。”11月11日,在华为第六届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华为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说道。

当下,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华为几乎每年都会举办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与全球创新和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开放和保护知识产权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且,华为还会定期在这个场合公布其“十大发明”评选成果,比如这次的成果就涉及超节点、鸿蒙、折叠屏、短距光互联、新一代固态硬盘、辅助驾驶、红枫原色影像等领域。

这些前沿成果背后,离不开华为压强式的研发投入。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披露,过去五年,华为持续将年度销售收入的20%以上投入到研发中。2024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超过人民币1700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20.8%。近十年,华为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2万亿元。

根据《2024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华为研发支出位居全球第6位。


图源:观察者网

但站在华为的角度,高强度的研发并非是想打造另一个“封闭花园”。

樊志勇表示,技术开放可显著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并降低技术使用成本。通过软件开源、硬件开放和公共云服务,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合作伙伴和客户可以使用华为技术构建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产品。

鸿蒙和欧拉操作系统,一个面向终端消费者,另一个面向服务器等基础设施领域,是华为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项目,正成为世界万物互联的底座,也是华为开放产业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樊志勇披露,过去一年里,OpenHarmony社区超8100名共建者,提交的新增开源代码超1000万行,openEuler系操作系统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套。并且,华为还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软件开源和硬件开放项目,如CANN计算框架、仓颉编程语言、灵衢总线硬件规格等。“我们致力于为终端、云服务和计算系统开放所有开发者工具和应用支持代码。”


图源:观察者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华为还致力于通过专利申请、标准贡献与学术论文等形式推动技术开放。2024年,华为新公开专利达3.7万件,创历史新高;向国内外标准组织贡献技术新增提案超1万篇;新增发表学术论文逾1000篇。截至2024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15万件。

并且,华为是截至目前累计获得中国授权专利最多的企业,当前有效中国专利逾5万件,在美国累计共获得2.9万余件授权专利,在欧洲累计获得约1.9万余件授权专利。

樊志勇表示,随着华为在蜂窝通信、Wi-Fi、多媒体技术标准等领域的贡献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华为的专利许可收入也稳步增长,2024年创下了6.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截至去年,已有超过27亿台5G设备获得华为蜂窝通信标准专利许可,超过12亿台消费电子设备获得华为Wi-Fi专利许可,超过32亿台多媒体设备获得华为多媒体视频编解码专利许可。

这是华为时隔两年再度公布专利许可收入,上一次还是2023年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大会,当时公布的2022年专利许可收入为5.6亿美元。如果算上华为之前两次公开的2015-2019年累计收入14亿美元,以及2019-2021年的12-13亿美元,华为过去十年累计的专利许可收入可能已超过40亿美元。

2022年4月,任正非签发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指出,“以前我们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业务安全而努力。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在5G、WiFi6和音视频编解码、光传输、光智能等几大领域已经形成了高价值专利包,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在获得适当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

但目前来看,华为累计支付给他人的许可费,要远高于许可收入。历史上,华为累计支付的专利许可费约是累计许可收入的三倍,可能已经超过120亿美元。以2022年诺基亚、爱立信和高通等公司的研发投入和许可营收对比,华为累计研发投入几乎是另三家的总和,但是许可收入却只是他们的1/4,甚至是高通的1/12。

“华为既是专利许可方,也是被许可方。当我们对一项技术做出更多贡献时,我们可获取净许可收入;而如果我们从一项技术中受益更多,则我们会向其他专利持有人支付许可费用。”樊志勇表示,华为主张采取平衡的知识产权策略,在激励创新和推动应用之间实现平衡。截至目前,共有48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直接或间接获得了华为的专利许可。


图源:观察者网

知识产权规则奖励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公司,激励其进行研发投资。尤其是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通过许可,厂商可共同制定技术标准。这对于全球竞争和行业蓬勃发展至关重要。

截至2024年底,华为已签署233项专利许可协议,其中95%通过谈判和调解达成。过去三年,华为与诺基亚、爱立信、亚马逊、三星、夏普等主要国际厂商新签或续签专利交叉许可协议。2024年,华为公开的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6600件,继续位居PCT全球用户榜首。

但樊志勇也表示,华为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司法程序。比如今年6月,华为曾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起诉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指控其侵犯一项智能手机图像显示模块的相关专利。

宋柳平认为,开放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华为的DNA。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万件华为专利进入公共领域,可供公众免费使用。

去年6月份,华为在“茶思屋网站”全球上线了“查思专利”,免费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简单、易用的专利查询工具,助力专利数据的公开。该项目的资金来源于华为专利许可收入,用户可以免费使用。

查思专利上线一年多以来,访问量突破两百万次,获得广大科研人员好评。作为一项公益项目,查思专利功能在本次论坛再升级,首发“语义检索”和“AI摘要”等功能。

展望未来,宋柳平表示,我们正加速走向全联接的智能社会,连接和计算是未来世界的两个最重要的基石,而保护和奖励创新也同样重要。华为希望积极通过自身实践,致力于创新和知识产权环境的完善。“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华为将始终致力于开放、合作、创新。华为愿意与产业伙伴一同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实现产业的共同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