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京东三季报出炉:基本盘稳健,新业务拓展边界

IP属地 中国·北京 陆玖商业评论 时间:2025-11-15 14:08:36

财报从来是看远不看短。中国的企业生态多种多样,京东一直在变化中坚定投入,在竞争的风险中找到自己的韧劲。



11月13日,京东集团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正式出炉。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京东集团收入为2991亿元人民币(约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4.9%,超出预期。其中,商品收入增加10.5%,服务收入增加30.8%。

尽管三季度的净利润延续了二季度的下滑,数据显示,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3亿元,同比下滑54.7%,但并非经营承压所致,而是源于新业务拓展的战略性投入——外卖等新业务稳步增长,“超级供应链”科技服务也在制造领域实现新突破。

核心基本盘持续夯实,新增长曲线加速成型,成为本次业绩的鲜明特征。从新一季财报中,不难发现京东在新赛道上的坚定布局,正孕育着更多增长可能。

01 基本盘稳健,新业务拓展边界

今年三季度,京东核心业务稳健,新业务快速增长。

三季度,京东的核心零售业务市场地位持续加强。具体到数据上,商品收入为2260.92亿元,同比增长10.5%,这项收入占总收入的75.60%。商品收入中,来自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的收入为1285.87亿元,同比增长4.9%;来自日用百货商品的收入为975.05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约是行业平均增速的4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3C产品受益于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等政策实现高基数增长,而在今年相关政策退出的背景下,仍能保持正增长,表现远超市场预期,充分彰显了其在3C家电领域的深厚用户基础与供应链优势。

“三季度,我们的用户规模与购物频次保持强劲增长,年度活跃用户数在10月份突破7亿大关,创下新的里程碑,”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女士表示。“核心京东零售业务已构建起多引擎互补的增长矩阵。虽然带电品类面临以旧换新高基数的影响,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巩固在该领域的领先市场地位,并挖掘日用百货品类与广告服务的巨大增长潜力。”

另外,商超品类收入同比实现连续7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服装鞋帽品类收入同比增速约是行业的8倍。财报电话会中,许冉表示,商超品类、时尚品类在内的日百品类有很大增长空间,用户侧也还有很多尚未满足的需求。

第三季度,来自新业务(新业务主要包括京东外卖、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的收入为155.92亿元,同比增长214%,环比二季度实现加速增长。

作为新业务中的核心发力点,京东外卖在三季度表现突出。财报电话会中许冉提到,第三季度,京东外卖的GMV环比双位数增长;订单结构变得更加健康,正餐订单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占总订单的绝大部分;和二季度相比,客单价也在环比提升。

尽管新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但这正符合京东战略布局第一阶段的发展节奏。从业务拓展轨迹来看,京东在新业务领域的布局并非浅尝辄止,而是沿着清晰的战略逻辑稳步推进。过去半年,在京东外卖的业务基础上,七鲜小厨、生鲜供应链、京东基地等配套业务与设施陆续落地,形成了协同发展的业务生态。

02 来自“超级供应链”的底气

今年,京东新业务持续受到外界关注。

京东外卖的躬身入局,不同于单纯追逐流量红利的玩家,本质上是其超级供应链能力在即时餐饮领域的战略延伸。一方面,京东是行业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与全体一线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的企业,从今年招聘全职外卖骑手以来,京东为全职外卖骑手承担所有五险一金费用,每人每月平均缴纳约2000元。另一方面,当外卖行业因价格战导致商家利润极度压缩,导致“幽灵外卖”“黑外卖”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时,京东针对传统外卖市场与餐饮行业痛点,进行了更深层的布局。



