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蚂蚁的AI选择,押注下一个十年

IP属地 中国·北京 字母榜 时间:2025-11-12 20:15:37



蚂蚁做AI,要往何处去?答案正变得愈发清晰。

上周,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蚂蚁将聚焦AI应用,锚定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服务、金融服务三大领域。尤其在AI健康应用上笃定方向,全力以赴。

“AI的核心价值在应用,”他说,“身心健康、财富增长是每个普通人的最大关切,我们希望用AI让专业服务普惠可及,为大家守护好健康和财富这两件生活中的大事。”

就在前一天,韩歆毅发表全员信,宣布原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健康事业群”。医疗健康业务成为蚂蚁的新战略支柱板块。

这可能是蚂蚁近五年来最关键的一次业务架构调整。

至此,蚂蚁在AI领域的路径逐渐明朗:以AI应用为抓手,重点发展健康、金融和生活三大业务板块,这也是蚂蚁面向下一个十年给出的基本答案。

这三块领域背后存在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也存在大量可以用AI化解的痛点,更直指每个人最关切的现实问题——“有钱花”和“有命花”。也有调侃说,蚂蚁想用AI送大家“两朵小红花”。

抓住了这三个领域,意味着蚂蚁在战术和战略上同时抓住了“大象”—— 至关重要、体量庞大、符合蚂蚁自身特性、且具备社会价值的核心战场。

要打造真正可靠、专业的AI应用,离不开强大的基础模型作为支撑。

目前,蚂蚁百灵构建了全尺寸、全模态、全面开源的大模型体系,布局了语言、推理、多模态模型,参数尺寸覆盖百亿、千亿、万亿规模。10月,蚂蚁推出万亿参数非思考模型Ling-1T和思考模型Ring-1T,并全面开源模型权重与训练配方。



在多项权威测试中,两款万亿模型表现出色,其中Ring-1T数学能力达到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银牌水平。蚂蚁AI应用的模型基座愈发扎实,与行业顶尖模型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模型性能,蚂蚁已经部署万卡规模的国产算力集群,训练和推理性能与国际算力集群相当,适配自研与各主流开源模型。

而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蚂蚁正在更多场景下探索AI的新应用、新实体、新交互方式。

目前,在智能体、智能眼镜、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泛AI赛道,蚂蚁均有布局。

它推出了AI智能体开发平台“百宝箱”,以及Tbox超级智能体;针对AI眼镜,发布智能终端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并与影目科技、Rokid等智能眼镜厂商达成合作;与宁德时代、哈啰成立合资公司,研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

在具身智能领域,蚂蚁旗下灵波科技在两个月前,展示首款人形机器人Robbyant-R1,具备多模态感知和交互能力。此外,蚂蚁还投资了宇树科技、星海图、灵心巧手、首形科技等公司。



图注:蚂蚁灵波科技旗下人形服务机器人R1亮相2025年外滩大会。

蚂蚁的AI战略路径已然清晰:从模型到应用,再到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这套布局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范畴,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形态。AI本身就是这场技术革命的本质,才是最大的那头“大象”。

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摸索后,蚂蚁该做什么、如何做,答案变得清晰—— 而“房间里的大象”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A

蚂蚁去年底宣布换帅,韩歆毅今年3月正式接任集团CEO。在全球AI行业风起云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蚂蚁亟需明确一条适合自身的AI发展路径。

答案正变得清晰。从布局看,蚂蚁将重点押注生活、医疗健康和金融三大场景,围绕真实需求和痛点打造AI应用。

对于二十一岁的蚂蚁而言,这三大场景并不陌生。在AI大模型席卷全球之前,蚂蚁已经围绕三大场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矩阵,并积累了庞大规模的用户。

但这些服务领域,都面临一个基本矛盾:优质供给总是稀缺,而需求总是会不断膨胀。尤其是高门槛的健康和金融,供需矛盾格外突出。

要缓解这一矛盾,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持续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蚂蚁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今年6月,蚂蚁发布独立AI健康应用AQ。这款APP提供健康咨询、报告解读、健康管理等百余项AI功能,还可以主动追问、主动建档。



此外,AQ直接连接国内千余家医院、百万医生,以及鱼跃、华为等硬件设备厂商,形成了覆盖院内院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

在AI的驱动下,AQ就像一个打破时空限制的“咨询室”, 将分散的资源整合于屏幕中。

用户无论身处何方,拿起手机就能向全国的专业医生和“医生智能体”问诊,并得到详细的就医指引;同时,用户体检报告、健康监测数据等被打通、融合,不需要弄懂那些复杂的指标,也不需要在不同设备的专属APP之间来回切换,就能得到更详细的个性化健康建议。

AQ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优质健康资源分布不均匀、优质服务可及性低的矛盾,尤其为偏远地区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服务提升。

上线4个月后,AQ的月活跃用户突破千万,成为继豆包、DeepSeek、元宝、即梦之后,第五个MAU超千万的AI原生APP,也是其中唯一的行业专业级AI应用。



金融领域同样面临优质服务不均衡的问题,也需要AI应用来破局。

中国已步入“全民理财”时代,超过7亿人参与投资,但能获得专业理财师服务的用户不足10%,特别是数量庞大的普通个人、个体户及小微企业,其理财需求持续增长,却面临专业服务严重短缺的困境——全国CFP持证理财师仅20余万人,难以满足如此广泛的个性化需求。

