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香港金融科技周观察:中国金融科技的出海航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独角金融 时间:2025-11-18 18:21:36



作者 |周若涵

来源 | 独角金融

2025年11月初,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内人潮涌动。香港金融科技周×StartmeupHK创业节2025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全球100多个经济体的3.7万名从业者在此汇聚。这场以“策动金融科技新时代”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金融科技出海航路的深刻变迁。

十年,是一个足够长的周期,足以见证一个行业的蜕变。回望首届香港金融科技周,中国参展商更多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仔细聆听国际同行的经验;而今天,情况已然反转——蚂蚁数科的全场景AI服务、度小满的轩辕大模型等来自中国的技术方案,正成为全球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

1

AI驱动角色之变

从学习者到贡献者破浪前行

这种角色的转变,在今年的展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蚂蚁数科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全场景AI服务,集成了大模型智能体、知识工程、数据治理与全链路风控等全栈AI能力。其中一个生动的案例是AI手机银行方案: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提出需求,AI助手即可实时响应,并完成转账还款、养老金查询等业务办理。这一创新已帮助上海银行实现手机银行业务办理转化率提升10%,用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走进微众银行的展区,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都在认真了解其如何通过分布式架构实现“单一账户每年IT运维成本仅2元”的行业奇迹。令人惊叹的是,这套系统支撑着单日超过14亿笔的交易峰值,且保持着99.999%的产品可用率。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金融科技经过亿级用户考验的技术底气。

在AI探索方面,微众银行已部署逾百个AI应用场景、超过700个Agent,并有50多位数字员工正式“上岗”,这些成果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产品,而是已经在实际业务中产生价值的成熟方案。



图源:罐头图库

此外,微众银行也展示了其在数据合规与跨境流动方面的前沿探索——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该平台以国产开源区块链“飞梭链”为技术底座,融合DDTP分布式传输协议,凭借区块链不可篡改且可追溯的技术优势,在保障合规与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支持跨境数据高效、有序流转。目前,该平台已支持个人/企业信用报告、银行流水、企业征信等多类数据核验,广泛应用于个人信用报告验证、企业信用报告验证、高校录取通知书验证等9大应用场景,连接超12家机构。

在展会另一侧,度小满的“轩辕”金融大模型同样吸引着众多国际参观者驻足。其展示的数据显示,该大模型在金融行业考试中能力领先,配套的一站式AI生产引擎“原力AI平台”更是将交付效率提升30%。度小满的实践案例显示,通过大模型分析每日近7万通客户交互信息,可以自动生成用户洞察报告,支撑产品迭代;将大模型作为信审Copilot部署后,审核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30秒,风险误判率降低50%以上。

此外,在本次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宜人智科也展示其自主研发的“智语”大模型。“智语”依托宜人智科的AI技术能力,具备文字生成、文档解析、合同审核及文本翻译等核心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客服、合同智能助手、产品咨询等场景。在会议管理、AI翻译、法务审核、税务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落地。宜人智科还展示了“魔方Agent平台”,该平台基于已通过国家生成式AI服务备案的自研“智语”大模型构建,针对企业运营全流程痛点,打造了覆盖营销、客服、风控、合规资金管理、研发支持六大领域的AI智能体矩阵,形成了数据驱动的全链路数字化运营体系。



图源:罐头图库

宇信科技面向全球金融机构系统展示了全方位的智能服务解决方案,覆盖智能信贷业务系统、数据智能与监管报送、超级APP、企业网银、客户运营及核心系统等关键领域。以AI为核心驱动力,宇信科技通过“AI赋能,WEB3链接,全面出海”的三轮驱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助力金融机构实现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指出,区块链和AI是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在市场、企业及个人层面均带来实质效益。未来3至5年,香港计划将金融机构采用或试行生成式AI的比例提升至87%以上。

从蚂蚁数科、微众银行、度小满的技术深耕,到宜人智科、宇信科技的方案突围,本届展会上,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不再仅是技术的追随者,而是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全球贡献者。它们所展示的,不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经过超大规模市场验证的、成熟可靠的全栈解决方案与数字化转型范式。香港政府对AI的大力扶持,更为这片热土提供了广阔的试验场。

