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 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毫无疑问,B 站稳住盈利预期后,社区重回扩张周期了。
11 月 13 日,B 站向市场递上 2025Q3 财报,营收同比增加 5% 达 76.9 亿元,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一扫资本市场对其盈利稳定性的担忧;净利润 4.7 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 7980 万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暴涨 233% 至 7.86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2025Q3 经调整净利润率为 10.2%,较 2024 年同期的 3.2% 增长超三倍;毛利同比增长 11% 至 28.2 亿元,毛利率提升至 36.7%,连续 13 个季度环比增长。
受业绩利好提振,财报发布当日 B 站美股盘前涨幅一度超 6%;近半年,B 站美股、港股均实现累计涨幅超 85%,最高上涨峰值超过 125%。

与此同时,B 站 Q1 受春节效应拉动 MAU 一度净增 2800 万,Q2 从峰值回落 500 万;没曾想 Q3 再次环比净增 1300 万,创下历史新高,充分印证 B 站运营效率与用户粘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难能可贵的是,B 站在维持游戏、广告持续高增速前提下,平衡好了商业变现与用户口碑的撕扯,带领社区重回扩张周期。
商业化底盘牢固
拆解 B 站 2025Q3 财报可见,增值服务、广告、游戏和 IP 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39%、33%、20%、8%——相较上一季度,增值服务与广告占比持平,游戏业务占比下降 2%,IP 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微涨 2%。

增值服务依然是 B 站“泵血”的核心支柱,2025Q3 收入同比增长 7% 至 30.2 亿元。据虎嗅分析,主要得益于两点:
其一,年轻一代消费理念与偏好重塑了消费模式。00后、05后自出生就生活在会员经济时代,早已习惯通过会员追综艺、看动画,为内容付费的意愿强烈,甚至将付费服务视作一种生活方式。
其二,社区优质内容的粘性持续增强。2025Q3 季度 5 分钟以上视频播放时长增长近 20%,AI 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近 50%,国创内容播放时长同比飙升 104%——其中,《凡人修仙传》创下单集播放超 1.8 亿的纪录;年番《牧神记》开播满一周年,追番量突破 500 万。
凭借蓬勃的内容生态,进而带动用户付费意愿持续攀升——2025Q3 B站月均付费用户同比增长 17% 至 3500 万,创历史新高;其中,直播与大会员订阅用户环比增长 170 万至 2540 万,成为 B 站 2021 年以来单季度最高增长。
2025Q3 的亮点还在于,B 站商业化效率同步带动了社区规模与活力的提升。季度内 DAU 同比增长 9% 达 1.17 亿,MAU 同比增长 8% 达 3.76 亿;DAU/MAU 提升至 31%,依旧保持着较高的社区粘性。

这无疑是积极信号——DAU 与 MAU 均创历史新高,社区生态重回扩张周期。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除了小红书、抖音外,B 站是为数不多持续保持正增长的社交平台。
不止如此,新用户的持续涌入还带动整体用户使用时长提升:2025Q3 B 站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飙升至 112 分钟,同比增加 6 分钟,创历史新高——用户愿意每天投入更多时间在 B 站,印证了平台内容吸引力的持续提升。
受益于此,2025 年前三季度,近 250 万 UP 主在 B 站通过广告、直播、充电、课堂、小店等渠道获得收入,UP 主的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22%。B 站董事长兼 CEO 陈睿在几天前的演讲中提及,“投稿五年以上的 UP 主已经超过 200万”,收入稳步增长自然激发了 UP 主持续创作的动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用户特征是,2025 年上半年,B 站用户平均年龄提升至 26 岁,而新增用户平均年龄仅 22岁;截至 9 月 30 日,通过入站考试的 “正式会员” 同比增长 10% 达 2.78 亿,第 12 个月留存率稳定在 80%。
对此,陈睿表示:“今年 B 站用户平均年龄达到 26 岁,这意味着:其一,用户可支配收入提升;其二,消费场景除精神文化领域外,还将覆盖更多生活消费场景。”
这一判断,从季度表现亮眼的广告业务中得到了验证——2025Q3 B 站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23% 至 25.7 亿元,主要得益于广告产品供应优化与广告效益提升。

