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胡梦然 见习记者 黄海婷 深圳摄影报道
深圳宝安体育场内,AR导览系统正引导观众精准找到座位;场馆周边,巡逻机器人自动巡航;赛场上,自由视角系统让观众得以360度回看精彩瞬间——这不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第十五届粤港澳全运会的真实画面。
连续几日走进全运会现场,《华夏时报》记者感受到,当全国目光聚焦于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时,一场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暗战”正在幕后悄然上演。
这场“暗战”不仅体现在开幕式的视觉震撼中,更贯穿于赛事运行的全链条:从赛事运营到竞技训练,从裁判判罚到观众体验,AI已渗透至赛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本届全运会不容忽视的“第二赛场”。
130款智能产品集中亮相
第十五届全运会不再仅仅是人类体能和技巧的巅峰对决,更是一场人工智能技术的集中展示。据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王曦介绍,本届全运会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遴选了130多款高科技产品参与赛事运营,覆盖AR导览、AI数字人、无人驾驶、智能裁判等多个维度。这些产品覆盖赛事管理、竞技训练、观赛体验等多个环节,标志着体育赛事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
时间拨回到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在国旗入场的庄严时刻,一幅由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母体系统“MasterAgent”自主生成的174米AI数字画卷铺展开来,以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恢宏气势展现岭南山水风光,成为本届乃至历届全运会开幕式上最具视觉震撼力的亮点之一。
“作为一家AI技术创新企业,我们非常荣幸能在全运会这样具有重大意义的舞台上展示中国AI的力量。”深元人工智能董事长周家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asterAgent作为全国产多智能体生成与协作平台,能够一键生成多智能体集群,根据任务指令自动分配技术能力,并通过博弈共识算法实现智能体间的自主协作,“这也意味着AI不再仅仅是执行简单任务,而是具备了理解复杂需求、自主创作的能力。”
此外,本届全运会采用的“智慧运营管理云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赛事场馆的仿真管理,增强人流分析和目标查找的能力。该平台能对赛事场馆内的人员流动状况、通信设备等进行实时精准感知与全方位监测。
在深圳宝安体育中心,智慧运营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统筹场馆运行。同时,AR导览系统、AI数字人等技术的引入,使观众可以通过扫码、与数字人互动等方式轻松获取场馆布局、比赛日程、购票方式等信息。
在安保领域,深圳市公安局投入了多种型号的机器人协助工作。融合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巡逻机器人,能够在场馆周边自主行走,平时为观众提供导航和指引,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向安保中心通报。
交通管理同样不乏AI的身影。《华夏时报》记者在赛场附近看到,多条大赛专线的“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全场景、全天候、全无人的智驾体验。这些无人车能自动寻找在路旁违停的车辆进行提醒,为保障场馆周边的交通畅通发挥作用。
这些覆盖赛事全链条的智能应用,不仅重塑了开幕式的视觉奇观,更标志着传统体育场馆向智慧化运营的全面转型。
AI技术赋能商业化突围
值得关注的是,全运会不仅是科技展示的舞台,更是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关键节点。
11月12日,《华夏时报》记者在走访部分参与全运会的AI企业时发现,多家企业已在商业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企业签约金额已突破亿元。
在深元人工智能的展厅里,周家豪正向来访人员演示MasterAgent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他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企业的目标绝非“一次性展示”。“我们不再满足于‘展示性应用’,而是要构建可复用的技术闭环。”周家豪强调。尽管全运会上174米的AI数字画卷技术展示令人惊艳,但真正考验AI企业的,是能否将“全运场景”转化为“商业订单”。
谈及商业化进展,周家豪向《华夏时报》记者晒出了近期成绩单。“全运会对我们而言,是品牌曝光与技术验证的双重机遇。”他表示,公司自今年3月以来,客户覆盖法院、金融、汽车等领域。这一数据印证了AI技术在体育场景外的广泛商用潜力。
尽管部分企业已尝到商业化甜头,但AI技术从“赛场高光”到“市场常态”的跨越,从展示性应用走向可持续的商业闭环,仍面临多重挑战。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郎丽艳分析指出:“AI投资应关注原创性创新、深度应用和涟漪效应。全运会的举办,可能会吸引资本更关注AI在体育科技、智慧城市等细分领域的机会。”
在传统体育装备领域,AI技术的渗透同样在加速。11月11日,《华夏时报》记者在双鱼体育的智慧展台看到,一套集成摄像头与AI评分系统的教学设备正在演示。
![]()
双鱼体育“鹰眼+AI”系统
在乒乓球赛场,AI技术正悄然改变传统裁判模式。作为广州轻工集团旗下的双鱼体育,其引入的“鹰眼+AI”系统也经历了从实验室到赛场的考验。“最大的挑战就是运动员接不接受这个系统,”双鱼体育总经理助理梁志雄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这个系统陆续在国际大赛使用,行业认可度逐渐提高。这次引进全运会,也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肯定。”
据了解,该系统已在WTT国际赛事中广泛应用,不仅辅助裁判实现毫米级判罚,还提升了赛事的公平性与观赏性,未来将逐步推向校园体育与体育中考场景。“此次全运会,双鱼作为乒乓球项目的独家供应商,首次将该系统引入全运会乒乓球赛场——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使用鹰眼系统。”梁志雄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以往争议球仅通过回放呈现,观众往往难以看清细节,很多回放镜头也难以准确还原球的真实轨迹。AI鹰眼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准确率高达99.9%,因此能应用于国际赛事。当出现争议球挑战时,现场观众可通过大屏幕、电视观众可通过直播信号观看鹰眼系统回放判据,清晰了解球的落点情况。”