2

“中国方案”的系统性赋能基石

中国金融科技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从追随到引领的跨越?答案藏在两个关键因素中:超大规模市场的淬炼,以及多元立体的出海策略。

中国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复杂的业务场景,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试验场。蚂蚁数科的ZOLOZ风控平台能够实现毫秒级风险拦截,精准防御深伪攻击,正是基于其在国内处理海量交易数据的积累。这些经过压力测试的技术方案,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天然的竞争力。目前,ZOLOZ已服务全球超25个国家和地区,技术可靠性获得了市场的广泛验证。

从出海形式的多元化演进来看,当前中国金融科技的出海已形成技术输出、模式复制与标准参与的三位一体格局。

在技术输出方面,微众科技依托微众银行的金融科技能力,向全球客户提供数字金融和数字基建解决方案。目前,微众科技已拓展至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市场,累计洽谈合作机构超过20家。

在模式复制层面,腾讯云的数据库TDSQL、云基础设施等产品已被印尼人民银行、印尼银行、Allo Bank等金融机构采用。

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表示:“我们很多的合作都深入到客户最核心的系统。天星银行和富融银行它们最核心的业务就跑到我们的平台上了。作为一个基础架构的厂商,已经支持着客户最核心的业务,说明我们在这个行业的经营已经进入一个深水区状态。”

在标准制定参与方面,蚂蚁数科入选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生成式AI沙盒项目,为沙盒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参与规则制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图源:罐头图库

由此可见,中国金融科技的出海,正从工具输出升级为方法论输出,从单点合作演进为生态共建。这为中国金融科技的全球化征程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的内在动力。

3

立足香港

辐射全球的稳进策略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金融科技如何规划接下来的全球航程?展会上各家企业的发展路径,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路线图。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开幕致辞中公布的数据,充分展现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的实力: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位列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目前拥有超过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较去年增长10%;预计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业的总收入将超过6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28%。

这些数字背后,是香港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将持续扩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港业务,积极推进两地快速支付系统互联合作。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公布的“金融科技2030”蓝图,以数据、人工智能、韧性、代币化(DART)为核心四大策略,涵盖40个项目及措施。

从梯度拓展的实践路径来看,“立足香港、辐射东南亚、进军欧美”的发展路径已成为行业共识。微众科技致力于把香港总部建成服务全球的销售中心及创新中心,依托香港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本地金融科技生态建设。面对出海之路上的挑战,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正在以更加成熟和专业的姿态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考验。腾讯云副总经理蒋渝分享了腾讯云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地的监管,以香港这边为例,我们会定期根据监管要求去做产品该做的认证和一些该过的安全体系。"他还提到,"海外客户对文档的要求和文档的质量要求比国内的客户更高,他们习惯于根据文档查看和解决相关问题。"



图源:罐头图库

然而,除了企业自身的合规适配,行业层面仍需应对人才、生态、竞争的三重考验——随着AI、数字化等领域加速扩张,香港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年增长率达15%,但本地培养速度尚难匹配,这需要中国企业与香港市场共同搭建人才互通渠道;目前香港金融科技企业仍以中小型为主,“银行-科技公司-监管机构”的协同创新生态有待深化;同时,新加坡、迪拜等城市均在加码数字化与数字资产领域,也要求“中国方案”持续强化其与内地的跨境合作独特性等差异化优势。

航路已开辟,风正一帆悬。漫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的展馆内,看着来自全球的参观者在中国企业展台前交流探讨,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十年间,中国金融科技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从技术追随者成长为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中国市场规模优势的赋能,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积累,更是国家金融科技整体实力提升的体现。随着AI成为金融科技的核心驱动力、跨境合作打破市场壁垒、政策与技术形成共振,一个更高效、更安全、更普惠的金融科技生态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形成。

香港金融科技周就像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中国金融科技出海的现在与未来。航路已经开辟,方向已经明确,接下来需要的,是在坚持中创新的智慧,在开拓中沉淀的耐心,以及在全球化中保持特色的定力。凭借经过验证的“中国方案”、清晰的梯度策略与香港这一战略支点,中国金融科技有智慧也有能力在全球市场中开辟新天地,实现从区域领先到全球影响力的跨越。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