为了让专业的理财服务更普惠,蚂蚁推出了AI金融管家蚂小财。

基于蚂蚁平台上基金公司、券商、财经媒体等200多家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和内容,蚂小财上线了盯盘、诊基等专业功能,并深度融入用户理财场景、主动搭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向AI提问,获得专业、个性化的财报资讯解读、基金持仓分析等,以及投教陪伴等理财服务。目前,蚂小财MAU已达7000万,其中45%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蚂蚁一向擅长撬动不起眼的社会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AI时代,若能解决普通人最关心的健康与财富痛点,相信也就抓住了未来的“大象”。

B

蚂蚁将AI应用的重点放在金融、医疗与生活领域,并非偶然。

过去二十多年,蚂蚁的业务版图持续演进,从支付工具延展至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但万变不离其宗,蚂蚁的“主线任务”并没有动摇——用技术去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

2003年,为了解决淘宝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交易信任问题,淘宝上线了担保交易功能,即支付宝。2004年,支付宝公司正式成立,这也是蚂蚁集团创业的起点。

支付宝、余额宝等一系列产品,极大降低了数字支付和理财的门槛。比如支付宝,它让人无分老少、地无分南北,只需一部能够上网的手机,就能便捷地支付和消费。就连外国人,也享受到了移动支付的便利:今年1—9月,支付宝服务的外籍来华用户同比增长77%。

又比如,余额宝极大拉低了理财的门槛,让数亿普通用户开始接触稳健投资。数据显示,余额宝上线十二年,累计赚取收益5004亿元,相当于每天为用户赚超过1亿元。

在医疗健康领域,蚂蚁的探索已持续11年之久。比如医保码,小小的二维码,让无数人去医院看病时,省去了忘带医保卡的麻烦。截至目前,蚂蚁健康服务医保码用户超8亿,是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保服务平台。

此外,蚂蚁去年9月收购好大夫在线,能够在更多场景下,服务更多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AI技术发展至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其真正价值并非“替代人”,而是通过专业服务的自动化与与规模化,降低专业服务的边际成本,扩大覆盖范围。另一面,AI能基于用户需求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有效应对细分场景和长尾需求。

金融与医疗,正是专业化要求最高、也最需个性化的领域。蚂蚁在这两个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场景理解与资源沉淀,为AI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而AQ、蚂小财等AI APP在短时间内积累千万级用户,也验证了这一方向的可行性。。

展望未来,蚂蚁在具体场景中的AI产品形态或许还会不断演变,但其战略内核已然清晰——选择将自身发展融入解决最广大人群的最关切问题,商业路径与社会价值实现共振。

一家公司最大的社会责任和想象空间,恰恰就诞生于这种服务最大群体的商业模式之中。这也决定了蚂蚁在技术路径上必须看得更远、扎得更深。

C

对于蚂蚁来说,除了AI应用,AI本身就是那头要抓住的“大象”。

蚂蚁在2023年就提出了AI First,并完成自研大模型百灵的备案。2024年,又推出了多款AI应用,技术路径逐渐清晰。

同时,蚂蚁2022—2024年的科研投入合计超过650亿元,连续三年占其总营收比超过10%。数百亿研发投入,为蚂蚁发展AI大模型和应用提供充裕弹药。

蚂蚁在AI领域一度显得低调务实,但正通过实际成果引发关注:AQ成为国内第五个月活用户突破千万的AI原生App,10月更连续发布两款万亿参数大模型,并获得杨立昆点赞。至此,蚂蚁已构建起从位列第一梯队的自研大模型,到AQ、蚂小财等千万级月活应用的版图。

在此基础上,蚂蚁也把视野投向更远方:下一代AI应用,还可能出现在哪里?

蚂蚁已经在进行探索。通过成立新公司,或是投资有潜力的创业团队,蚂蚁已经在AI智能体、AI支付、智能眼镜、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布下棋子。



图注:蚂蚁集团研发的全球首个智能终端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已在“看一下支付”、智能伴游等场景落地应用。

蚂蚁并未止步于应用层面,而是持续向AI的技术纵深探索,拓宽长期能力边界。

AI基础设施是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之一。8月以来,蚂蚁在 AI 基础设施赛道连续落子,投资烨知芯、昕原半导体等三家企业,加码对底层技术布局的延续;在能源层面,蚂蚁领投可控核聚变技术公司“星能玄光”, 这一被视为“终极能源”的技术,有望为AI的长期发展提供根本性支撑。

由此可见,蚂蚁已经将目光投向更基础、更底层的科学前沿。一度经历调整的蚂蚁,正重新展现出面向未来的技术雄心。

去年12月,在蚂蚁20周年活动上,马云表示自己“是为蚂蚁未来的20年而来”,并判断“AI时代将超越所有人的想象”。

近一年过去,这一展望正逐步落地为蚂蚁清晰的技术路线与产品矩阵,在AI这条长期主义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而它未来的想象力,也将取决于它能否继续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争中,走得更稳、更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