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年头连俞敏洪都能翻车。
不是因为讲课,也不是直播带货,而是一封生日祝福信。被自家员工集体吐槽,送上了微博热搜。
![]()
图源:微博
到底咋回事?一起来看看。
事情是这样的:在 11 月 16 日,也就是昨天,新东方 32 周年生日。作为创始人的俞敏洪身在南极,看着企鹅抱团取暖文思泉涌,写下了一封“充满诗意情怀”的内部信。
这信开篇就自带“凡尔赛”那味儿,光是南极二字就提了 5 次,还详细描述了当地的浪漫景象。更离谱的是,引用南极企鹅“相互扶持越冬”给三大业务定了高大上目标。说是要当希望的播种者、商家良知的代表。
听着是不是挺正能量,而且格局拉满,情怀拉爆。
可问题是,收到这封内部信的新东方员工们可不买账。反手就是一个社交平台调侃,意指所有新东方人都是南极人。只不过老板在“诗与远方”,他们在“当牛做马”,甚至有时候加班到 23 点......另外,内部留言更是精彩连篇,吐槽不断。小雷刷到不少,大意就是“老板在南极看企鹅,我在工位看KPI。”
![]()
图源:微博
而且最令人破防的是,俞敏洪在信中自提了 17 次“我”,却对员工当下业绩压力和加班困境只字不提。不提也就算了,关键这信还带格式、标题、“大红字”的那种。
设想一下,本来员工加班就烦,做不完的方案,改不完的 PPT。结果老板在地球的尽头看着企鹅,游山玩水,然后来个度假感悟,企图教育员工如何奋斗。这事儿,搁以前可能还有点作用,搁现在可就不行了。要知道,当代年轻人可不吃这一套“画大饼”的操作了。
俗话说得好,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
倒也不是员工不懂情怀,而是“生存焦虑”永远要比远方感悟更迫切。新东方转型这几年,从教培到直播再到文旅,一线员工跟着折腾,不少人连轴转做方案、盯直播、跑文旅项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绝非是“企鹅越冬”的隐喻,而是实打实的福利保障。再不济你信中感谢一下员工,大家一起风雨共济、辛劳付出的,辛苦了。都要比那隔着万里的“心灵鸡汤”好使吧。
![]()
图源:微博
小雷依稀记得以前有句话叫做:老板吃肉,员工喝汤,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但现在年轻人可不这么想,主打一个:我出力,你出钱,别只会 PUA 又不给激励。
其实这波争议之所以能上热搜,主要也是戳中了打工人的集体痛点,底下评论区全是“代入感极强”的共鸣。看来这样的老板还真不少。
部分人才网友更是贴脸开大,直接写了一封回信,连格式都非常细节的重现了。只不过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而是现实生活版的“困境”。
![]()
图源:小红书
那么问题来了,理想与面包,该如何平衡呢?
可能俞敏洪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一路转型过来,自然也希望重塑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内驱力,把企业做大做强。
但空有理想不行,得有面包。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公司状况下,单纯强调理想而忽视员工们的实际困境,难免令人破防。
大家站位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格局自然也不同。就像李佳琦说是我们不够努力,不是眉笔太贵一样,这你受得了?
![]()
图源:小红书
说到最后。
理想很丰满,但面包更现实。这次“翻车”事件,或许能给所有企业家们提个醒:在给员工画饼前,不如先问问自己,这个饼,到底能不能真的端上桌?
话说,你们吃过多少老板画的大饼?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