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米条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三联生活实验室
![]()
有人说,判断一个男人有没有进入到中年危机,看的不是他车房还有多少贷款,也不是一个月里去健身房的频率,而是他的耳朵上有没有夹上一只骨传导耳机。
骨传导耳机,正在成为一群中年男人的体外器官。有人把这种夹在耳朵后的耳机错看成助听器,因为它和普通的入耳式耳机不同,夹在耳朵外就能听见声音。“就像是贝多芬咬着筷子弹钢琴能听见音符一样,骨传导耳机通过振动你的头骨,直接将声音传递给耳蜗,主打一个一步到位。”
以前,中年男人们爱在耳朵后面夹中华,如今,这种耳机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势着陆在中年男人们的耳朵上,成为了中年男人们辨识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
![]()
骨传导耳机从几十块到几千块不等,丰俭由人。也因此,你既能在马路上看到风驰电掣的外卖小哥,耳后夹着一只骨传导耳机,也能在五星级酒店的游泳池里,看到大哥戴着骨传导破浪。
有人说,中年男人的骨传导耳机里,播放的不是摇滚、民谣和朋克,而是修仙小说、郭德纲的相声和新闻联播。“而且好像要跟中年危机对抗似的,他们的耳机颜色一定是高饱和的,绝不和老头耳朵上黑色灰色的助听器撞款。”
![]()
图源:17
爱上骨传导耳机,成了人到中年的宿命。“因为它既能贴在耳朵上给你制造出一个私密的小空间,又不用担心听不到别人说话。你正听着郭德纲的相声呢,领导或者老婆一声号令,你准能第一时间到达。”
![]()
一开始,人均一个骨传导耳机的是那些人到中年仍坚持自律的精品男人。“对于一天跑五公里,或者游泳一小时起步的健身房钉子户们来说,只运动实在太枯燥了。但,蓝牙耳机戴着容易掉,有线耳机又不方便,此时骨传导耳机成了唯一的选择。”
“而且,骨传导耳机不是直接入耳,所以使用时间再长,也不会像普通蓝牙耳机那样损伤耳膜。”
![]()
图源:粗粗壮壮
虽然骨传导耳机下载歌曲的方式,还停留在2G时代,你需要用电脑把你想听的歌,录入到骨传导耳机里,以至于有人下单了骨传导耳机,看到客服发来的使用教程后甚至想退款。但对于那些只是运动时听听的中年男人们来说,“自己只需要下载一个90年代流行金曲集锦和郭德纲相声集。”
后来,一些中年人发现,这种骨传导耳机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体外器官”。80后北京大哥赛雷说,其实中年男人对于耳机的音质没有那么多要求,“真对音质有要求的都去倒腾音响去了”。
“所以戴骨传导耳机,就是听个响,图它不像蓝牙耳机那样容易丢,也不会因为长期佩戴得上耳道炎。”
赛雷不仅爱戴骨传导,还给爸妈配置了骨传导耳机。“爸妈岁数大了, 听力肯定受损,但耳背不是很严重。老头爱逛公园,以前总爱背着个蓝牙音箱公放音乐, 现在给他买了个两百块的骨传导耳机,既能听清楚声音,又不影响别人,比之前好多了。”
![]()
对于那些职场中年人来说,骨传导耳机还是最小单位的叛逆。在某国企上班的天津大哥王小亮,平时早九晚五,骨传导耳机就跟着他天天全勤。“戴那种降噪耳机,最尴尬的时候就是你正在这听着高兴呢,结果对面有同事喊你。你听不到对方说话,全办公室就都知道了你在戴着耳机摸鱼。”
![]()
王小亮说,骨传导耳机像是在卡bug。“戴着这玩意听歌或者听播客都不影响,而且可以随时接电话,也不会听不到同事喊你。有时我跟同事开玩笑说这是助听器,结果她真信了,后来再喊我的声音都大了不少。”
但,在王小亮看来,“这玩意只有中年男人能用,因为耳朵抗造”。“骨传导耳机没有降噪功能,戴着它出街主打一个通透。环境声大,为了听清耳机里的声音,势必调大骨传导的音量,然后这东西震动就加大了,阵阵酥麻,跟按摩似的酸爽,年轻时你可受不了这种粗糙。”
![]()
图源:受访者提供