从入局外卖之初,京东就强调“品质外卖”,希望通过平台的介入来带动商家良性发展。而更进一步,七鲜小厨和京东基地则是京东对整个产业的进一步整合。

今年“双11”,京东外卖、七鲜小厨等创新业态首次参战,就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能:京东外卖入驻超200万家品质餐厅,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双11”期间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七鲜小厨凭借“新鲜现炒”和“食材透明”的鲜明标签,大促3日复购率达行业3倍,火爆流量更带动周边3公里品质餐厅的订单量增长超12%;七鲜美食MALL已成为哈尔滨旅游首选的网红新地标,“双11”带动客流量环比增长80%。

包括京东布局的自有品牌“七鲜私厨”累计推出超150款美食,品牌新增用户在“双11”环比增长200%,首发的创新产品宿迁黄狗猪头肉引发万人关注,首发10分钟预定超千单。

如果说外卖是京东供应链能力的“前端入口”,那么七鲜小厨便是这一能力的 “实体样板”。京东集团旗下主打“新鲜现炒”的七鲜小厨全面推行明厨亮灶、提供24小时后厨直播,还向社会公开其核心食材的品牌供应商名单,推动食材供应链透明化。作为京东自营的品质餐饮合营平台,七鲜小厨通过模式创新、品控升级与生态共建,既解决了消费者 “安全、实惠、美味”的需求,又为商家开辟了可持续的盈利路径。



七鲜小厨的增长,本质上是京东超级供应链能力的集中释放。不仅如此,京东基地的建设正在成为京东的外卖、超市业务独一份的“品质保障”,京东超级供应链正在持续释放动能。

京东超市会与核心产地合作,通过建基地、产地直采、定园包销等模式,解决采购成本和品控问题,京东物流全程冷链,来解决耗损及保鲜问题。而基地建设前期,京东超市会派专业买手挑选市场有高需求的农产品,去到产区进行实地考察。

不仅是餐饮行业,从餐饮到全品类,京东的底气,都来源于京东强大的供应链系统。

据了解,截至今年三季度,京东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为1743亿元。

京东对超级供应链的持续投入,正在推动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良性互动,助力国内大循环提升内生动力和稳定性。

03 财报应该看远,不看短

无论是今年全新拓展的外卖业务,还是刚刚落幕的双11大促,京东所迸发的强劲消费热情与产业活力,核心驱动力源于其多年来持续投入、精心打磨的超级供应链体系。

从业务落地来看,三季度京东围绕外卖在快速拓展与零售各业务的协同,京东自营商品也在快速与秒送业务打通,京东超级供应链的能力在外卖业务上正在发挥协同效力。



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 智狼 ”货到人系统,在成功应对京东618、京东11.11等高峰实战考验后,已进入全国规模化复制与应用阶段,目前该系统已在北京、福州、广州、成都等多个核心城市的多种类型仓库实现落地。日前,京东物流宣布在未来5年将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京东全球售在开通菲律宾站点后,“海外包邮区”已增至13国,新、马、越、日、韩等地包邮力度再升级,官方直邮网络已覆盖36个国家和地区。

长期主义的技术投入是超级供应链的支撑。官方数据显示,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5年三季度京东体系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近1600亿元。而超级供应链也正在和AI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在零售、健康、物流、工业四大场景的应用。

今年9月,京东健康旗下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2.0版本再次全新升级,并推出全新的“AI医院1.0”,在业内首创的AI驱动“医检诊药”闭环。“AI医院1.0”汇聚了包括AI医生大为、小微,以及AI营养师小晶、AI药师小方等在内的十多类专业服务智能体,以及超过1000名来自全国400余家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智能体,能为用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导诊、问诊、报告解读、健康管理等服务。

财报从来是看远不看短。中国的企业生态多种多样,京东一直在变化中坚定投入,在竞争的风险中找到自己的韧劲。从“超级供应链”来看,这也许不止是一个企业的基建,也是国家一直在主张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在三季度《财富》发布的2025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京东连续10年上榜,排名也从366位跃升至44位。实际上,京东的价值不在于某一期业绩的短期波动,而在于其持续投入构建的超级供应链壁垒,以及由此带来的穿越周期、长期增长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其获得资本市场长期看好的核心依据。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