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西部大省,“市市通高铁”一步之遥!

IP属地 中国·北京 国是直通车 时间:2025-11-13 20:18:32


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文/段修健

又一高铁工程,步入尾声。

11月12日,新建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即“盘兴高铁”)的两座新建车站完工,距离全线开通运营更近一步。

今年2月,黔西南州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远华曾回应市民,兴义将于2025年11月30日开通高铁。

贵州距离实现“市市通高铁”,仅有一步之遥。

“最后一块拼图”

盘州和兴义都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

盘州是由六盘水市代管的县级市,兴义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

盘兴高铁是贵州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的“最后一块拼图”,2017年纳入国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该线路是贵州省继贵阳北至开阳、铜仁至玉屏和安顺至六盘水等三条铁路后,建设的第四条城际铁路。

全线通车后,贵阳至兴义2小时左右可达,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将形成1至2小时高铁交通圈。

这将有助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打造贵阳至兴义高铁黄金旅游通道,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制图:乔谦(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2018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盘县(盘州市前身)至兴义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盘兴高铁正线全长约98.3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项目总投资139.7亿元,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贵州省合作建设,于2021年12月全线开工建设。

全线共设盘州、保田、兴义南3座车站,其中保田、兴义南为新建车站,盘州站为改扩建车站。

11月12日,两座新建车站完工。

据国铁集团“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描述,保田站站房建筑外观的“钟楼”设计,是整个站房的点睛之笔,搭配“山林剪影”的标志设计,风格独特。


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兴义南站站房则规划有商业配套区域及智能导航系统,站房屋盖的薄腹钢管梁式结构在表现美感的同时,优化节约空间高度,提升站房内部空间利用率。


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此前在10月11日,盘兴高铁联调联试结束,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线路开通进入倒计时。

为何能“市市通高铁”?

11月13日,贵州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宋旭升介绍,盘兴高铁即将通车,标志“市市通高铁”目标即将实现,全省高铁里程将达1906公里。

贵州将成为继广西之后,西部又一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外,全国目前已有福建、安徽、江西、河北、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和辽宁等十个省份实现了“市市通高铁”。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解筱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贵州能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在于国家战略支撑、技术突破、地方发展理念、内生需求驱动等多重因素的叠加。

2019年,时任贵州省铁建办综合处处长牟成刚在答记者问时提到,针对贵州铁路发展存在的现实短板问题,贵州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提出规划建设贵广高铁,构建贵州与珠三角地区的快捷联系通道,得到了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原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之后,该省多条高铁线路被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这在国家层面绘制了贵州2-7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和全国主要经济区的高速铁路系统蓝图,从规划上重新确立了贵州西南陆路交通枢纽地位。


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贵州地形地貌复杂,高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以盘兴高铁为例。该线路修建于贵州西南部发育强烈的喀斯特山区中,“像一条穿行于深沟险壑中的钢铁飞龙。”

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材料,该线路正线桥隧总长88.91公里,正线桥隧比90.44%。

其中,保田隧道是盘兴高铁的全线高风险、关键控制性工程。

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穿越多条断层、岩溶区域,并两次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均极高。

中铁建大桥局项目部引入地质雷达等多种探测手段,提前探明隧道前方状况。同时,布置监控视频和全自动化位移监测设备。

针对下穿既有铁路等重大风险,施工团队邀请专家审查方案,优化工法,成功克服施工难题。

复杂地质条件和极高施工难度,也要求资金保障的持续和稳定,当地银行等机构给予了有力支持。

根据项目招标文书,盘兴高铁建设资金来自项目资本金及国内银行贷款。项目资本金的出资比例为铁路总公司15.66%,贵州省84.34%。

10月11日,贵州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介绍,工行贵阳分行将盘兴高铁纳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支持清单。

该行紧密跟进项目进展,始终提供覆盖全流程、精准化、稳定的资金保障。自项目启动以来,累计精准投放项目贷款达14亿元人民币。

深刻影响地区经济格局

《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出,构建以贵阳为中心的“127”高铁交通圈。

实现贵阳至黔中城市群中心城市1小时、至其他市(州)中心城市2小时、至周边省会城市及全国主要经济区2至7小时可达。

同时,实现各市(州)中心城市高铁连通,利用高铁干线富余能力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运行。

此外,形成与高速铁路网协调互补、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普速铁路网,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沪昆通道骨架等。

11月10日,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在黔南州调研时强调,要持续完善综合交通设施网络,强化货运铁路、产业公路建设,联动水运通道建设,提升运输效能,降低物流成本。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光辉等人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分析,未来贵州高铁物流的发展将深刻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格局。

一方面,高铁物流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高铁物流的发展有望打破贵州在传统经济模式中的区域限制,帮助贵州进一步融入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提升其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高铁物流对贵州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动效应的促进作用显著。

在将来,贵州有望通过高铁物流的快速发展,打通西南地区通往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物流通道,成为区域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