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星际访客”3I/ATLAS彗星掠过近日点后,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亮度骤增,喷射出气体流束,引发天文学界出现“彗星解体”与“外星飞船”的假说。
![]()
▲彗星3I/ATLAS
英国天文学家迈克尔•布赫纳和弗兰克•尼布林拍摄的最新图像显示,该物体“长出了”一条62万英里(近100万公里)、指向太阳的“反尾”,同时向外喷射一条延伸了186万英里(约300万公里)长的轨迹流束。
据哈佛大学天文学家阿维•勒布分析称,自然彗星的喷射速度仅0.248英里/秒(约400米/秒)。若要形成如此规模的流束,需持续喷发1至3个月。此外,根据勒布的计算,该物体的亮度激增、质量剧损,只能通过彗星分裂解释。勒布估算,它已碎裂成至少16个等大的碎片,近日点是它的“爆炸时刻”,科学家由此观测到爆炸产生的极亮的“烟花”。此前,勒布一直认为3I/ATLAS并非彗星,而是一艘由外星智慧文明派来太阳系的巨大“母舰”。
与此同时,天文学家首次检测到来自3I/ATLAS的无线电信号,这些信号为研究它的化学成分提供了新的线索。
据报道,南非射电天文近日通过直径为13.5米的MeerKAT射电望远镜,探测到3I/ATLAS天体中羟基自由基(即OH分子)的射电吸收线。此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文学家也在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收集的紫外光谱数据中检测到了羟基气体,这是水分子进行光解的证据。
![]()
▲MeerKAT射电望远镜
而这一发现能再次佐证3I/ATLAS是一颗具有星际起源的彗星的理论,它在经过太阳时,大量水被释放——而不是像部分科学家认为的那样,是一艘直径达数英里的外星飞船。(此前报道:《星际访客从太阳背后“回归”,北半球天文爱好者用业余标准望远镜有望捕捉到它》)
奥本大学物理学教授丹尼斯•博德威茨表示:“每当我们探测到来自星际彗星的水,我们就读到其他恒星系统发来的‘化学便条’——生命所需的水,并不只存在于我们自己的星球。”
而在3I/ATLAS彻底离开太阳系之前,科学家们还有更多机会对其进行研究。根据预测,3I/ATLAS将在12月19日最接近地球,明年3月最接近木星。勒布表示:“2026年3月16日,3I/ATLAS预计将掠过木星,距离约5300万公里。届时,NASA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将使用其偶极天线,在50赫兹到40兆赫兹的范围内搜索3I/ATLAS的无线电信号。”
红星新闻记者 周月潇
编辑 成序 审核 官莉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