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真情实感体验了阿里千问APP后,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的ChatGPT」?

IP属地 中国·北京 机器之心Pro 时间:2025-11-17 14:14:51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Youli、杨文

近日,外媒一篇关于阿里 AI 全面入局 C 端之战,秘密启动「千问」项目的报道,在坊间引起各种猜测,甚至连相关的「阿里食堂烧鸭饭」都上了好几次热搜。没办法,大家太好奇了。

而最新消息,是的,阿里真的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应用产品 —— 千问 APP,这是一款面向于全球的 ChatBot 形式应用产品。

经过一番深入了解与产品体验后,可以说,这一次,阿里真要在 C 端 AI 应用市场发力了。而从产品定位、模型能力、效果来看,千问更接近 ChatGPT,或者可以说,千问 APP 就是「中国的 ChatGPT」。

为什么说千问 APP 是「中国的 ChatGPT」

首先,从产品定位上看,千问 APP 是想成为用户每天都要使用的「个人 AI 助手」,这意味着它不再是简单的问答工具,而是将办公、生活、娱乐等当下用户日常多场景汇聚于一个入口中,一个随时可用,处理知识问答、搜索、创作、代码生成,甚至是购物等多任务执行的助手,这也是 AI 时代竞争的下一个主战场 —— 超级应用(超级入口)。而同样,ChatGPT 也承载着 OpenAI 欲将其打造为全球超级入口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阿里内部非常重视千问 APP,核心管理层更是将其视为「AI 时代的未来之战」,而从阿里 AI 的布局上来看,千问 APP 是年初 3800 亿元投入 AI 基础设施之后的又一大动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熟悉 ChatGPT 的朋友都知道,几乎每次 OpenAI 最新模型出来,用户都可以及时上手体验,模型能力直接体现在产品上。而对于此前阿里系的 C 端 AI 应用产品来说,阿里 Qwen 模型能力并未能够直接、及时与产品链接上,在用户心智上,对于 Qwen 模型能力的感知比较滞后。

但这次不一样了。千问 APP 将是阿里第一次将自身最强模型以「个人助手形态」完整面向用户。而 Qwen 模型的实力毋庸置疑,性能足够强大、数量足够多、种类足够全面,技术底座强劲,多模态能力与国际头部模型差距快速缩小;长文本、代码生成等多个领域排名靠前;开源领域,Qwen 已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大模型之一,生态增速超预期。

具体来看,今年 9 月发布的阿里最新的基础模型 Qwen3-Max,总参数量超过 1 万亿,预训练数据量达 36T tokens,在中英文理解、复杂指令遵循、模型工具调用能力和编程能力上都实现了突破,智力和情商也大幅增强。

从跑分成绩上来看,Qwen3-Max 在大模型用 Coding 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 SWE-Bench 评测中获得了 69.6 分,位列全球第一梯队。在聚焦 Agent 工具调用能力的 Tau2 Bench 测试上,Qwen3-Max 取得突破性的 74.8 分,超过 Claude Opus4 等。

前段时间,在首届 AI 大模型真实投资比赛 Alpha Arena 中,Qwen3-Max 更是以 22.32% 的收益率赢得比赛,也是其处理复杂决策任务能力的一次显现。

而且,Qwen 模型家族庞大,覆盖文本、视觉、语音、视频、代码、图像全全景,且都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比如大模型最广泛应用的编程领域,最新的编程模型 Qwen3-Coder 具有非常强大的代码生成和补全能力,更快的推理速度,更安全的代码生成。

多模态领域的视觉理解模型 Qwen3-VL,作为 Qwen 系列迄今为止最强大的视觉语言模型,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业界热议。

全模态模型 Qwen3-Omni 系列在 36 项音视频领域公开评测中狂揽 32 项开源最佳性能 SOTA,音频识别、理解、对话能力比肩 Gemini2.5-pro……

