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IDC前瞻2026中国智能终端市场:联想(00992)等AI终端企业将迎来爆发

IP属地 中国·北京 智通财经 时间:2025-11-12 20:17:00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IDC发布《2026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十大洞察》,明确指出中国智能终端正全面迈入AI原生时代——AI不仅重构终端核心价值与交互方式,更将推动生态、场景与品类深度创新,成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AI终端将成撬动经济转型的关键生产力工具

IDC洞察认为,2026年AI终端将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关键生产力工具,实现从消费场景到产业体系的深度贯通,构筑支撑经济转型与社会提质的关键数字底座。并预测,2026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出货量将超9亿台,传统AI终端渗透率2027年将突破93%,同比增长4%。人口红利正向“AI红利”转化,智能终端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IDC指出,政策强化AI、算力与数据要素布局,为AI原生创新提供支撑。终端智能化与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6G等前沿技术融合,驱动新经济与新模式涌现,推动智能从个体走向产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这也就意味着,端侧AI不再只是提升C端用户的体验,还将成为企业等B端用户实现AI转型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工具。在这一趋势下,终端厂商将在迎来爆发期。

作为中国和全球最大的终端联想早已在这一赛道构建起坚实壁垒:2025年第三季度,联想(00992)再次蝉联全球PC市场第一,出货量达1940万台,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5.5%。其AI PC业务持续领跑全球,一直稳居全球Windows AI PC第一。支撑这一成绩的,是联想独创的AI原生技术体系,以及其在消费领域和商业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IDC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传统AI终端出货量超过3亿台。2027年传统AI终端渗透率将超过93%,2029年传统AI终端渗透率将接近97%。AI原生生态正在重塑智能终端产业格局,各类厂商不仅在操作系统、大模型与智能体能力上加速布局,还在AI终端硬件与应用生态中形成协同创新。通过整合计算能力、感知能力与智能交互,AI原生体系使终端具备更高自主决策与协作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交互体验,同时推动整个产业迈向自主协同的新阶段。

IDC观察认为,AI原生生态将成为智能终端产业的新分水岭,各类厂商正围绕操作系统、大模型和智能体、AI终端和应用等核心能力,加速构筑新一代 AI 原生体系。

联想于2025年5月发布的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已成为业内首个落地的企业级超级智能体。截至目前,该智能体累计创收18.9亿元,覆盖官网、门店、客服、供应链等20余个核心场景,日均支持超100万次交互请求,带动用户周活跃度提升270%、订单转化率增长30%。同时,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不仅形成了“一体多端”的端侧AI体验,还聚集了超2000家生态伙伴,涵盖算力、大模型、应用开发等领域,形成“终端+云+生态”的协同创新网络。

重构人机交互体验 从“智能工具”到“情感伙伴”

IDC在洞察中特别强调,超40%用户已开始期待智能终端提供“情绪支持”,设备正从“功能导向”转向“懂我导向”,人机交互将从“看得见的输入”升级为“感知到的理解”。这一趋势与联想的用户体验战略高度契合——通过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联想正让AI终端成为用户的“硅基伙伴”。

在情感化体验层面,天禧超级智能体具备“先知、无界、灵动”三大特性:可主动感知用户习惯,构建个人知识图谱,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支持AI PC、AI手机、AI平板等多设备无缝协同,实现跨场景的伴随式交互;更可根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交互形态,无需固定UI界面。数据显示,联想AI PC用户周活率高达40%,客服场景中“智能体坐席”占比超75%,仅需400名人工坐席即可高效处理年超4000万的服务单量,充分体现“情感化服务”的落地成效。

在可穿戴终端领域,联想同样紧跟IDC“交互升级”趋势。IDC预计2026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73%、智能戒指增长40%,而联想也在抓紧布局相关领域。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近日表示,“推出AI PC仅仅是第一步,我们还将打造多种形态的智能体原生的终端设备,并且持续丰富超级智能体的应用生态,促进智能体的用户活跃度。”

全球化+场景化 打开智能终端增长新空间

IDC指出,中国智能终端出海正从“产品输出”转向“全球化布局与本地化生产并重”,同时机器人市场将向具身智能生态演进,2026年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将达54%。联想的全球化与场景化布局,恰好踩准这两大趋势节点。

在全球化运营上,联想依托“11国33家工厂”的“中国+N”分布式制造网络,实现“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高效协同。例如,通过墨西哥工厂覆盖北美市场、匈牙利工厂服务欧洲,不仅规避地缘贸易壁垒,更将欧洲市场交付周期缩短30%;在中东,联想与沙特Alat合作建设20万平方米制造基地,同步设立区域总部,深度契合当地“2030愿景”。这一布局推动联想手机业务在海外市场排名升至前五,亚太、欧洲-中东-非洲地区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155%、28%。

场景化创新方面,联想持续探索终端新形态与垂直场景落地。在消费端,其全球首款量产的卷轴屏AI PC在2025年CES展上斩获185项奖项,折叠屏设备出货量同步契合IDC“2026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增长3%”的预测,在西欧市场稳居第一;在教育场景,联想通过AI笔记、个性化学习智能体等应用,提前布局IDC看好的“教育学习场景9%增速”赛道,目前已服务超千所学校;在机器人领域,联想通过“火种&光明计划”开放MaaS(制造即服务)能力,助力跨维智能、戴盟机器人等科创企业实现“两周试产、3个月转量产”,推动专用机器人在清洁、配送场景的快速落地。

反哺产业降本开源

IDC洞察三提到,AI终端需求增长可能引发供应链核心部件紧张,而联想通过AI赋能全价值链,既化解成本压力,更实现“降本、增效、开源”的多重价值。在供应链端,联想独创的“极限左移”质量管理理念,将质量管控前置到研发阶段,例如与京东方联合攻坚氧化物技术,建立强度预测模型,将客户端破屏率大幅降低;AI驱动的供应链控制塔则实现供应商智选与制造过程智防,近5年电脑初期故障率改善45%。

在业务端,AI终端的价值已渗透联想“研产供销服”全链路:营销环节,营销智能体实现“一人千面”的精准触达,2025年“618”大促中60%内容由智能体生成,转化率提升30%;销售环节,销售智能体覆盖服务器配置推荐、智能投标等场景,将23万中国大型企业客户的季度触达率从“1/3”提升至“全覆盖”;服务环节,服务智能体的“坐席AI伴随”功能,让客服效率提升3倍以上。

IDC全球及中国研究副总裁王吉平博士指出,2026年AI原生终端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交互自然化、形态多元化、方案场景化”。而联想通过“混合式AI”战略,已将技术创新、产品落地、生态协同、全球化能力深度融合,不仅契合IDC前瞻的行业趋势,更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随着AI原生时代的加速到来,联想AI终端业务有望持续领跑,成为中国智能终端企业走向全球的“标杆样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