然而,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并非坦途。高质量数据集缺乏和相关人才数量不足被指出是当前大模型发展的主要瓶颈。此外,技术从演示场景到商业化产品的转化也需要时间和迭代。
对于不少初创AI企业而言,全运会的“入场券”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不得不说,全运会的品牌展示价值可谓远超直接的经济回报。”周家豪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对于我们这些初创公司来说,能在这样的舞台上展示全国产智能体的能力与水平,已经是最大回报。”
而这些“回报”,亦离不开AI企业多年的技术深耕。回到开幕式上惊艳亮相的174米AI数字长卷,其背后的技术攻坚故事同样引人关注。
在174米AI数字长卷的项目中,技术团队面临了多重挑战。“最大的技术难点之一是如何在统一风格下,实现不同城市地标画面的和谐过渡。”深元人工智能AI数字长卷项目负责人米雪儿向《华夏时报》记者还原了创作过程,面对高精度实时渲染压力,技术团队构建了并行分布式渲染管线,效率大幅提升。
在低空经济赛道,亿航智能的EH216-S无人机则在全运会期间完成了“空中服务”的实战首秀。
![]()
亿航无人机灯光秀表演
11月10日,《华夏时报》记者在广州奥体中心上空看到,数架EH216-S无人机正在执行媒体素材采集任务。全运会作为展示低空经济成果的绝佳窗口,EH216-S无人机在执行物流、媒体展示等任务中,展现了系统稳定性与任务完成率,为企业后续在湾区城市的拓展打下基础,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全运会是国家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参与最广泛的大型体育赛事,通过赛事期间全方位的展示,既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亿航智能在新型民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全生态建设的实践成果,更重要的是可以近距离亲身感受新科技的魅力。”
AI驱动大湾区体育新生态
11月13日,深圳市龙华区文体中心内,粤港澳三地的AI技术团队正在进行赛后系统复盘。本届全运会由三地联合承办的特殊属性,使其不仅成为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成为检验大湾区AI产业链协同能力的产业升级试验场。
《华夏时报》记者在走访深圳、广州等地的AI企业时发现,这种协同效应已渗透到技术研发的各个环节。
从深圳的硬件制造到广州的软件算法,再到香港的国际视野和澳门的特色应用,大湾区的协同优势在AI技术应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十五运会涉及的AI技术供应商,许多都来自大湾区。”郎丽艳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这场盛会成为大湾区AI产业链内部协同的‘催化剂’,提供了难得的‘压力测试’和‘成果检阅’机会。”
在产业基础层面,全运会的举办正为大湾区AI产业升级积蓄动能,同时促进了高质量体育数据集的积累和复合型AI人才的培养。“我认为广东AI行业发展的核心特质是政策统筹+创新引领+应用驱动。”郎丽艳表示,十五运会给这些特质提供了实战验证、全景发布的国家级舞台,从火炬传递与开幕式中的人形机器人与AI数字画卷,到赛事运营中的自动驾驶、智能安防,再到观赛体验中的AR导航、AI直播等,均充分展现了广东AI的创新转化能力与场景落地能力,更将推动AI技术从赛事场景向千行百业转化,这正是这个国家级舞台的核心价值。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赛事活动合作备忘录(2026)》的签署,一个更具创新活力的“体育湾区”正加速成形。
AI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为大湾区体育产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承办全运会,致力于推动三地深度融合。”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向《华夏时报》记者分享,“亿航创立在广州,发展在广东,成长在大湾区,过去十年的创新之路都得益于大湾区非常好的科创土壤、营商环境、消费活力。”
在产业应用层面,企业正加速将全运会经验转化为常态化服务能力。“全运会的举办,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粤港澳三地的融合融通融入,”贺天星表示,“我们也会加快谋划布局,围绕湾区各主要城市的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以应用场景为切入,形成多元化低空生态。”
不止亿航智能,更多AI企业开始布局赛后产业延伸。行业专家则认为,全运会的技术展示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条。为此,深元人工智能董事长周家豪展望道:“MasterAgent作为行业内唯一的全国产多智能体生成与协作平台,已经先后落地金融、法律、医疗等领域,未来将继续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
作为乒乓器材独家供应商与广州赛区体育展示服务商,双鱼体育正以多重身份深度融入赛事体系,成为十五运精神的践行者与民族体育产业的推动者。当《华夏时报》记者问及其未来的发展,梁志雄表示:“除了乒乓发球机,我们还在推进智慧校园项目,系统通过屏幕和摄像头,指导学生运动并捕捉姿态进行评分,数据汇集后提供给学校和家长。这些都是未来赋能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向。”
“运会对于大湾区AI产业链既是‘协同催化剂’,也是‘实战练兵场’,更是‘成果展示台’。它用一场国家级盛会的刚性需求,把深圳的硬件制造、广州的软件算法、港澳的科研资源、珠三角的配套服务串成了“一盘棋”,既促进内部协同升级,又检验了技术硬实力。”郎丽艳指出,深圳作为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早已搭建好AI技术从研发到落地的生态平台——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GAIE就是核心窗口,2025年展会发布50亿AI终端基金与20亿具身机器人基金激活商业化,2026年5月展会将再启,也为这些经全运会检验的技术提供了持续对接资源的渠道。
当激情全运会遇见活力大湾区,AI不再是炫技的工具,而是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重塑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这场始于体育赛事的科技角逐,正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孕育着从技术展示到产业落地的商业机遇,加速形成以AI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生态。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