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搅动”影视圈:专业边界被打破,不止降本增效而已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李娜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1-15 11:52:10
从好莱坞到内地影视行业,AI带来影响并不止于表面的“降本增效”而已,它带来创作方式的变化也在影响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

11月15日讯(记者 郝妍)过去写得出却很难拍得出,如今在AI的帮助下变成了荧幕上的短片。

导演陈友学是一名标准的传统影视创作者,从2015年开始他写过很多故事,但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拍得出来,很多想法天马行空,真正想要落地却囿于各种现实原因。AI的出现让事情发生了一些改变。在接触AI技术三个月后,陈友学把一个沉重的全球性议题,变成了充满想象力的故事《烟花底下有我家》并获得爱奇艺AI短片创作大赛一等奖。

这只是AI重塑影视行业的一个缩影,从好莱坞到横店,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搅动整个影视圈,打破专业边界,重塑创作规则。

AI时代重新定义创作的门槛

2025年AI技术在视频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与此同时,一场关于创作权限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曾经影视行业天然的技术门槛与复杂性使得创作是不少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在AI时代,专业背景不再是创作的门槛。

在爱奇艺AI短片创作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文野是一个和影视甚至视频完全不相关的人。作为独立设计师,一直以来他都和平面设计打交道。直到 GPT3.5出现后,文野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AI的发展,他尝试将自己之前的一次写作练习变为短片,在创作过程中,从剧本、配角、视觉到编剧,AI都是他的核心伙伴,《一棵树的幻想》就这样诞生了。

除了专业技术门槛的降低,AI的介入也带来了极致的降本增效,让高成本不再是限制创意落地的理由。

今年9月,OpenAI正式确认参与制作首部AI动画长片《Critterz》,OpenAI不仅提供全套AI工具支持,还计划用3000万美元预算、9个月时间完成制作。虽然听起来是绝对的大制作,但相较而言同样规格的好莱坞传统动画长片,通常需要花费1亿美元、3年时间。AI从头到尾参与创意构思-镜头预演-角色表演-后期制作-多语言适配带来的效率提升几乎呈现碾压级。这股效率革命的风暴同样席卷至国内影视工业的腹地,据了解,国内有公司已经实现全流程AI参与短剧创作。

从好莱坞到内娱,在狂飙中寻找平衡

从好莱坞到内地影视行业,AI带来影响并不止于表面的降本增效而已,它带来创作方式的变化也在影响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

以往专业影视团队组成复杂规模庞大,任何一个项目都因为高成本而具有一定风险性,但如今,在AI的介入下一种精英小团队创作模式正在成为趋势,这极大地提升了好故事被看见、被投资的机会。

技术的狂飙突进也伴随着争议。

近日,英国一家人工智能(AI)制作公司Particle6旗下的一名AI演员蒂莉诺尔伍德(Tilly Norwood)高调出道,该消息引发行业震动,美国演员工会发表声明表示强烈反对,指出此举将危及演艺人员生计。同时,业内人士指出,生成诺尔伍德的公司可能盗用了成百甚至可能上千名专业演员的表演和演出素材,引发进一步担忧。

这已不是好莱坞演艺界第一次因AI技术感到忧虑,关于创作主体性、版权归属和行业就业冲击的讨论便从未停止。在2023年,美国演员工会与编剧工会曾发起长达数月的罢工,AI替代人类创作者的风险正是核心争议点。

AI正在重新定义影视创作的边界,但它的本质始终是工具,而非取代人。无论是平台还是创作者,唯有主动拥抱变化、坚守人文价值,才能在技术狂飙中找到平衡。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