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都说纸媒不行了,这份报纸却要在2026年元旦创刊

IP属地 中国·北京 深蓝财经 时间:2025-11-13 16:14:53

由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邓备教授指导、上百名学生共同完成的口述集《昨夜星辰:四川知名媒体人自述》正在各大电商平台热卖,全书记录了34位四川知名媒体人的经历与思考,横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领域,涵盖老中青三代新闻人。

传媒见闻注意到,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正式批复,同意《扬子体育报》(CN32-0054)更名为《新华少年报》。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CN32-0137,出版单位同步变更为《新华少年报》编辑部。据悉,该报预计于 2026年1月1日正式创刊

从定位来看,《新华少年报》是一份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新闻类时事科普报。官方介绍称,新报将“紧扣新闻热点,用孩子视角和语言解读新闻时事”,并延伸至青少年的人文历史、科技创新、体育艺术、劳动实践等领域,旨在培养核心素养与社会观察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纸媒整体式微的背景下,“少年报系”的扩张已成为近年一个显著趋势。仅过去数月,全国多地已有都市类报纸相继完成“教育化转型”。

一个月前,全国广电系统唯一的综合类都市报《东方今报》获批更名为《阳光大少年》;《贵州都市报》转型为《贵州教育报》;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的《阳光少年报》年发行量突破 150万份

一位在省级报业集团工作十余年的媒体人对传媒见闻分析指出,当前不少传统媒体新闻主业增长乏力,而教育市场依然是“刚需赛道”。

他表示,“在青少年教育场景中,纸媒比短视频更容易进入校园体系。以报纸为入口,媒体还能通过教育产品、研学活动实现变现。对孩子来说,能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或者成为‘小记者’,还能带来荣誉感。”

随着媒体版图的重构,“少年报”正逐渐成为纸媒转型的新出口之一,也折射出传统媒体试图在“报纸+教育”的交叉领域重寻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