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段修健
“六万人球场,等一个冠军!”
15日下午,今年“辽超”总决赛在大连梭鱼湾足球场打响。大连队以4:0战胜本溪队夺得冠军。
本场比赛共有55678名观众在现场观赛,创造了本年度“辽超”上座纪录。
前一天,辽宁省委书记许昆林主持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对东北地区城市足球联赛(简称“东北超”)作出部署。
激活区域发展新引擎
14日的辽宁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坚持群众性体育赛事定位,办好东北地区城市足球联赛,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足球赛事品牌,持续加强优质体育赛事供给,推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放大赛事带动效应,实现体育热起来、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的良性循环。
此前,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四省区都已出台文体旅商融合相关政策,且有初步成效。
已经结束的今年“蒙超”,累计拉动消费达4.06亿元。内蒙古体育局微信公众号文章说:群众体育赛事正成为激活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人文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叶海波认为,东北地区深厚的足球传统、完备的足球推广体系和浓郁的足球氛围,是举办“东北超”的重要条件。
同时,东北地区具有相同的文化基础,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和热情,东北特色的典故、饮食、方言等文化元素,将让比赛更具娱乐性,助力“东北超”成为独具特色的区域足球赛事品牌。从而打造区域赛事经济新增长极,激活全产业链发展。
地区性体育赛事或将成为地方推动赛事经济发展的新形式。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10月印发的《培育高品质体育赛事推动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区域间合作,共同举办京津冀、华北五省(区、市)等区域性体育赛事。
在叶海波看来,从“省超”到地区性联赛,并不是简单的比赛区域扩大。地区性联赛能推动各省之间良性互动,形成多维度、高质量的竞争合作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多重因素考验“东北超”
11月5日,“东北超”推进会议在沈阳举行。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政府及体育部门负责人围绕联赛实施方案的拟定展开深度研讨,启动“东北超”谋划设计。
今年以来,东北地区承办或举办了多项足球赛事。
包括中超联赛大连英博海发、长春亚泰,中甲联赛辽宁铁人、大连鲲城、延边龙鼎可喜安等队的主场比赛;以及以城市(县市)为参赛单位的“辽超”“蒙超”和吉林省延边州县市足球联赛等。
其中,延边州县市足球联赛启用了视频助理裁判系统(VAR),“蒙超”使用了足球视频支持系统(FVS),侧面体现出东北地区业余赛事竞赛工作的专业水准。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
目前,辽宁下设14个地级市和沈抚示范区,吉林现辖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黑龙江共辖12个地级市和1个地区行署。加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东北超”的参赛队伍很有可能达到40余支。
与此规模相当的是“渝超”。
今年“渝超”共有38个区县及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组队参加。
赛事分成了5大赛区进行,共分两个阶段、时间跨度达8个月、比赛场次178场。
东北地区的天气条件可能会成为对“东北超”的又一个考验。
例如,10月18日16时许,“蒙超”决赛首回合在通辽市奥体中心举行。受寒流影响,比赛时气温只有零上4℃左右。
据《辽宁日报》报道,“东北超”接下来的工作还很多:一方面抓紧制定竞赛规程、健全组织机构;另一方面启动市场开发、探索“东北足球+”多产业、全链条发展。
多重因素影响下,跨省域的“东北超”如何处理好与现有的“辽超”“蒙超”等比赛的关系,选择哪种赛制、赛事怎样运营、收益如何分配等,都至关重要。
“超”们纪录或将再被打破
东北地区有多个大容量球场。
据大连市政府官网文章介绍,此次“辽超”总决赛场地梭鱼湾足球场是我国唯一三面环海的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有6.3万个座位,已成为该市新地标之一。
![]()
图源:“辽宁发布”微信公众号
这个赛季中超联赛,梭鱼湾足球场至少已有9场比赛现场观赛人数突破6万,位居国内足球赛事前列。
今年以来,多个省份城市足球赛事的观赛人数也有不俗表现。
9月20日,“赣超”八强淘汰赛第一回合,50168人在江西省奥体中心观战,创下“赣超”现场观赛人数纪录。
10月25日,“蒙超”决赛在呼和浩特市体育场上演,45166人在现场欢呼呐喊。
11月1日,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以62329人创下“苏超”单场上座纪录。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也有新安排。
9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科学核定赛场安全容量,提高可售(发)票数量。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11月初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赛事经济提振体育休闲消费的意见》也做出相同要求。
明年的“超”们可能会提供更多观赛席位,上座纪录或将再被打破。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