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瑶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如果大家经历过IE浏览器的年代,那一定对这套操作流程再熟悉不过了:
点开搜索框输关键词按回车,屏幕上跳出一堆网页,再点进去一条一条看过,属实有点复杂…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搜索背后的技术已经换了好几茬:从最早的“点链接跑圈”到能听懂人话的语义识别,从死磕关键词匹配,到现在直接让AI生成富媒体答案,确实越来越会整活儿了。
在刚刚结束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索性给搜索系统来了次“换头”升级——推出了一个能听、能想、能干活、能创作的AI超级大脑:百度猎户座。
百度百看、文心助手这些AI应用都在它底下跑,背后连着百度二十多年的搜索底子、各行业的专业能力,还有全网丰富的MCP服务生态。
即日起,这颗“超级大脑”将全面开放。
![]()
搜索引擎变成AI引擎?
在信息过载的今天,我们对“搜索”这件事的期待早就不是“找到答案”这么简单了…整个行业其实也在挠头琢磨:搜索,是不是该换种玩法了?
有人把宝压在“答案更准”这事上,比如谷歌早在两年前就整了个SGE,直接让模型总结重点,连网页都不用点了,搜索从“谁排前面”变成“我来整合一段给你”!
后来又有厂商觉得:“为啥不直接跟AI聊啊?” 于是乎,Perplexity上线,搜索变成了问答对话,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就能把答案聊出来~
再后来,大家干脆想:“干嘛还让我点,让AI自己跑不行吗?”于是OpenAI弄出了Atlas,让Agent不止能理解你要干啥,还真能自己点网页、扒资料、跑流程。
![]()
就在整个行业都在琢磨“搜索下一跳怎么跳”的时候,百度这边干脆翻出了压箱底的家伙事儿,用AI重塑搜索系统,推出了「百度猎户座」。(这个名字赛博味儿很浓啊~)
百度猎户座其实是一套基于多智能体框架的AI底层系统,可以调用AI API、MCP生态等资源,让搜索具备规划与执行的能力,可以完成更复杂的交付任务。
核心逻辑其实很直白:让搜索不再只是“给答案”,而是能听懂意图、能记忆、能交互且能完成任务的搜索系统,让搜索从一个检索工具,进化成一个更懂你的AI搭子。
像「人」一样听人话、办人事、有人味
让搜索开始像「人」一样听人话、办人事、有人味,是百度重塑搜索的重要成果。
我们举个具体的例子:
最近半个月北京的秋天超级美,小红书上的攻略看得我眼花缭乱,这种“信息越多越焦虑”的痛点,大家应该都懂!
于是我干脆不纠结了,直接在百度APP问一句:“深秋时节,北京周末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没过几秒,一份景点+路线+时间安排都排得清清楚楚的周末攻略就出现在我面前,该去哪儿、怎么走、玩多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甚至还贴心补了一句:这种温度最好穿什么不容易冻:

这是因为百度猎户座让搜索有了需求拆分、规划、以及总结生成的能力,一句简单的询问,现在的百度搜索会拆分成几个甚至几十个需求,搜完后自动根据结果进行校验和总结。
这一下子就不是搜出一堆内容,更像是有人提前把你的周末替你想好了,安排得是真·明明白白。
但话又说回来,当文字堆到一定程度,哪怕AI给的信息再丰富再干货,我们还是会累。(因为字儿真的太!多!了!)
其实这正是近两年整个搜索行业都在尝试的方向——
多模态、富媒体,正在变成搜索类产品的新标配,大家都想让读信息这件事儿,尽量变得更省力直观一些。
现在的百度搜索也顺着这股趋势进化了:百度猎户座的多模生成和交付能力,让搜索不仅“说答案”它不仅“说”答案,还直接把结果用多模态形式“摆”给你看。
图片、视频、短片一套齐上,甚至你想看得更直观一点?发个指令,它还能直接给你生成一段视频,把你要的信息整个「演」出来:

此外,现在的百度搜索不光能理解你,还能记住你,它会记得你聊过的话题、表达过的偏好,甚至那些你没明说的规律。
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那种基于浏览、点击、停留时间的推荐比,这种“记忆+意图推断”的方式完全是两套逻辑。
前者是在已有内容里筛,后者是在预测你的下一步,能提前给出一个方向,甚至直接生成一个可用的方案。
它之所以能做到这种「保姆级」的回答,原因不是把搜索结果拼起来那么简单, 而是得益于百度猎户座的长期记忆和个性化满足的能力,你用得越多,ta就会越懂你。
举个特别真实的例子:经常看演唱会的朋友一定懂那种烦恼,哪怕我们准备的再充足,到了现场还是会突然觉得: 哎又漏带了点啥…
现在不必手忙脚乱,因为文心助手的“冒泡儿”功能会在演唱会前主动提醒你注意事项。

你想到的,它也想到了;你没想到的,它也替你想了。
而这背后其实是一场人机关系的重构,有了百度猎户座后,搜索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问答工具”,而是进化成一个能理解意图、预测需求、协同执行的搭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AI加持下,搜索的边界被进一步拓宽,除了有问题百度一下,做创意内容,也可以百度一下。
这个搭子现在不只能理解信息,还能理解创作,生图,生视频都不在话下,甚至一张图片就能生成专属角色。

从深宫大戏到霸道女总裁,想怎么cos就怎么cos,全程脸没崩,表情、角度全程在线,角色扮演这事儿轻轻松松就能搞定~
而这次的AIGC升级,还不止于单场景生成,多场景切换也不在话下,效果be like:

短短十秒钟,镜头来回切特写、脚步、远景,电影感直接拉满,有点好莱坞大片内味儿了。
从这些新玩法里也能明显看到,AIGC正在悄悄改写搜索行业:搜索不只是在找内容,还能创作生成内容。截至目前,百度搜索每天的AI内容生成量已经超过了千万,视频模型的调用量也超过了200万。
当结果从返回答案变成创造新内容,搜索的角色,也从工具位,走向了真正的万能搭子。
25年搜索能力,一口气开放
从行业视角来看,搜索这事儿,眼下已经不只是谁家搜索路径更短的竞争了,更大的趋势是:
谁能把搜索,做成底层能力,做成API,对外开放。这波趋势,其实早就开始发酵。
国外OpenAI已经开始打“搜索+API”组合拳,Google也把Gemini搬进Workspace,一边对话、一边办公。
因为AI应用越多样,越需要一个能理解世界、实时更新的知识接口,于是搜索的角色也在改变——从用户工具,变成了AI系统的中枢神经。
也因为这样,百度这次干脆抄起家底,做了一件彻底的事——百度猎户座即日起正式启动对外开放。企业和开发者只需简单接入,即可调用百度猎户座的原生能力,快速打造专属AI应用。
以其包含的搜索AI API为例,这套搜索AI API,不只是关键词检索,它包含了百度25年搜索技术沉淀、自有的权威内容资源以及大模型能理解的多模态文本特征提取能力。
这意味着开发者不再需要自己去训练,接入百度搜索AI API,就能拥有一个可即插即用的“AI搜索底座”。
目前,已经有625家企业通过百度智能云接入了搜索API,覆盖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办公、教育等多个行业。
这意味着,在这场搜索系统的重构浪潮中,百度率先落子,也押对了方向。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