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新增2000篇论文,半年销售额暴涨近300%……从实验室研究到电商爆款,一种名为嗜粘蛋白阿克曼菌(简称AKK菌)的肠道有益菌正以“现象级”速度狂飙,成为大健康领域又一潜力赛道。
![]()
AKK菌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坚实的科学证据上。根据PubMed数据库统计,2025年上半年关于AKK菌的研究论文数量同比激增210%,在《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上已有近2000篇论文明确揭示了AKK菌的健康功效。
在代谢调节方面,临床研究显示AKK菌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脂质代谢。2025年邵逸夫医院发布的人体临床试验表明,使用国产AKK001菌株的肥胖人群腰围平均减少4.3cm,基础代谢提升超5%,皮下脂肪减少约7.87%!在免疫调节领域,AKK菌的表现同样亮眼,研究表明,AKK菌能触发抗炎T细胞、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加固肠道免疫屏障。
![]()
中国科学家还提出了“缺者再补”的精准补充理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发现,AKK菌的临床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基线肠道内AKK菌水平,仅低丰度患者表现出显著代谢获益,这一发现为益生菌个性化干预提供了新思路。
法规环境的突破性进展为AKK菌市场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评估报告,将巴氏杀菌AKK菌的适用人群从成人扩展至12-18岁青少年,并明确了每日摄入量上限:12-14岁青少年为2.1×10¹⁰个细胞,14-18岁为3.0×10¹⁰个细胞 。
![]()
这一政策调整意义重大,意味着AKK菌从成人健康领域正式进入青少年健康干预赛道。欧盟对AKK菌的认可基于大量毒理学与人体试验数据,EFSA明确认定巴氏杀菌AKK菌不会引发免疫或代谢异常,且对肠道屏障、脂代谢及免疫稳态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目前AKK菌尚未被列入卫健委的食品原料名单,国内70%的产品以“固体饮料”身份游走灰色地带。不过,政策层面已出现积极信号:2025年8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答复了相关提案,预示着未来可能开放AKK菌的食品原料申请通道。
![]()
AKK菌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吸引大量资本涌入。魔镜洞察数据显示,AKK菌销售额从2025年1月的600万元猛冲至6月的2300万元,半年暴涨283%。
中国企业中,上海原衍生物凭借自主开发的AKK001菌株实现了技术突破。该公司从中国长寿之乡30位百岁老人肠道中分离培育的AKK001菌株,通过独创的柔性高密度发酵平台,把AKK菌原料使用成本直降80%。
目前,除了传统的膳食补充剂,AKK菌原料正快速扩展到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领域。据原衍生物官网显示,企业已开发出益生菌液态饮、巧克力等剂型,解决了场景适配的痛点。同时正推动单一菌株向复合配方发展,如“AKK001+丁酸菌”、“AKK001+益生元”等协同配方,满足睡眠+肠道、抗衰+代谢等复合需求。
![]()
随着科学证据不断积累、法规环境持续优化以及资本加速布局,这个千亿级赛道已初步成形,对于品牌方而言,当前正是抢占先机的关键窗口期。
业内分析指出,欧盟的法规变化只是开始,全球AKK菌市场将迎来更深层次的重塑——自菌株获欧盟授权以来,全球相关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核心集中在菌株优化、工艺创新及功效拓展,市场竞争逐渐从蓝海转向红海。在此趋势下,原衍生物等具有技术壁垒和科学验证能力的中国企业凸显出竞争优势,将为下游市场带来更多可能。
从“中国样本”到“中国智造”,AKK菌代表的不仅是单一原料的成功,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功能菌竞争中的一次精彩亮相,预示着中国在全球大健康产业中正赢得更多话语权。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