对于中年男人来说,用上骨传导耳机,是一种人到中年的释然。“年轻时候大家都研究耳机的音质,为此不知道烧了多少钱。后来我也想通了,什么音质不音质,降噪不降噪的,只要耳朵边有声音,热闹热闹就行了。”
![]()
对于年轻人来说,戴耳机是为了时时刻刻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走路、坐车、吃饭,全靠耳机,假装“生人勿近”的模样,给自己“赛博输氧”。
但对于中年男的来说,戴耳机不是为了欣赏音乐,而是为了解闷儿。北京90后的“跑友”大哥橙橙,戴的是某音一千块的骨传导耳机,“开到最大声,跑步的时候听《凡人修仙传》用。”
![]()
图源:许多多
对于橙橙来说,因为骨传导耳机不降噪,所以戴上也不影响听其他人说话。“人到中年,不需要降噪耳机来隔离人群了,隔离了反而有种跟外界脱节了的不安全感。此外,人到中年时的烦心事儿,已经足够让你屏蔽外界一切杂音。此时外界的说话声、脚步声和鸟叫声,反而成了一种白噪音,让你能从烦心事儿里脱离出来喘口气。”
![]()
综艺上有男明星时刻耳机不摘,就被观众们吐槽
而且,中年男的一旦戴上骨传导耳机,就再也摘不下来了。以至于他们戴着戴着,逐渐就“人机合一”了。“年轻人的耳皮子太娇嫩,所以他们戴骨传导耳机,很容易就像戴了紧箍咒一样难受。”
但骨传导耳机之于中年人,就像是两块嵌合完整的拼图,有种相见恨晚感。“骨传导耳机夹在中年男人的耳朵上,感觉生来就嵌在那儿一样。有时一天能戴20个小时,睡觉都忘了摘,半天找不着骨传导耳机,才发现原来就夹在耳朵上。”
![]()
图源:周处村~长
当骨传导耳机成了中年男人的体外器官,有人提醒道,其实骨传导耳机不会损伤听力,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要达到同样的听觉体验,入耳式要比骨导到达耳蜗的音量小得多,除非你是外耳道闭锁或者是中耳疾病患者。在户外环境下用骨传导耳机,其实对耳蜗的伤害并不会更小,这种耳机只能在游泳时用比较适合。”
![]()
自带降噪功能的入耳式耳机、或是头戴式耳机,能把外界的一切噪音都彻底隔绝,自带一种生人勿扰的气息。
但对于中年男的来说,常年把耳朵塞住,不仅很没礼貌,而且冒昧。“在家里长时间戴着耳机,别人喊你你又听不见,老婆很容易就把你看得不顺眼,两人难免为沟通不畅大吵一番。”
“再说了,普通的耳机很容易摘戴频繁,进了公司得摘,跟客户开电话会得戴,领导讲话又得摘。但骨传导耳机放在耳朵上,啥也不耽误。戴着它听小说还是听领导讲话,没人能琢磨透你。”
![]()
图源:sunday
今年快四十的北京大哥老徐,说自己主要是躺在床上用骨传导耳机。“这样不耽误我刷短视频看比赛,老婆下达指令又能迅速听见,然后弹射起步。”
有时,骨传导耳机还能成为老徐耍小聪明的道具。“戴骨传导耳机,一半为了装X,一半为了装聋。老婆下达的指令,想听见就能听见;老婆唠叨时,也能用听不清当作借口,避免矛盾的发生。”
“只不过后来我发现,这种小聪明根本就没用。因为我戴上骨传导耳机,以为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能听见,后来我发现,便宜的骨传导耳机就是两个喇叭,用手扳开不接触皮肤,照样听得清清楚楚。”
ENDING:
如今,骨传导耳机已经像是中年男人们离不开的时尚小挂件,戴上不是为了表达什么时尚态度,而是安慰自己还没被生活彻底干趴下,还能有点生活里的小情趣。
“就像是男的总爱在地下车库待上十分钟,享受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私人空间,骨传导耳机也是这样。进能听清外界的号令,老婆若有战昭必回,退能听点儿军事新闻,研究研究导弹火箭。人到中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用耳机精神降噪。”
封面图源:周处村~长
本文转载自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