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最新】“模塑申城”住建行业人工智能十佳案例:“云工大模型”建筑AI产品服务平台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1-17 22:15:37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为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数字住建”建设,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住建行业人工智能优秀案例和创新应用场景征集活动。近日,上海市“模塑申城”住建行业人工智能优秀案例和创新应用场景名单公布,并遴选出十佳案例和十佳场景。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十佳案例之一——“云工大模型”建筑ai产品服务平台吧~

实施单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云工大模型”建筑ai产品服务平台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云工大模型”,既是国内首个建筑人工智能maas系统,也是国内首个面向行业开放的建筑ai产品服务平台,创新提出了建筑工程moe多模态混合专家模型训练与协同推理技术。针对行业数据量大冗杂难处理、专业算法泛化性能差难复用、运行算力成本价格高难维护以及行业级开放平台缺乏难应用等四大核心痛点问题,在专业数据处理、专业模型构建、服务系统集成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大模型面向行业用户全面开放,用户仅需通过手机扫码支付,即可在线订阅使用。


“云工大模型”waic 2025发布

主要包括“云工·答”“云工·算”“云工·图”“云工·案”“云工·测”“云工·查”六大系统。其创新亮点为:

1、专业数据处理。针对建筑工程领域多源异构数据的特征、格式和内容,本案例创新构建了面向建筑工程数据需求的分类体系,将建筑工程数据分为文本数据、图纸数据、表格数据、图像数据、bim模型数据、点云数据等六大类别。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建筑工程数据通用处理框架。该框架旨在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流,从多模态数据识别、多模态数据分析、建筑专业词嵌入到数据清洗和数据增强,以确保多模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处理性,为后续的大模型构建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流。

2、专业模型构建。针对建筑工程大模型在训练与推理存在的模型部署资源要求高、模型复杂度高、大模型推理结果适应性不足、推理过程搜索计算量大的问题,本案例创新提出了建筑工程大模型轻量化训练技术、基于因果推断的建筑工程大模型剪枝技术、建筑工程大模型混合专家协同训练与推理技术和基于集束搜索的建筑工程大模型推理技术;针对大模型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时存在的专业微调与训练速度难兼容、回答内容不全面、回答信息不准确、性能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本案例分别提出了建筑工程大模型低秩微调技术、建筑工程大模型混合父子增强检索技术、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工程大模型增强检索技术和基于人类反馈强化学习的建筑工程大模型动态更新技术。

3、服务系统集成。为了实现建筑工程多模态模型协同工作,建立面向行业开放的垂类大模型服务架构,本案例创新提出了建筑人工智能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系统构建方法,涵盖模型训练与更新、模型融合与集成、模型部署、模型调用“4层1体”maas架构,创新建立了以专业大模型为核心,融合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光学字符识别、时序数据分析、语音识别、点云重构与分割等专业小模型的多模态模型混合驱动系统,深度结合建筑领域多源知识,围绕专家问答、知识检索、方案编撰与审查、图纸理解与绘制、工况计算与校核、损伤检测、数值仿真、变形监测等多种务实应用场景,自主打造了国内首个建筑行业ai产品服务平台——“云工大模型”。


“云工大模型”系列产品

“云工大模型”已成为10万名行业用户的ai工作助手,企业内外部用户累计使用已超2500万人次,是目前行业用户生态圈最大的ai开放服务平台,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上海大歌剧院等百余项上海市重大工程中均留下了“云工大模型”的“身影”。

自2024年9月正式发布以来,“云工大模型”已上线包括首个施工大模型产品“云工·答”construction-gpt在内的一系列行业首创大模型产品,深度赋能建筑工程应用场景,累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成果200余项,荣获科技奖励30余项,在填补行业空白的同时,助力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行业首家通过国家级ai算法备案的建筑施工企业,打造ai时代下的建筑业新质生产力。

– end –

供稿:委科信处

编辑:王思琲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聚焦进博保障,松江、长宁、黄浦以网格之力筑牢“窗口”防线

绿色低碳转型,上海加快推进建筑近零能耗、零碳创新示范

锚定目标,精准发力!市重大工程建设冲刺四季度

官方微信、微博、抖音

上观号作者: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