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xabay
11月10日,汉堡王中国官网发文称,CPE源峰与汉堡王母公司餐饮品牌国际集团(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RBI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
CPE源峰将向汉堡王中国注入3.5亿美元的初始资金,用于支持其餐厅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以及运营能力提升。汉堡王中国旗下全资关联企业将签署一份为期20年的主开发协议,该协议将授予其在中国独家开发汉堡王品牌的权利。交易完成后,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RBI将保留约17%的股权。汉堡王提到,该笔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具体时间依监管审批程序进展而定。
汉堡王能否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再度占据一席之地呢?
01
本土化改革
近年来,汉堡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持续下降。根据汉堡王官网,截至2025年9月,汉堡王中国在门店总数约1300家。而在2024年底,其门店数量为1474家,2023年为1587家。
闭店源于盈利能力不足。根据RBI集团披露的数据,2024年汉堡王中国的系统销售额约7亿美元,单店平均年销售额约为40万美元。而其他9个国际市场中,单店平均年销售额最低的巴西、土耳其达到了100万美元,同属亚洲市场的韩国也有120万美元,单店平均年销售额最高的法国为380万美元,是中国的9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汉堡王中国与加盟商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盟商直指门店运营成果过高、汉堡王中国食材供应存在问题、管理政策不合理等。同时,有观点称,汉堡王中国本土化不佳,不符合中国人用餐习惯。
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让RBI集团终止了与原特许经营商的合作。2024年11月,RBI集团透露,已向汉堡王当时在华主特许经营商土耳其巨头TFI发出“终止通知(termination notices)。2025年2月下旬,RBI集团宣布,从TFI、笛卡尔资本手中收购全部汉堡王中国股权,交易金额约为1.58亿美元。资料显示,2012年,土耳其TFI集团从汉堡王处获得中国市场特许经营权及独家开发权,初始期限至2032年6月15日。
提前结束与TFI集团合作后,RBI集团开始着手对汉堡王中国进行本土化管理。汉堡王中国官网表示,自2月完成对汉堡王中国近100%的控股以来,RBI集团已为其在构建有能力的本土领导团队、优化发展战略、推动有效营销,并聚焦核心品牌资产等方面持续投入。
6月,汉堡王中国宣布陈玟瑞(Danny Tan)出任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供应链官,薛冰(Charles Xue)出任新设立的首席变革官。资料显示,陈玟瑞1997年加入百胜餐饮集团(Yum!Brands),担任公司财务经理,2004年被调至物流部门,并于2006升任物流运营总监,2008年至2014年负责供应链管理。2016年,百胜中国从Yum!Brands被拆分并单独上市后,陈玟瑞开始担任百胜中国首席供应链官,任职超过五年。薛冰曾任麦当劳中国新增长营销副总裁。
9月,有消息称,汉堡王中国任命范军担任首席运营官,李佳担任首席信息官。资料显示,范军在百胜中国累计工作超三十年,曾在肯德基、必胜客两大品牌担任多个高级领导职务,深度参与过连锁餐饮的运营管理与团队搭建。李佳则在丝芙兰、星巴克、百胜中国等多个知名品牌有过工作经验。
由此,汉堡王中国组建起有着多年快餐从业经验的本土管理团队。
在门店上,汉堡王中国对其餐厅门店布局进行全面评估,并关闭部分选址及运营不佳的门店。这一调整预计会使2025年汉堡王中国的门店总数有所下降。为抵消部分影响,汉堡王中国计划同步新增40至60家新餐厅。新门店将战略布局于品牌基础稳固、增长动能明确的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
在2025年第一季报业绩会上,RBI集团CEO Josh Kobza便透露,汉堡王中国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关闭⼀些尚未盈利的餐厅,关店标准是平均年销售额不到30万美元。
在品牌焕新中,针对中国消费者口味,强化定制化新品及促销。
同时,汉堡王中国表示,自全资控股汉堡王中国后,RBI集团已完成超过1亿美元的战略注资,重点投入于运营体系升级、本土领导团队建设及营销效能强化。
02
中国资本控股合资企业
在RBI集团对汉堡王中国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后,业绩总算有了明显回暖。2025年第二季度汉堡王中国系统销售额环比增长10%至1.62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2%,实现六个季度以来首次由负转正。第三季度,汉堡王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0.5%;系统销售额环比增长至1.72亿美元。
在汉堡王中国重回增长下,RBI集团也找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在2025年2月,“收回”汉堡王中国的全部股权后,RBI就宣布将物色新的合作伙伴来投资运营。资料显示,RBI集团的商业模式以特许经营为主,即通过与全球各地经验丰富的本地餐饮运营商进行合作。
此次与RBI集团达成合作的CPE源峰,持续深耕连锁消费服务领域,相关领域投资金额累计约100亿人民币,先后投资了包括蜜雪冰城、爱尔眼科、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美丽田园、雍禾植发、丝域养发在内的多家行业标杆企业。
CPE源峰将在投资后为汉堡王中国全面赋能,重点覆盖产品升级迭代、品牌营销升级、线下门店拓展、线上渠道重构、数字化体系建设及财务优化等关键运营环节,助力其实现跨越式成长。根据整体规划,双方计划将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门店规模从目前的约1250家,拓展至2035年的4000家以上,并实现可持续的同店增长。
除了汉堡王外,不少外国餐饮品牌早已将中国业务交给了本土管理。
2015年,百胜集团宣布拆分中国事业部;2016年,百胜中国分拆后单独上市。百胜中国将成为百胜集团在中国的连锁加盟店,拥有自主决策权,仅向百胜集团支付品牌的独家使用费。
2017年,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凯雷投资集团和麦当劳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该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二十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持有共52%的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20%的股权,同时,麦当劳将大中华区未来20年的主特许经营权授予新公司。
2025年11月,星巴克宣布与博裕资本达成协议,将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其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博裕资本出资购得合资公司60%的股权;星巴克保留40%的股权,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授权。
在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中,通过特许经营与本土化模式贴近市场,已成为国际餐饮品牌的必然选择。汉堡王组建本土高管团队、引入本土投资方的汉堡王也正在尝试这一条被百胜中国、麦当劳等品牌验证过的路径——将决策权交给更懂中国市场的人。在一系列变革后,汉堡王中国能否重回增长轨道?
作者丨五仁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