更重要的是,阿里 Qwen 全面开源。数据显示,目前 Qwen 开源了 300 多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 6 亿次,衍生模型超 17 万个,是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矩阵。而这带来的好处是 Qwen 模型有着更快的迭代速度、更丰富的应用插件,以及在更大、更多规模场景打磨的应用反馈。

如今,千问 APP 打通了 Qwen 大模型和应用,通过千问 APP,用户可以直接体验到 Qwen 模型的强大能力。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阿里千问 APP 到底长什么样?目前千问APP已经正式上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亲自体验一下。



可以看到,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千问 APP 界面设计呈现一种极简风格:首页以单一的对话框为中心,上面排列着清晰的功能场景选择,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多余入口或视觉元素,简单、明了,用户不需要过多研究,直接上手可用。

对于一款「面向大众的通用 AI 助手」定位的产品来说,容易上手非常重要。之前就有不少网友吐槽,很多主打「AI 助手」级产品,界面设计让人眼花缭乱,一点都不用户友好。现在看,千问 APP 完全摒弃了繁琐复杂,主打的就是要让用户随时可调用。

而在功能上,目前千问 APP 覆盖多场景多功能,在一些关键用户体验环节上也非常接近 ChatGPT。知识问答上,「深度思考」后的回答更聪明,既能准确理解、抓重点,又能分布详细解读;创作上,风格多样、结构清晰,文采出众;在图片识别能力上,可谓是「万物皆可准确识别」,且千问 APP 还具备独家的「以图搜图」能力,功能强大。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中文语境下,由于更懂中文,跟 ChatGPT 比起来,千问 APP 对对话与指令的理解上就更为「丝滑」了,准确性与自然度上优势明显。

光说不行,还要上手体验才知道效果怎么样,那接下来我们就奉上「一手评测」。

一手体验

要说千问 APP 最大的杀手锏,非视觉识别能力莫属。

它自带推理链,万物皆可识别。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识别需求,比如稀奇古怪的植物、陌生的地点、食物热量、商品及文物等,千问 APP 都表现出行业领先的准确度。

之前看到一种奇怪的果实,外表长得像发黄的苦瓜,里面是软软滑滑的鲜红果粒。我们随手一上传,千问 APP 立马就识别出这是金铃子,俗称癞葡萄,别看外观疙疙瘩瘩,在过去常被当作零食。



再比如,我们上传一张时尚大秀的模特走台照,让它识别这是哪个品牌的高定礼服。千问 APP 不仅准确识别出 Roberto Cavalli 2007 秋冬系列,就连模特名字都扒了出来。



除了简单的拍照识别,它还有个独家好用的功能「以图搜图」,仅用一张照片就能快速找到社交媒体上的原始头像、搜索相似图、查找原图、定位来源页或者获取高清大图。

比如我们让它搜一下相似的图片,它一口气找出了 26 张同款照片,一键保存即可。



再比如,我们让它搜明星同款鞋,它迅速识别出这是一双红色德训鞋,并能从淘宝、1688 和闲鱼上搜了一堆同款平替,点一下即可跳转至购物平台下单。



再来试试专业问答能力。

千问 APP 深度聚焦财经、科技、学术、职场研究等高价值专业领域,基于海量、权威的优质知识源进行精准理解与智能生成,确保输出结果兼具专业深度和事实准确性。

前面提到,在首届 AI 交易大赛中,6 家大模型炒币两周,Qwen3 Max 就凭借总盈亏 2232 美元排名第一。那我想千问 APP 在投资理财方面自然也不差吧~

我们直接问它,想理财又怕亏钱该怎么入门?千问 APP 搜索了 9 个信源,从正确理财观念的建立、保守投资配置、进阶策略、避坑指南等六个方面给予建议。为了更为清晰,它还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了适合保守投资者的理财产品类型,并推荐将 3-6 个月的生活费放入货币基金作为应急资金,剩余闲钱可分批配置国债或大额存单,锁定中长期收益。此外,它还罗列了更多短视频博主的真实经验分享。



前段时间刷到一位高中物理老师手搓等离子炮的视频,我们让千问 APP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其中的原理。

视频B站up主夏振东讲物理

千问 APP 仅用 18 秒就完成深度思考,分条缕析地介绍背后涉及的关键物理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甚至还把相关的视频扒拉出来。



最近 OpenAI 推出新模型 GPT-5.1,主打一个情商高。我们索性就让千问 APP 和它拼拼情商,上来就是一道职场送命题:第一天上班发现打印机坏了,同事说真奇怪,你一来它就坏了,怎么回?

