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知名农村短视频博主李福贵开启直播带货。开播5分钟,观看人数就破10万;带货的3.4万件小米,上架10分钟就售罄。对此,社交媒体的争议也随之而起。有网友认为,带货行为与其短视频中乐于助人、广结善缘的质朴形象不符,更有人直言李福贵“变味儿了”。
面临“初心之问”的,不止李福贵一人。由于兼具公益和营利双重属性,助农带货时常陷入舆论漩涡,业内也发生过“主播通吃”的现象。然而,不能因此简单地将助农带货的公益性和营利性对立起来,更不应污名化直播带货这一正常的谋生方式。心地善良不意味着恪守清贫。对于李福贵开启直播带货,有必要少一些不负责任的揣测,多一些善意的期待。
我们期待,她作为直播带货行业的“新面孔”,能够保持真诚的底色。首场直播过后,有网友质疑她“高价收谷破坏市场”。对此,她解释称,山区小米在品质、产量、成本上均有别于平原上规模化种植的小米,她给出的价格符合当地行情。人红是非多,可以预见,巨大的流量必然裹挟着不同的声音,巨大的市场也必然产生评价分化。面对观众的不解与疑惑,不回避问题、不玩弄话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面对消费者的意见与诉求,不装傻充愣、不设计套路,礼貌回应、坦诚相待。如此方为经商正道,也唯有如此,方能在竞争激烈却鱼龙混杂的直播带货领域扎下根来,避免高开低走、昙花一现。
我们期待,她作为行走在农村的“卖菜西施”,能够秉持助农的初衷。李福贵的短视频之所以成为爆款,不是因为画面剪辑的精致,而恰恰是因为她与大爷大妈的亲切互动、对农村老人的贴心关怀。这些看似寻常的细节中,蕴藏着最朴素的情感,也引来了广大网友最热烈的反馈。进入直播带货行业,她同样以助农为目标,争取帮农户们把加工好的小米卖出去。致富不易,“先富带动后富”更难。我们乐见李福贵凭借带货过上更好的日子,也希望如她所说,通过努力,在短视频中见证当地百姓的安居宜居、农村面貌的日新月异。
我们更期待,她作为自带流量的“新农人”,在新赛道里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助农带货领域实现长久稳定发展,需要找到主播、农户、消费者“三赢”的秘诀。助农带货主播,不仅要熟悉农村、农民、农业,也要掌握供应链把控、品牌打造、团队建设等现代化管理知识,还要熟练使用时下热门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在助农带货领域,李福贵初来乍到、略显生涩,但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留守农村的执着、直面困境的坚韧,也看到了主动求变、拥抱时代的奋斗精神。在“顶流”光环的加持下,她的这些品质,或许能够撬动助农带货领域的变革,重塑行业生态与消费者认知,真正激发助农产品的消费潜能。
短视频中的李福贵,一个人照亮了一群人,让许多素不相识的农村百姓成为镜头前的主角。对于转型带货的李福贵,我们同样希望,她的微光能照亮更多人。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