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识别适配地形 智能轮椅轻松爬楼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11-19 08:14:52



“小神童”的具身移动辅助机器人X13亮相本次高交会。

码上关注

智能轮椅M4、具身移动辅助机器人X13、四足机器人、柔性电池应用无人机、时光葆细胞焕活功能食品……中山多项前沿技术与产品集中亮相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中山市参展企业不仅着眼于展示科技成果,更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对接产业资源。在11月14日举办的“湾区协同·深中互融”深中创新资源对接会上,中山市科技局现场发布了100条企业产业技术需求。

培养专精特新企业

具身移动辅助机器人爬楼,“小巨人”重新定义无障碍出行

11月14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流如织。走进15号展馆“粤科技”,中山展厅十分惹眼。本次参展企业中,既有明阳智慧能源、完美(中国)、康方生物等行业龙头,也有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更有一批专精特新中小科技企业同台亮相。

展厅里,一款能爬楼梯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我们公司是目前全球第一个做具身移动辅助机器人的企业,目的是为行动受限群体打造无障碍出行体验”,中山小神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神童”)销售经理王浩林不停向前来的客商介绍。本次参展的具身移动辅助机器人X13历经10年研发,今年9月正式上市。“以科技打破地形限制,重新定义无障碍出行体验”,王浩林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这款产品可以做到AI识别情景自动切换平地、升降和摇椅等多种模式,实现楼梯、斜坡、台阶、崎岖路面等复杂地形的自主识别与通行。

良好的表现吸引不少客商驻足。产品性能是否稳定?目前有没有实现量产?不少客商主动前来沟通。据介绍,小神童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爬楼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已累计申请专利300余项,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欢迎康复医疗、无障碍建设、智慧养老等领域客商多关注我们”,王浩林不断派发产品资料。

“小而美”“精而强”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特点。中山有着培养专精特新企业的深厚土壤。截至目前,中山全市累计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8家。此外,截至2024年,中山已有省专精特新企业超860家。日前,工信部发布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山有19家入选,新认定数居全省第6位,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

产学研深度融合

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开发抗衰相关专利组合物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完美公司”)是中山的大健康企业,正在打造集研发、制造、物流、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健康平台。此次带来了完美牌时光葆固体饮料、完美牌猴头菇黄芪颗粒、玛丽艳紧致拉提系列及经典完美芦荟胶等明星产品参展。

抗衰是当下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话题,“完美牌时光葆固体饮料是一款基于国际公认的衰老标记物理论研发的细胞焕活功能食品”,完美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严建刚介绍,公司为这款产品投入了长达七年的技术研发,并掌握了多项创新核心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在产品研发中,完美公司创新性地将人参与沙棘有机结合,开发出富含人参稀有皂苷的“人参沙棘粉”。同时,该公司与暨南大学深度合作,基于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组合物。此外,该公司还与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合作,引入先进的纳米级检测技术,对细胞骨架、线粒体形态等微观结构进行精细观测,从微观层面系统验证了产品的功效。“产品5月份上市后反响很好,到目前销售额已突破3亿元”,严建刚说道。

完美公司的发展势头,是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增长的缩影。历经30年深耕,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一基地六园区”格局,汇聚600余家企业(含高企140家、规上企业约100家),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培育出康方生物等标杆企业,1类新药数量占全省20%以上;本土上市企业4家,泽辉生物等3家后备企业于2025年上半年递表港交所。当前,中山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中试-生产-上市”全链条生态已经成型,正以“创新药集群爆发”为核心动能,在大湾区产业版图中加速冲刺。

创新资源对接

“深圳研发+中山转化”,协同模式落地生根

11月14日,高交会开幕当天,作为高交会重要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山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山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湾区协同·深中互融”深中创新资源对接会同期举办,推动深中两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对接。

活动中,中山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江骥作中山市投资营商环境推介,中山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国强作中山市科技创新资源推介。深中协同,成为推介环节的高频词,一系列“深圳研发+中山转化”的案例,让参会者感受到两城融通激发的活力。

“我们就是借助深中通道建成的东风,在中山成立的生物医药公司”,范恩柯尔生物科技(中山)有限公司(简称“范恩柯尔”)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孙明明在交流中介绍。公司成立之初进行天使轮融资时,是由深圳两家机构联合领投。目前,范恩柯尔在深中两地都有业务板块,“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中山,对外展示的窗口放在深圳”。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深中创新资源对接会中,资本也成为热议话题。一场关于《深中创新资本对接:中山大健康产业投资机会分析》的主题分享,为中山科技企业对接深圳资本资源提供现实路径。此外,中山市科学技术局在展会现场发布了100条企业产业技术需求,涵盖芯片封装、TCO靶材、AI轻量化算法等“卡脖子”技术,面向全国寻求协同攻关。

本次中山参展高交会,不仅是中山展示优秀企业产品实力的窗口,也是一个为中山企业搭建资源对接的平台。从“参展”到“对接”,中山积极打造“没有围墙的实验室”,构筑一个开放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

微评

从“参展商”到“策源地” 中山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

本届高交会上,中山展团的亮相,展现出一座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升维。从能爬楼梯的机器人到细胞焕活功能食品,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揭示了中山产业发展的深层逻辑:以“专精特新”企业为创新尖兵,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为主战场,以“深圳研发+中山转化”为协同路径,构建开放式的创新生态。

更具战略意义的转变在于,此次高交会上,中山主动从“展示窗”迈向“策源地”:通过发布百项技术需求、举办深中资源对接会,主动打破地域界限,将深圳的资本、研发资源与自身的制造、转化优势相结合。这种开放姿态,标志着中山正从单打独斗的“参展商”,转型为湾区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为城市在区域竞合中赢得了关键优势。

统筹:唐建丰 董淑云

采写:南都记者 吕婧 黄敬奎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