网友们给出的回复五花八门,中心思想就是「平等创死每个惹我的人」。



GPT-5.1 和千问 APP 的回复则温和多了。GPT-5.1 使用幽默化解,仅给出一种解决方案。



而千问 APP 则一口气想出 5 种策略,每种策略都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和解释,不仅化解了尴尬,还维护了自己的形象,不让同事觉得被冒犯。



推理能力方面,千问 APP 表现也很稳定。

比如下面这道经典的逻辑题。银行的运钞车在一天早上被人抢劫了,警察们迅速出击,到了第三天便将三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这三名嫌疑人分别是张三、钱小、孙万。警察通过审讯之后,查明了以下事实:1)罪犯是带着抢来的钱自行开车逃离现场的;2)没有张三在场,孙万是不会参与抢劫的;3)钱小不会开车;4)可以肯定罪犯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者其中两个,或三个都参与了作案。你能判断出张三是否参与了银行运钞车的抢劫吗?

千问 APP 仅花 13 秒就搞清了其中的门道,而且还会根据故事倒推出事实。整个过程思路相当清晰。看它先整理已知事实,然后假设张三不在,孙万必不在,钱小自己抢劫开不了车,倒推出这种情况不成立,因此张三必参与。



再比如上传一道图像推理题,千问 APP 虽费了些功夫,但最终仍找出了其中的规律,即「外框边数 - 黑点个数 = 2」,并选出正确答案。



千问 APP 在应付写作方面更是手拿把掐。比如让它讲三个能让人笑得满地打滚的笑话,虽然效果有点冷,但逻辑倒是通的。



而 GPT-5.1 除了第一个笑话讲得有点意思外,其他两个都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世界名著《百年孤独》的开篇可谓是经典,莫言、余华等作家在不同场合均对其大加赞赏,我们就让千问 APP 解析下。

千问 APP 引用了 22 个参考信源,包括知乎、搜狐、《三联生活周刊》以及部分学术刊物,围绕独特的叙事结构、时间处理、象征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逐一阐释,尤其是它还列举了莫言、陈忠实、余华模仿这种开篇方式的例子。



整体体验下来的感受就是,千问 APP 是一款实用且功能强大的智能助手。它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多元化的功能,打破了传统搜索引擎的局限,能为用户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服务。专业问答功能使其不仅限于日常生活的简单查询,还能深入解决学术、财经、职场等复杂问题;「以图搜图」功能,打通了淘宝、闲鱼、1688 等多个平台渠道,用户可以轻松获取相似商品信息并直接跳转至购物平台,极大提升了购物体验和效率。

其实深入了解千问 APP 之后,说它是「中国的 ChatGPT」,并非是指其对 ChatGPT 的模仿,也不是单纯从界面设计背后的产品哲学、功能相似而言。而是说从产品定位到模型能力,再到落地体验上,千问 APP 已经具备 AI 从「模型时代」走向「超级 AI 助手」的雏形,也是全球范围内 AI 下一阶段的发展主题。

而对于阿里来说,千问 APP 则是在模型能力与战略时机成熟后自然迈出的关键一步。Qwen 模型的迭代速度、开源生态的扩张影响力、自身丰富的跨生态场景能力,都将在千问 APP 身上得以体现。

更重要的是,千问 APP 不止是「中国的 ChatGPT」,它瞄准的是星辰大海,是阿里正式迈入全球 AI 应用赛道的宣言。

阿里曾用三年时间,将 Qwen 大模型发展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开源大模型,在全球范围内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阿里大模型,而此次,千问 APP 的发布,或许是时候让大家再次重新认识阿里大模型应用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