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量断崖式下跌,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突然不香了!
就在去年,俄罗斯还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目的地,市场份额冲到了37%,是中国车企出海最成功的国家。
但今年形势大变,前9个月,中国汽车在俄销量暴跌58%,3个季度只卖了35万辆,还没有去年的一半多。
为啥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卖不动了?是中国汽车的问题吗?
答案显然不是,今年前3个季度,中国汽车全球出口571万辆,同比增长了21%,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却唯独在俄罗斯不行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背后反映了俄罗斯怎样的经济现实?
![]()
第一个原因,就是俄罗斯人确实没钱了。
事实上,不光是中国汽车,所有的汽车在俄罗斯都卖不动了,整个俄罗斯的汽车市场都在萎缩。
根据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发布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俄罗斯一共卖了87万辆新车,同比下滑25%。
这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俄罗斯人均月收入下降到了4.5万卢布,折合人民币也就3600块,莫斯科这种大城市稍微能高点,也就5000块左右。
可到了远东或者农村地区,收入直接腰斩,只有2000元左右。
一边是收入在下降,另一是通胀在上升,俄罗斯最新的通胀率依旧在8%左右,这还是官方公布的数据,要知道,俄罗斯央行的基准利率高达16.5%,这说明真实的通胀率可能更夸张。
有统计显示,跟开战前相比,俄罗斯牛肉价格涨了172%,面包一年就涨了30%,蔬菜水果涨得更离谱,连香蕉都卖到了35元一斤,这就导致了,民众的钱主要都得花在吃喝住这些刚需上,很难再有余钱去买车了。
![]()
而且随着战争越拖越久,俄罗斯靠军工拉动经济的模式也维持不下去了。
他们去年的GDP还增长了4.3%,今年前7个月就只涨了1.1%,这还是开足马力搞军工的前提下发生的,大量资源被挤占,民生领域自然就越来越差。
第二个原因,就是俄罗斯的暴力加税。
从去年10月1日起,俄罗斯就把进口汽车报废税,从15%加到了85%,并且以后还会逐年上调。
光这一项,就几乎把进口车拉黑了,以后俄罗斯人买一辆10万块钱的中国汽车,光报废税就得交8万5千块。
今年年初,俄罗斯又加了20%的汽车关税。
今年8月份,俄罗斯再加一笔汽车附加税,税率是销售价与采购价差额的50%,也就是说,进口商以后每卖一辆车,还得把一半利润上交给国库。
![]()
除了加税之外,俄罗斯还设置了层层贸易壁垒,他们要求进口车辆,必须经过他们本土实验室的认证,这又是一笔成本。
俄罗斯甚至还直接禁售,中国的东风、福田、一汽、重汽4大重卡,全部被吊销了进入俄方市场的资格。
在层层加码的贸易壁垒下,中国汽车仍然能卖30多万辆,已经是非常强悍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俄罗斯要疯狂设置贸易壁垒呢?
核心目的就两个。
一是保护本土的汽车产业,俄乌开打之后,西方车企纷纷退出俄罗斯,是中国汽车迅速填补缺口,当时受到了俄罗斯的夹道欢迎。
但中国汽车物美价廉,对俄罗斯本土汽车构成了降维打击。
比如他们的第一品牌拉达汽车,为了保住这根独苗,俄罗斯政府颁发特许令,允许拉达生产没有安全气囊、没有ABS、没有电控系统的车,你可以想象这样的汽车有多大的竞争力,如果跟中国汽车公平竞争的话,俄罗斯人会买哪个。
所以解决了早期的供应问题之后,俄罗斯就对进口汽车出手了。
![]()
另一个目的就更加直接了,俄罗斯前线每天都在烧钱,必须加税赚钱充实国库。
其实汽车行业的加税,只是俄罗斯全民加税的冰山一角。
俄乌打了3年,俄罗斯人终于认清了一个尴尬的现实,战争的成本,从来都需要普通人来承担,所谓的越打越有钱,是不存在的。
从今年年初,他们就上调了几乎所有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平均上调了3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从20%涨到了25%,资源税从4.8%提到了6.7%,另外像是房产税、旅游税等等全涨了,甚至就连离婚的手续费,都从650卢布涨到了5000卢布,以后没钱人连婚都离不了,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除了全民加税,俄罗斯今年还上调了公共服务费用,水电燃气价格普涨,水费涨了9.5%,电费涨了10.9%,天然气价格涨了9.4%。
尤其是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俄罗斯的冬季很漫长,供暖季长达半年之久,现在100平米的房子,一年光取暖就得花6.7万卢布,相当于人民币5800块,很多低收入人群交不起取暖费,就得体验冬季的彻骨寒冷了。
![]()
可以说,俄乌双方几乎都耗尽了国力,现在就是熬着看谁先撑不下去,乌克兰的情况还要更糟糕一些。
如果这场战争不能结束,俄罗斯的经济就不可能复苏,消费市场就不可能回暖,那么对于中国车企而言,俄罗斯市场的重要性正在大幅下降,每年几十万台的市场空间,中国车又能卖多少?还不如去挖掘新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极。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战争对经济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俄罗斯当然也不例外。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