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周圆)“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其中提出推动脑机接口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从实验室向产业化阶段迈进,让“心想事成”成为科技赋予的可能。
何为脑机接口?
许多人对脑机接口的理解,源自科幻电影:脑后接入线缆,就能在虚拟世界“畅游”;用“意念”操控飞行器……
“脑机接口工作机理并不复杂,捕捉大脑电信号的微妙变化、解码大脑意图、实现‘意念’控制‘动作’,不动手也能隔空操控机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罗敏敏说。
“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何“点名”脑机接口?
一方面,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脑机接口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神经科学、材料、芯片、AI、临床医学等多领域深度协同,发展带动性强;另一方面,经过多年培育发展,脑机接口已经过学术探索、科学论证阶段,正处于应用试验阶段,发展前景可期。
目前,脑机接口正在多个领域铺开应用,其中医疗健康无疑是最具活力的应用场景之一。
今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位因渐冻症导致言语障碍的患者完成手术植入“北脑一号”。不久,患者就能解码输出近百个常用语句,例如“我想吃饭”“请帮我找医生”等。
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应用探索不断深入,脑机接口市场规模正在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超过55亿元。
为让新技术稳妥驶上“快车道”,政策方面也在不断发力。
2025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国家医保局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取出费等价格项目。北京、上海等地发布行动方案,针对脑机接口领域的监管政策、产业集群等给出发展方向……
政策东风已至,产业机遇已现。期待未来脑机接口的新突破,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让更多科幻照进现实,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完)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