聚焦垂直领域广告预算投放,Q3 前五大广告行业排序发生细微调整,依次为游戏、网服、数码家电、电商和汽车;其中,数码家电、家居家装行业广告收入增长超 60%,汽车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 20%,亲子教育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大增 56%,旅游出行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 18%。
值得一提的是,Q3 AI 相关行业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近 90%,目前广告客户的 AI 视频素材消耗占比超 60%,而 AI 在广告领域的降本增效价值仍在逐步释放。
B 站副董事长兼 COO 李旎表示,B 站广告市占率正在稳步提升,双十一期间广告同比增长 30%,客户数同比增长超 100%;另据 Quest Mobile 数据显示,B 站高价值用户占比 32.6%,用户满意度评分位居行业首位。
虎嗅了解到,2025 年下半年,B 站广告正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产品技术层面持续深化多终端、多场景的协同贯通,覆盖 PC 端、OTT 端等终端,以及日常直播搜索、热门搜索等场景,今年二季度 AI 生成封面占比已接近 30%;另一方面,布局 AI 智能投放,尝试推出自动化广告投放产品,降低客户投放成本并提升跑量效率。
与之配套,B 站将持续迭代推荐算法,通过分析用户兴趣实现广告精准推荐;在 AIGC 广告工具方面,将帮助广告主批量化生成更贴合 B 站生态的广告封面、标题及部分内容。
难怪高盛乐观预测,B 站经营利润率将从 2025Q4 的 10% 飙升至 2026-2027 年的 15% 以上。
陈睿真有“两把刷子”
尽管 B 站 2025Q3 增值服务与广告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但游戏业务仍是影响外界预期的核心风向标。
受去年同期《三国:谋定天下》高业绩基数影响,B 站游戏业务收入本应面临较大波动,但 2025Q3 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17% 至 15.1 亿元,环比仅减少 1 亿元。

虎嗅分析,在游戏长线运营策略下,《命运 - 冠位指定》《碧蓝航线》等作品持续贡献稳定收入,《三国:谋定天下》(下简称《三谋》)稳居 iOS 排行榜前列,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的 17% 收入波动属于合理范围 ——毕竟《三谋》此前四个季度同比增长超 60%;此外,B 站 2025Q3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减少 13% 至 10.5 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省在了游戏营销开支上。
事实上,B 站自 2018 年上市以来,始终在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中降低对游戏业务的依赖,但平台的 “外壳” 是年轻社区,“内核” 仍与游戏深度绑定——尤其在陈睿亲手抓游戏业务后,该板块正重拾信心。
以 2025Q3 为例,B 站于 9 月首次曝光三国策略竞技卡牌新游《三国:百将牌》(简称《百将牌》)——这是继《三谋》之后,B 站推出的第二款三国 IP 力作,被陈睿寄予厚望。行业乐观预判,蓄势待发的《百将牌》是 B 站乘胜追击、着力搭建三国 IP 矩阵的明确信号。
纵观游戏行业,每一轮趋势轮动与新玩法、新品类的流行,都与用户游玩习惯及偏好迁移密切相关——即便腾讯这样的行业巨头,也会面临错失风口、被动跟随的局面:2020 年的开放世界品类(代表作《原神》)、2023 年的派对游戏(代表作《蛋仔派对》),都让腾讯一度陷入被动。
因此,随着《小丑牌》掀起的卡牌热潮持续升温,B 站顺势推出《百将牌》,不仅能延续《三谋》积累的三国 IP 势能,还能实现对《三谋》用户群体的生态补位——通过将三国 IP 与传统牌类玩法进行年轻化、轻量化融合,实现向大 DAU 产品的突破。
接着 10 月,B 站自研游戏《逃离鸭科夫》成为今年国产单机领域的最大黑马。玩家口碑方面,《黑神话:悟空》珠玉在前,《逃离鸭科夫》仍在 Steam 近 3.3 万条评测中保持 96% 的好评率,在线用户峰值突破 30 万,成功跻身国产单机历史第二;销售业绩方面,该游戏上线两周销量突破 300 万份,销售额超 2 亿元。

此外,B 站于 10 月发行的养成类 RPG 游戏《Trickcal: Chibi Go》(嘟嘟脸恶作剧),凭借可爱的画风、轻松的养成体系与治愈的捏脸玩法,成为当月出海游戏中的最大“黑马”—— 不仅迅速登顶日本 App Store 与 Google Play 下载榜单,月内海外收入暴涨 320%,跃居出海游戏增长榜第 4 名。
陈睿在财报电话会上强调,《逃离鸭科夫》成功的核心在于 “好玩轻松” 的定位,立项时便聚焦品类年轻化与细分赛道。目前该游戏仅推出 PC 单机版,主机移植与手游开发项目已正式启动。此外,B 站还有 4-5 款游戏待版号审批,产品线储备充足。
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内最大的游戏视频社区,B 站已成为游戏厂商的 “必争之地”——2025Q3 游戏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 22%,小游戏、游戏直播等场景为广告业务带来可观的转化增量。
具体来看,继《黑神话:悟空》在 B 站首发后,《黑神话:钟馗》于今年 8 月在 B 站首发先导预告片,站内播放量超 1400 万——若 B 站能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其自研及独代游戏的早期宣发与后续运营将事半功倍。
可见,B 站摆脱对二次元游戏的执念后,游戏业务正重拾战斗信念与产品嗅觉。(虎嗅APP)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