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为啥一到冬天,新能源汽车实际续航就缩水?

IP属地 中国·北京 大象新闻 时间:2025-11-18 00:10:14

天一冷,电动车在北方就容易“趴窝”,出现两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续航掉得特别快,充电速度变慢。

针对这事儿,车企们下了不少功夫,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了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技术性能。现在的新车在冬天里表现得越来越好了。

今天,我们邀请了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照生,来讲讲冬季低温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实际续航为啥会缩水?以及如何最大化你的电池续航。

以下为文字版:

冬天新能源汽车续航缩水一半?

是真的吗?

低温地区新能源汽车整体上线率稳定,低温续航已贴近用户需求与日常用车场景,低温用车趋于常规化。低温各地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率均表现稳定,近三年使用率均在 80% 以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分场景看,低温地区私人乘用车整体使用率均值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车辆,私人乘用车使用情况趋于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专用车使用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车辆日常使用频率有所增长。低温地区受冬季低气温环境影响,冬季与夏季新能源汽车实际可用里程差异相较于其他地区较为显著。

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数据显示,在不同的低温、路况条件下,纯电动汽车实际续驶里程衰减甚至有可能会达到 40%,主要由于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性能衰减叠加采暖能耗增加,续驶里程受到一定影响。

当前车企如何应对低温续驶问题?

哪些技术已落地应用?

① 高效的动力电池技术

动力电池技术持续进步和充电效率稳步提升,低温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长明显缩短。目前技术可以达到,在 5℃~15℃ 的温度环境下,纯电动乘用车充电 30 分钟以内完成电量 30%~80% 的车辆占比达到 88%,在 -25℃~-15℃ 的环境,这一占比也能达到 42%。

② 低能耗的车载制热系统

新能源汽车低温抗寒技术不断进步,多源热泵系统、速热无霜空调、极寒液冷极充等热管理技术不断突破。整车热管理技术持续进步,整体能量效率持续提升。

普通车主可通过哪些

用车习惯减轻冬季续航焦虑?

① 结合目的地距离,合理规划出行

低温地区冬季纯电动汽车里程衰减约 40%,极端天气续驶里程衰减可能更大。用户出行前建议根据目的地距离,结合车辆冬季续航能力,提前规划行程,避免因车辆实际续驶能力不足带来不便。

② 关注整车能耗变化,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低温地区纯电动汽车整体能耗水平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冬季能耗均值仍然较高。用户用车时需留意整车能耗状况和随工况的变化态势,并养成良好驾驶习惯。

如平稳加速、合理使用空调等,以降低整车能耗;如冬季气温较低,车辆需要空调制热时,可适当调整温度,避免空调长时间高功率运行。

③ 利用充电技术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

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进步显著,冬夏次均充电时长差距显著缩小,快充表现出色。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充电时段和方式。

比如在 5℃~15℃ 环境下,用户可以优先选择快充,30 分钟完成主要电量补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如夜间停车时间较长时,建议采用慢充桩充电,保障车辆在低温环境下的续驶能力。

④ 定期检查车辆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低温环境对车辆性能有一定影响,建议用户在冬季来临前,提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动力电池健康状态、温控系统元器件、传感器等,确保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